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十二章财务风险、监测、预警
第十二章财务风险、监测、预警学习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监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重点:企业财务风险监测指标、企业财务预警的概念和特征难点:Z值模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1)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2)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3)现金流量风险,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4)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经济风险是指未预料到的外汇市场汇率变动,使企业外汇业务受到的影响。•交易风险是指企业进行外币业务时,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汇率不一致,使企业可能受到的损失。•换算风险是指企业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一某一特定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对会计报表造成的影响。•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条件下,可以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分散财务风险。•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将一些特点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自保风险,就是企业自身来承担风险。•企业预先提留风险补偿基金,实行分期摊销。•目前,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提取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正是上市公司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措施。第一节财务风险监测•一、企业财务风险监测•财务安全运营监测(安全运营系数)•判断企业财务是否处于安全运营状态,分析研究的着眼点是考察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彼此间在时间、数量及其结构上的协调对称程度,并依此建立相应的监测财务指标。•(1)现金流量比率•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企业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一般而言,如果现金流量比率大于1,即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表明从整体上讲,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2)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企业整体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营业现金流入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前提基础。•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营业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100%•如果该比率大于1,表明企业有着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基础;反之,当该比率小于1时,意味着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3)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纳税现金流出呈现为一种“刚性”特征,几乎没有任何弹性可言。•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增值税)/(增值税+所得税)•如果纳税现金保障比率小,企业不得不通过借款甚至压缩未来经营活动必要的现金支出进行弥补。这不仅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而且势必将会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企业应尽可能使该比率能够大于1。•(4)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必需的维持性资本支出额•该比率小于1,表明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水平不足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而当该比率大于1时,表明所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不仅能够为简单再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而且有剩余能力用于扩大再生产或对其他方面的现金需要发挥贡献作用。•(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营业现金净流量-维持性资本支出)/到期债务本息•该比率大于1,表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反之,若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自由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7)现金流量均衡匹配率•现金短缺率•=现金短缺额/现金流出总额•现金余裕率•=现金余裕额/现金流入总额•该项指标是从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结构上对企业现金支付能力考察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性分析指标,包括现金短缺率及现金余裕率二、财务风险变异性监测•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均衡性,是经营理财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估测评价财务风险的异变性,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1、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股东权益•产权比率揭示了企业负债与资本的对应关系以及可能的风险态度与信用品质,藉以对债权人权益的风险变异程度进行估量。•产权比率越低,债权人的权益一般越有保障,遭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反之越大。•站在企业角度,产权比率过低,尽管有利于其偿债能力的提高,但往往会对获利能力的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亦即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所以,企业在评价产权比率适度与否时,应从提高获利能力与增强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即在保障债务偿还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产权比率。2、债务期限结构比率•债务期限结构比率=长期负债/负债总额•短期债务由于随时面临着债权人的短期索求权,因而对企业造成了经常性的偿付压力。相反,对于长期债务,企业择优较为宽裕的时间从容地作出偿付的资金安排,即偿付的风险与压力小于短期债务。•在同样的产权比率甚至产权比率有所提高,如果长期债务所占比重有更大的增加,企业实际的财务风险将会相对减小,反之则会相对增大。3、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联合杠杆系数•由于经营性固定成本、债务利息等支付义务的固定性,使得经营与理财的杠杆效应成为客观存在。