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姓名:周婷申请学位级别:学士专业:新闻专业指导老师:赵勋20110402内容摘要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是当下社会的关注热点。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入手,以当代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娱乐节目与传媒为切入点,通过女性在当代社会的大众娱乐传媒之中所呈现出的主要形象,同时透过女性形象在大众传媒中所体现出的新问题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区别于以往的新思维方式,探讨女性形象在大众娱乐传媒中所应当起到的作用、意义与责任。本文在研究中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大众传媒在表现女性形象方面的积极作用和进步趋势,本文首先给予了认可和赞扬。与此同时,本文依旧指出大众传媒在不断制造并维系被刻板化了的、被扭曲化了的女性形象,这是对女性生存现实不真实、不公平的反映,也是对整个女性群体的歧视。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尝试性的建议,对解决男女不平等这一永恒且敏感的社会话题做出了有建设性的探索。本文通过研究以下方面来阐述当代女性形象与大众娱乐传媒之间的关系:1、审丑、美女经济、搏出位、选秀、电视婚配……充斥各个媒体,缘何导致女性形象越来越符号化模式化?2、新闻、大众舆论导向都是以男性视角出发,所以催生出社会热点以女性为噱头尤为受关注,非正常的关注,催生了很多非正常新闻(小月月、严凤娇、兽兽),对于女性受众来说是被动接受男性视角的新闻;3、被动接受会导致新闻话题不够开放、人文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是新闻双向传播的不平衡,也是女权主义的衰落。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大众传播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现状与问题;二、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三、如何解决和改进女性形象在大众传媒中所出现的问题;四、总结关键词女性形象大众传媒性别差异双向传播不平衡1.大众传播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现状与问题在当今社会的宽泛背景下,全球化的巨大浪潮从各个方面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不懈努力抗争之后,妇女地位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然而,主张消除男女之间不平等现状的呼声却依然此消彼长,反而以更加突发化、急切化、人性化的方式出现于当代社会,有关于女性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家庭、婚姻等诸多领域中的角色、地位以及作用的关注也在逐年增加。女性在传媒中的形象问题一直是新闻专业学习与关注的热点,现阶段媒体中女性形象悖于常理,一方面为经济利益刺激下表现出的明显商业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则是为博取收视率注目率而进行的刻意炒作;对社会事件和社会部分群体的人文关怀,变成对于某些社会成员的刻意关注,现代受众所接受到的资讯往往是为舆论服务经过加工的所谓新闻,其男性视角占主导,使得客观性值得商榷,与第一手资料隔绝(李普曼《自由与新闻》)的我们在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否已成为魔弹论中应声而倒的靶子?我国从建国到新时期以前,作为娱乐的一类,电影中最常出现的女性形象多半是母亲、没有性别整体性的、非女性或女战士、女英雄。她们扮演着与男性同样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与男性同样的社会义务,其女性意识被完全遮蔽!新时期以来,许多影视作品也塑造出一些自尊自强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女性与男性在人格上平等的人文观念。但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还是有不少女性形象被歪曲甚至亵渎。尤其是近些年来,在网络与电视上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新女性”,正是这种冲击下的牺牲品。北大著名学者戴锦华指出:“女性在今日文化中遭遇的是镜城情境,在男性文化之镜中,她要么是花木兰化妆成男人,要么就是在男性之镜中照出男人需求的种种女人形象,是巫,是妖,是贞女,是大地母亲。只有在女性自身体验的忠实写作中,才能打破所有镜子,让它成为哈哈镜。”1.2女性在大众传媒中的形象概况本文将大众传媒划分为四个部分,从报刊杂志、广告传媒、影视媒介、网络媒介四个方面,综合描绘出一副关于女性形象在大众传媒的概况。1.2.1女性形象在主流报刊杂志领域关于女性的报道在数量上明显少于关于男性的报道。对女性的报道大多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符号,忽略了女性自身存在的意义。同时,在商业化的大背景之下,关于女性的报道往往以“噱头”的形式而出现,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关于这一点,本文将在下一章节进行详细阐述。