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纳税风险评估方案及对策
1纳税风险评估方案及对策摘要纳税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的可能,而且企业申报的数据通常不完整,再加上纳税指标的繁杂以及企业申报的虚假内容,这些都给发现疑点纳税企业增加了难度。本文旨在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对零售类型企业申报表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可能偷税漏税即需要进行税收风险控制的企业。针对问题一,根据正常纳税企业的四个特征,得出企业可能偷税漏税的标准,模型一通过计算主营业收入与销售总额的差值判定利润表中的主营业收入与申报表中的销售总额是否一致,模型二通过计算销项税额和销售额的比值进一步筛选出存在偷税漏税可能的零售企业,模型三和模型四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依据营业,管理费用与销售额有正常比例和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与资产负债变化同步的两个条件对企业申报数据作线性和关联性检验。综合以上四个模型,最终得出最有可能偷税漏税的614家企业。针对问题二,仍然以正常企业的四个特征作为风险指标,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确定具有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以各个风险指标所对应的数据的完整度和各个指标在实际情况中的重要性为依据,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评价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四个风险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565,0.262,0.118和0.055.本文着重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数据完整,较完整,不完整企业在内的50家企业进行分析,得到与问题一相一致的结果,再次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针对问题三,沿用问题二中的风险评价模型,采用11年的企业申报数据。通过对11年企业四项指标进行评分,最终取得分60分以下的企业作为下一年需要进行风险控制的企业,评价的结论是需要对517家零售企业进行风险控制。针对问题四,在综合考虑了模型结论和各个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试着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就企业偷税漏税行为和纳税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使各企业的纳税风险与各级风险指标相关联,合理选择主要指标而忽略次要指标,使模型得以简化,并可借助不同指标对影响企业纳税风险的不同方面及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对于企业申报表中某些主要数据存在而对纳税风险影响不大的数据缺失的企业,仍能对该企业的纳税风险进行评估,因此本文建立的评价模型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另外,对各企业的纳税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量化及评定分级,使结果更加清晰、更有说服力。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风险评价模型2一、问题重述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通过掌握各类内、外部信息资料,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申报纳税义务状况进行的综合评价的管理行为,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方法。企业偷税漏税最直接的特征为将申报表中的应纳税额减小。而应纳税额的计算又与很多其他的量有关,所以企业很可能在其他指标上做手脚,从而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作为没有偷税漏税的正常零售业类型的企业,其报表主要指标应有如下特征: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应与申报表中销售额总计一致;销项税额与销售额之比在一定范围内;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额有正常的比例;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货币资金变化同步。企业偷税漏税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数据不符合上述特征,那企业就有偷税漏税的可能。由于所给数据不够完整,而且企业的指标很多,不同的表内企业也有不同,纳税人自行申报的表资料中的信息存在失实和虚假内容,导致很难发现隐藏的疑点纳税人。附件给出了某城市部分零售业的税务报表和资产情况报表,请根据所给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完成以下任务:1)判断哪些企业可能在增值税征收方面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2)给出风险指标,借此可以用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3)根据上一年度的数据资料,需要对哪些企业进行税收风险控制;4)根据你的模型结果,给相关税务机关建议和对策。二、问题分析在实际中,相关税务机关人员普遍通过稽查账目的方法对偷税漏税行为进行监管。但根据本问题中所给的附表以及对附表内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的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偷税漏税行为以及需要对哪些企业采取纳税风险控制进行量化和评估测。问题一中,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漏报数据的情况,在寻找可能偷税漏税的企业时,重点在于漏报数据的企业即申报数据均为空白的企业是最有可能偷税漏税的。正常纳税的企业存在主营业收入与销售额平衡,销项税额与销售额之比在一定范围内,营业,管理费用与销售额呈正常比例,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与资产负债变化同步的四个特征。根据四个特征,可以确立企业正常纳税的四个条件。利用四个条件逐步筛选出可能偷税漏税的企业,由于数据的缺失,不能要求企业完全满足四个条件,本文得出的是四个条件均不满足的企业才是最有可能偷税漏税的企业。条件一和条件二可以用简单的计算来确立,条件三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函数,若数据不满足线性关系,则视为不通过检验,条件四符合灰色关联度的概念。问题二中,确立评判企业是否偷税漏税的风险指标和模型时,可以借用第一问的指标。