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了《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回顾了“十一五”期间中国家电业的发展情况,并勾勒出新时期家电业的发展蓝图。“十一五”:取得巨大成绩《建议》通过一组数据,呈现出五年来中国家电业的巨大变化。“十一五”时期,中国家电业的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建议》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为3133个,比“十五”末增加59%;从业人员102万人,比“十五”末增加22%。2009年,中国家电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33亿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043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2008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85%、80%、3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6.6%。截至2009年11月,中国家电业完成利税总额449亿元、利润总额295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41%和178%。2009年,冰箱产量为5500万台,与2005年相比增长96%,2006~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18.6%;洗衣机产量为4300万台,与2005年相比增长65%,年均增长率为13.8%;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房间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产量为6500万台,比历史最高点2007年有所回落,但与2005年相比仍增长6.6%,年均增长率为2%。“十一五”时期关键零部件产量也同步增长,冰箱压缩机与空调压缩机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74%和29%,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9%和6.6%。金融危机爆发前,受全球经济需求旺盛的拉动,中国家电业的出口额、进出口贸易总额与顺差额均保持两位数字的增长,2008年出口额达到355亿美元,2009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额比2008年下降13%,但仍达到308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51%,2006~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10.8%;进口额为21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7.6%;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9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47%,贸易顺差额为286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56%。《建议》将“十一五”期间中国家电业的成绩归纳为八个方面。一是中国作为全球家电制造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主要家电产品产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并占有较大市场份额。2008年,中国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空调和微波炉的产量在全球的比重分别达到50%、45%、72%和72%,家电整机产品出口额在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达到28.6%,比2005年的24.9%提升了3.7个百分点。二是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快速提升。2009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家电企业集团5家,其中过千亿元企业1家。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科龙、格兰仕5个企业集团的销售收入合计超过2400亿元,是2005年的2倍,5个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三是产品更加丰富,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变化和升级的需求。四是品牌建设成绩显著,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五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研发队伍,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已能够自行开发设计新产品,并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六是行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2007年,中国家电业提前实现了对CFCs的全面淘汰;同时,HCFCs替代工作正在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替代技术的研究正在进行。七是深化了国际市场,拓展了农村市场。不仅稳固了发达国家市场,对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也迅速增长,还在巴西、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南非等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为调整全球市场布局和产业布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农村家电市场规模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家电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推动了农村销售网络的建设。八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特色家电产业区域迅速成长。“十一五”时期,随着国内家电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资源日益紧张,中国家电制造基地已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传统产区逐步向中西部延伸,安徽、重庆、湖北等中西部地区正在成为新兴的家电生产基地。中国家电产业正形成由东部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的梯度产业布局,布局进一步优化。合肥、宁波、中山以及佛山顺德等特色产业区域迅速成长,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增强。虽然“十一五”期间中国家电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建议》仍指出了目前中国家电业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家电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外延型的发展模式。与国际一流家电企业相比,中国大多数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仍然不足,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差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没有突破;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附加值低,高端产品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竞争力较差;竞争秩序不规范,行业缺乏自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出口仍以定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国际营销渠道尚不完善;大中城市市场销售渠道过分集中,农村市场渠道建设相对薄弱;不同产品种类,不同企业之间质量水平发展不均衡;国际标准话语权缺失,部分产品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十二五”: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议》认为,“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将进入转型的关键期,中国家电业发展将机遇与挑战共存。“十二五”时期,国内家电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和产品的大批量更新,这将有力地促进国内市场消费的增长。首先,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消费支出的快速提高,城市市场对节能、环保、健康的高端家电产品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其次,随着农民收入提高和政府的政策激励,家电产品在农村将快速普及并实现消费升级,农村消费者对高品质家电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十二五”时期,农村家电市场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快速发展,“十二五”末农村家庭家电普及程度有望达到或接近城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即冰箱百户拥有量70~75台,洗衣机百户拥有量80~85台,空调百户拥有量25台。