反过来,这种杠杆效应又会对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水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结果上,反映为销售收入、息税前利润、税后利润相互间关系将随之发生变动。•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营业利润变动率/销售变动率•或•=1+基期经营性固定成本/基期息税前营业利润•该指标主要用于判断经营风险的大小。•财务杠杆系数•=税后营业利润变动率/息税前营业利润变动率•或•=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营业利润-基期财务费用)•该指标主要用于判断财务风险的大小•联合杠杆系数•=税后营业利润变动率/销售变动率•或•=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该指标主要用于判断总风险的大小三、财务危机经济承受能力监测•一旦陷入不得不通过变卖资产清偿债务的境地,债权人最关心的便是债务人资产的变现能力问题。•因此,财务危机经济承受能力监测的着眼点是考察到期债务与资产变现在规模、对企业在最坏情形下财务风险分析的着眼点,就是考察到期债务与资产变现在数量、期限及其结构等方面的协调匹配关系,并依此设置财务指标。1、实性流动比率•实性流动比率•=实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实性流动资产=资产+存货•实性流动比率由于剔除了流动资产中的待摊费用、代处理损失等不具变现能力的各种费用化资产项目,因此,较之传统的流动比率能够更为准确地揭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应程度,考察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发现危险信号及时予以纠正,谨防因暂时性现金支付风险而诱发的债权人信用危机。一般而言,该比率应在至少不小于1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加以相宜把握。2、实性资产负债率•实性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实性资产总额•有形资产债务率•=负债总额/(实性资产总额-无形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揭示着资产与负债彼此在总体概念上的依存关系。•实性资产负债率剔除了总资产中不具变现能力的各种费用化资产项目,因而较之传统的资产负债率指标能够更为准确地揭示总资产与总负债的对应程度,考察企业一旦陷入不得不通过变卖资产偿付债务的危机状态下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债权人权益安全的底线。在对实性资产负债率水平的把握上,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不应高于1。第二节财务危机预警•一、财务危机预警的涵义•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指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二、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特征•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必须具备高度的敏感性;•2、应属于危机初步产生时的先兆性指标;•3、与危机生成过程的密切关联性。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1、核心(主导)业务资产销售率•核心(主导)业务资产销售率•=核心(主导)业务资产销售收入净额/核心(主导)业务平均资产额•该指标通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的比较及其走势的考察,可以对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劣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如果该比率经常性的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且呈持续走低态势的话,便意味着企业在客观上业已处于了竞争的不利地位。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扭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导致企业竞争功能的完全丧失,最终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企业能否对核心主导业务资产销售率的变动趋势予以适时的监控,并通过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企业的核心能力的不断强化及其运行的高效率性,对于危机的防范意义重大。•同时,这一指标也警示企业的决策者,离开了核心能力这一基本点,企业注定是缺乏竞争活力的,即便一时成功,也不可能持久。2、经营性资产收益率•经营性资产收益率•=息税前营业利润/平均经营性资产•面对市场竞争的客观强制,企业欲求得生存与发展,务必促使投资报酬率对股东与债权人形成足够的吸引力。要达到这一点,最为关键的是要确保经营性资产(收益来源的主体物质基础)的获利水平,即经营性资产收益率至少不应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值。•如果实际资产收益率达不到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客观上业已处于了劣势地位,随即将会导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危机的连锁反应。•可见,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及其变动走势,与企业的风险危机息息相关,是监测并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3、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收入-经营性成本=税前利润+利息支出4、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营业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净额•企业在销售增长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销售收入的变现质量问题,亦即必须将销售收入的增长建立于充分的有效现金流入量的基础之上。否则,势必导致企业有效现金流量因过度经营而遭受蚀失,支付能力低下,后劲增长乏力。因此,通过分析营业现金流入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能够对企业销售收入的质量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发现问题,不断优化销售方针,加大收账力度,在实现销售收入的良性增长的同时,减小以至消除财务危机的隐患。5、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非付现营业成本/营业现金净流量•该比率从营业现金净流量来源的稳定可靠性基础出发,揭示了企业获取的现金净流量结构质量的高低。一般而言,该比率越小,表明现金流量主要是由经营活动新创造出来的,亦即企业的具有较高的营运效率和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基础保障。反之,该比率越高,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依靠非付现成本的转化,如折旧准备金等。•倘若该比率大于1,便预示着企业的营业活动发生了负的现金净流量,这是企业营运效率低下,偿债风险加大的一个及其危险的信号。因此,通过对该比率变动走势的追踪监测,可以适时地发现并发出财务危机讯号,以便企业对当前与既往经营理财效率的缺陷作出深刻的检讨,并采取及时而得当的管理对策。6、资金安全率与安全边际率•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现金及其等价物+良性债权+适销存货+可变现无形资产)/资产总额•安全边际率=(实际销售额-保本销售额)/实际销售额=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经
本文标题:第十二章财务风险、监测、预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