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简单的线性模型比较实用,比较客观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需要用到层次分析法。由于数据量过大,考虑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50家企3业进行单独分析,并利用问题一的结果对模型的评价效果进行检验。问题三中,需要通过11年的数据确定12年需要进行风险控制的企业。直接采用第二问的模型对11年的申报企业进行评分,评分低于60分的企业视为很有可能偷税漏税的企业,需要进行风险控制。三、模型假设1、假设纳税风险受本文选取的主要指标影响,而不考虑其他次要指标的影响2、假设题目中所有企业税收标准统一3、假设附表中所给数据准确可靠4、企业漏报数据为故意行为5、正常企业的四个特征具有足够代表性6、企业申报金额过小时视为漏报四、定义与符号说明NHS销售总额N实际抵扣税额M销项税额A营业费用B管理费用T主营业收入i第i项风险指标iP企业第i项风险指标的得分MH销项税额和资产负债的关联度NH实际抵扣税额和资产负债的关联度纳税风险二级指标权重矩阵纳税风险控制综合权重矩阵纳税风险综合评价结果4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问题一:基于检验量和检验指标的偷税漏税行为的判断分析由于企业填写数据的不完整性,如果严格按照四个条件进行筛选,不符合客观实际.假设企业四个条件均不满足或者与条件有关的数据大部分未填写,则可以认为该企业很有可能偷税漏税.下面采用企业四年申报的数据,根据四个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对08年最有可能偷税漏税的企业进行逐步确定.首先,为了计算方便,将申报表中存在字母或特殊字符的识别号进行处理,将识别号中的,,1,,XYKL分别用数字9,8,7,1,0代替,对表中的空白部分用0代替.针对问题一,根据没有偷税漏税的零售企业的主要特征,建立没有偷税漏税的四个条件:一.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与申报表中的销售总额一致;二.销项税额与销售额之比在一定范围内;三.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额有正常的比例;四.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货币资金变化同步。5.1.1特征1的计算及检验模型I1.ST将08年申报表中的总销售额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收入一一进行比对,总计有1614家企业,685家在申报表的总销售额项和主营业收入项中均出现,672家均填写了数据.672家中有402家企业的总销售额与主营业收入相等,270家企业总销售额与主营业收入不一致.加上未填写完整数据的企业,可能偷税漏税的企业总共有1213家.以下给出,通过模型一检验的企业的识别号,详细见附录一:表1报表指标不满足特征1举例320901608620910.00320901670971569.00320901670987764.00320901673945316.00320901743948898.00320901746844031.00320901748154173.00320901750000691.00320901757331249.00320901757331290.00320901757998650.00320901757999506.00320901763556744.00320901763589829.00320901763590125.00320901763590600.00320901793826661.00320901793827656.00320901793836800.00320901796120103.00320901799077438.00320901799077534.00320901799077606.00320901799077657.00320903754638430.00320903756426191.00320903757331020.00320903758977210.00320903769101206.00320903778654742.00320903778654996.00320903778655040.00320921660093900.00320921661787728.00320921666389489.00320921672000572.00320921678983987.00320921737800870.00320921739402649.00320921741324459.00320921784396305.00320921785550036.00320921791058646.00320921798607089.00320922679803618.00320922679821883.00320922736505095.00320922739583523.00320922757969509.00320922770541591.00320922773765240.00320922773765389.005模型II2.0.1290.17MS在申报表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税率:10.17P和20.13P.所以正常情况下的销项税额与销售额的比值应该介于1P和2P之间,另外应税劳务的存在,两者的比值与税率可能有所偏差,但是应税劳务占销售额的比重很小,故假设其有的偏差。最终销项税额与销售额的比值应该介于和之间。经过比对,1564家申报企业中有758家通过模型二的检验,806家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的可能,下面给出部分可能偷税漏税的企业识别号,详细见附录二:表2报表指标不满足特征2举例32098284067716132098277642730032098273829146532098270389400432098284065590732098277465809232098273829145732098270389395X32098284065479532098277465737232098273829146532098270389202532098279233158732098277154292432098273829145732098268111351X32098279233146432098276417357732098273829143032098268051882232098279108771132098276280606X32098273782432X32098267984851732098279086402132098275644580032098273782427432098267980899632098278990293232098275143134632098273782417832098267832581032098278990274832098275143124X32098273443432632098266962941732098278889651832098275143118632098273441478X32098266835284X模型III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额存在正常比例,那么三者之间应当呈某种线性关系,如果单单拿其中两种数据作分析,可能会忽略管理费用与营业费用间的内在联系,实际证明效果也不太理想,所以采用多
本文标题:纳税风险评估方案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