第三,“十二五”时期,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为家电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预计“十二五”末将达到52%。第四,家电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家电业在变频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材料替代技术、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等高新技术方面将取得突破。第五,随着人民富裕程度与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将为小家电创造更为广阔的需求领域。第六,以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家电市场需求规模将保持稳定,但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改善产品结构,中国家电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俄罗斯、巴西、印度和拉丁美洲国家等新兴经济体以及中东市场和东盟周边国家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对于“十二五”时期的挑战,《建议》指出,中国家电业将面临制造成本上升、国际竞争环境变化、技术升级压力和对外依存度过高的严峻挑战。首先是来自制造成本上升的挑战。“十一五”时期,中国家电工业制造成本已呈上升态势,土地成本在东部沿海地区快速上涨,劳动力成本趋高并出现结构性短缺现象,原材料平均价格居于历史最高水平,节能环保要求也日益提高。“十二五”时期,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改善环境和提高社会福利压力的增大,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土地、原材料、劳动力、水电等各类要素成本还将进一步上升。其次,中国家电业还将面临国际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挑战。近些年,中国家电出口规模扩大造成了和贸易对象国的摩擦,针对中国家电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增加,技术贸易壁垒增多,国际贸易环境日益严峻。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吸引国际家电大公司将一些低价位产品转移到这些国家,一些中高端产品则转移到临近发达国家的墨西哥、土耳其、东欧等地,中国家电业将面临来自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会减弱中国家电业的成本优势。第三,家电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否能够快速提升以满足市场竞争和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将对中国家电企业形成巨大挑战。在此期间,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望快速提升,但总体上仍难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后,中国家电业还将面临国际需求放缓,寻找新的需求增长点的挑战。随着出口市场增长趋缓,家电企业需要通过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增加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比例;必须将发展战略转向国内市场,通过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国内城市市场消费升级和农村市场消费普及的需要,挖掘新的增长点。“十二五”时期的目标《建议》将未来十年中国家电业的目标定为由家电大国成为家电强国。对于家电强国的主要标志,《建议》指出,是在全球家电业中居于引导地位,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上具有广泛的参与度与话语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关键零部件和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拥有一批被全球消费者认可的自主品牌;产量规模、销售额和盈利水平皆位居世界前列,高端产品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综合实力强,在产品设计、采购、制造、物流、营销与服务价值链上皆具有较强竞争力;涌现一批拥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具备诚信、自尊、负责、开放与追求卓越价值观的大型跨国企业。《建议》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走向家电强国的关键时期,家电业要基本建立起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由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转变奠定基础。为此,《建议》从经济、技术创新、质量、节能环保、国际化几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末要达到的具体指标。经济指标:家电产业规模在“十二五”时期要保持适度增长,“十二五”期末家电工业总产值达到1.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8%~10%;出口额达到500亿美元,年均增长8%~10%,在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达到32%~35%。技术创新指标:“十二五”时期,家电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将达到3%,拥有20个以上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全行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8%,涌现一批企业技术带头人。质量指标:中国家电产品质量工作应该成为调结构促转变的重要内容,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特别是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产品返修率降低20%,主要家电产品抽查合格率超过95%,小家电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改进。节能环保指标:“十二五”末,中国主要家电产品节能环保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的绿色设计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新能源产品应用要有重大突破,主要家电产品能效水平平均提高10%,建立兼顾产品使用和产品制造的总能效指标体系。国际化指标:“十二五”时期,中国家电企业要适时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提高境外生产的比重,形成国际化的产业布局;自主品牌要进入国际主营销渠道,在国际市场中销售的比重达30%;发展5个左右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及3~5个国际知名品牌,龙头企业自主品牌出口比例达到本企业出口量的50%以上。“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建议》明确指出,为奠定家电强国的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突破,以提高管理水平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调整,产业合理布局,引导家电业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首先,提升产品档次,满足国内外消费升级需求。为满足国内城乡市场更新和新增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十二五”时期,中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应保持适度增长,提升在全球家电制造领域的优势地位,继全球产量规模第一,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提升产品档次,丰富产品种类,适应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大家电要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高端家电产品,小家电重点是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开发新功能和应用新技术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家电产品,包括太阳能/电能混合能源产品、健康类家电和信息化家电等;提高小家电出口产品的档次,逐步在全球小家电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技术升级。要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在提升竞争力方面的核心作用,保证研发费用的投入稳步提高,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行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基础性技术的研发,在变频技术、空调HCFCs替代技术、热泵技术、太阳能混合能源
本文标题: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