1.2.2女性形象在广告传媒毫无疑问,女性形象在广告传媒之中通常是光彩夺目,魅力迷人并且充满诱惑力的。但是仔细观察细心辨识后可以发现其中依然隐藏了一些关于男女性别的歧视与成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多出现于服装、化妆品、家居生活用品等所谓“面子”消费品的广告之中,而男性形象则多出现于科技产品、通讯设备、尖端药品、汽车广告之中,并且多以一种胜利者、成功者和享受者的姿态登场。同时,大多数家用电器的广告词里也经常提到的是“妈妈您辛苦了”、“XX厨具,献给母亲的爱”等语句,还有一些家电的品牌如“太太”“巧媳妇”“好妈妈”等,这些语句所暗示的正是将女性看作理所当然的家务承担者,而男性则是家务的成果享受者。种种这些关于女性地位的固有定位,一方面来自于自古流传至今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封建家庭思想,同时还受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封建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思想将会长久的存在于人群的思维之中,作为一种传统定式流传下去。1.2.3女性形象在影视媒介社会学家卜卫认为:电视剧是在用男性中心的女性文化来审视女人,男人既喜欢女人的美丽性感,又喜欢女人的纯洁真诚,但更喜欢两者兼有的女人。因而在近几年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拖后腿型;醋坛子型;第三者型;战利品型。这些经过男性固有思想扭曲了的女性形象,也实质上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标准产物,它们的出现不仅削弱了女性应有的社会价值,表现出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且甚至通过表现女性的自私、嫉妒、无知、狭隘,来衬托男性的高风亮节,通过歪曲了的女性形象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男权思想。1.2.4女性形象在网络媒介最近几年,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爆炸性发展态势。除去各大门户网站中的女性频道之外,还出现了大批女性专门网站。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8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出,目前我国女性网民占网民总数的42.8%,虽然相比于男性仍是网络世界的“少数民族”,但这一数字与2001年的30.44%相比,已显示出近年来女性网络用户快速增长的现实。然而,网络中的女性形象仍然以边缘化为主而出现。点击任意一家门户网站的主页,“女人”和“女性”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栏,然而,各栏目的小标题仍然是以“女性情感”、“美容护肤”、“时尚购物”、“家具厨艺”为主,所涉及的话题也局限在教给女人如何化妆、穿衣、美体、育儿、家务为主。这些女性形象仍旧与传统媒体中出现的注重外表、倾心与家庭并且始终缺乏自我独立思想的女性形象相一致,女性在网络上并没有依靠科技改变自我,而是保持着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局势。更可悲的是,在近几年的网络中,更是出现了女性依靠卖弄“丑态”、“丑事”来达到增加点击率的诸多事件,在下一章中本文会继续关注和探究这一新兴的现象。2.探讨造成当今大众娱乐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原因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西蒙娜·波伏娃曾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意思是说“女人”并不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名词,而是后天被社会文化熏陶培养出来的。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遴选、复制、传播,本身就赋予了报道对象一定的倾向性,与此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文化等上层意识的建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者说大众传媒在受众心中是很有权威的。但是由于一些社会或历史的原因,大众传媒在女性形象传播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隐藏的、不易被发现的。本章节将从文化背景与大众传媒自身这两方面结合传播者、受众、把关人与意见领袖综合入手,各个分析,力求探索出造成女性形象在当今大众传媒中娱乐现象所出现的原因。2.1文化背景古往今来,人类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始终无法脱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因素。不论是历史悠久的东方,还是近代迅速崛起的西方,文化背景始终影响着其各自的发展。文化因素在分析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1东方特有的男尊女卑传统思维从中国传说时期开始,就有着“盘古开天地”与“女娲补天”这样的传说存在。其隐含寓意似乎就已经表达出了男性才是世界的主宰,没有男性就没有这个世界;而女性则是为了服务于男性的存在,是对于男性存在的一种补完,有意识的忽略了女性自身的存在意义。自殷墟中发掘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女”字的写法就是一个屈身下跪的形象;追溯至汉朝儒家经典中的“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同样被人们熟知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话语,又造成了许许多多的妇女成为了文盲,最终孤苦一生。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早已在千年的历史中扎根于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之中,时至今日在农村依然能见到很多小学都只读到一半都辍学的女孩子,她们承受的正是传统思维对自己所造成的深远影响。2.1.2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成长起来的中国女性时间跨入21世纪,历史中传统思想的印记依然能在现今的社会中寻找出来。男孩子从小接受到的教育中就种下了“长大后要当科学家”、“要当合格的战士保卫祖国”等等;而女孩子则是被教育为“女孩子要乖巧听话”、“公主会被自己的白马王子娶回城堡”等等,这样子在无形之中就给男性在成长之中灌输了自己要成为独挡一面的角色,而女性则总是跟随在男性的身后,为了男性而不断改变自己。这也是“每个成功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女人”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当男人将时间都花在事业和工作上时,女性总是舍弃了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辞掉了工作、放弃了事业,孤身一人在家照顾全家老小,这样的女人在传统思维中往往被看做是幸福的,恰恰是那些一反常规,颠覆传统的女人,事业有成,却很难被大多数男性所接受,因为这已经打破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思维定式,也就很难成为男性所欣赏的对象。千百年来传统思想对于女性产生出这样的影响,在现阶段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面临着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压力,非但没有令女性觉醒,反而更加助长了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不得不说是当今女性的悲哀。2.2媒介原因2.2.1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优越地位,但是媒体往往从男性视角出发,被制造炒作出的社会热点被动接受,主导了大众传媒界,各种以女性为话题的新闻层出不穷,美女、炫富女、选秀、超女、甚至丑女,其中不乏为了出名而自曝私生活、秀裸照,女性形象片面抽象,符号化.,媒体跟风而来,将毫无营养的所谓新闻事件推到风头浪尖,却严重忽视了长期被动接受社会关注度降低,使受众精神麻痹,影响到了受众思考能力,只是盲目接受,使大众对于世界的理解趋向简单。新闻媒体在人们面前构建了一个片面、单一的世界,使接受信息的受众对世界的理解趋向单一。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为了迎合人们的娱乐需求,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将猎奇、惊险、稀奇古怪作为报道的重点,忽略了本该投入关注的热点,在被滥用的议程设置功能铺设出的潜网禁锢下社会新闻,主导了舆论。错误的舆论导向使得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定位不准确,造成,新闻话题不够开放,受众思想禁锢,所涉层面狭小肤浅,精神意义被削弱。通过以猎奇的手法演绎后,就形成了新闻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情况。大众传媒承担着社会舆论监督,树立社会典型,宣传教化,文化传承及娱乐大众等社会功能。新闻媒体为了最求最大化的利润把娱乐化作为自己的核心,必然会导致新闻扭曲、失实。传播者从男性视角对于女性的过分关注与评论,以其平面的视角线性传播娱乐化的新闻究竟给受众社会带来了什么?打开电视,报纸,网络,广播,娱乐仅仅限于某个女性热点人物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新闻不应是一笑而过的茶余饭后闲聊话题,而应带给大众未曾体会过的社会经验、生活知识,即使没有教育意义也应是使受众感觉到人情味的报道,不是冷漠的批评讽刺一味的嘲笑。2.2.2受众从受众动机来看:1,消遣娱乐;2,获取知识;3,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4,人们交往的需要;现阶段信息轰炸之下,受众接受新闻目的以消遣娱乐,社会交往为主,为了得到社会认同,使大量无用信息泛滥复制,恶性循环,群体自我中心性被社交需要吞没,新闻双向传播不平衡,仅仅是被媒体以男性思维方式灌输,整个传播过程呈线性,起不到新闻应有的引导大众作用,,无用的信息成为噪音,干扰实用性信息的传播.缺少了人
本文标题: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9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