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KAZUYOSEJIMA+妹岛和世RYUENISHIZAWA/西泽立卫SANAA西泽(左)妹岛(右)成员:范朝康楠张梅李冬冬邱佳庆目录:简介思想作品小结KAZUYOSEJIMA+妹岛和世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1981年获日本女子大学硕士学位1981年进入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1987年创立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1995年与西泽立卫合作成立共同的事务所SANAA白色的暧昧•承袭了伊东丰雄的轻快和飘逸,进一步增加了浮游感,细腻、精致而富于女性气息•她的极简风格,她的磨砂玻璃和女性化的意境使日本传统的现代诠释又多了一个版本•把目光转移到周围生活群落、环境和客户的个人需要•对空间的关注远大于建筑造型,建筑显得异常纯粹,朴实•在平静朴实的外表下隐藏着百转千回的心思•“她的设计像一件朦胧的半透明晚礼服。”妹岛和世的设计思想1.功能的不确定性功能的不确定性是微观层面上,对人的基本欲求和日常需求的分析,分析并归纳建筑的日常活动,定格于业主所喜欢的某些生活经历片段作为构思的源泉。2.形式的不确定性建筑形式采用拙朴的方形、圆形或方圆组合的外在体量。而建筑的材料(透明性或半透明性)的使用,削弱了形式(体量)。同时,在室内的饰面材料尽量采用反光或透光的材料。RYUENISHIZAWA/西泽立卫1966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1989年获横滨国立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加入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1995年与妹岛和世合作成立共同的事物所SANAA1997年成立西泽立卫建筑设计事务所SANAA1995年,由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共同创办。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SANAA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除了对结构和设计的关注,他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周围生活群落、环境和客户的个人需要:细致的研究、直觉的感受构成了SANAA的建筑设计,他们“打开”了建筑的设计程序,为各种不同情况的需求提供实际的、灵活多变的设计。他们运用透明的物质构成交错的空间,把人们从对建筑空间的惯有体验和透视观感中解放出来。200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金泽21世纪美术馆)2010年,普利兹克奖代表作品:金泽21世纪美术馆德国设计与管理学院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洛桑的劳力士学术中心卢米埃公园咖啡厅(妹岛)丰岛美术馆(西泽)......金泽21世纪美术馆作品概况:地理位置:金泽市建筑面积:9515.66㎡基地面积:26009.61㎡建成时间:2004获得奖项:2004年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奖最佳方案奖金泽市位于日本西侧,以宁静的园林和古寺而闻名。金泽被称做日本的阿尔卑斯山,被白山国家公园和能登半岛国家公园包围,两条河流贯穿城市,犀川据说是一条活泼的男性之河,而浅野川则是温情脉脉的女性之河。如此优美的天然景致使得整个城市充满了诗情画意。金泽周边环境圆形与矩形的视觉冲突总图关系功能分析“以建筑学的方式工作......向业主出售的是对人类行为,建造结构,以及不可见的商业和文化的网络之间关系的分析”————库哈斯交通分析建筑内部看不到承重的柱子,让参观者感觉不到建筑的沉重感,而是通透、轻巧。结构分析建筑的承重结构分解、散布到建筑几乎每一个互相支撑的垂直构件上。H型钢被隐藏在房间的墙壁里,单个房间的不单是空间单元,也都是一个独立结构支撑体,支撑起屋顶的大部分荷载;其他公共空间部分散布着纤细至120mm的白色圆柱,支撑起白色的屋顶。由于没有方柱分明的棱角,在光的漫射下,圆柱的边缘模糊,白色圆柱消隐在白色墙壁、白色屋顶的背景中。空间围护界面的物质属性被消解,空间本身成为唯一凸显的主角。房间作为承重结构形体分析比例关系立面分析室内空间德国矿业同盟设计与管理学院建筑面积:5000㎡建筑层数:4层竣工时间:2006年四壁开窗数:134个“透明混凝土建筑”混凝土本身的封闭性和坚硬的特征,和现在通体被开了众多的窗户的手法成为一种对立和矛盾的混合体。妹岛和西泽说:“我们试图用一系列的大小不同的立面上的开洞,来创造不同的室内光照效果窗的位置由室内的布局决定,在不同层高的房间里,光照都能在室内地板上创造不同的气氛和效果。”室内效果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负一层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七层瑞士洛桑劳力士学习中心占地面积:20,200㎡建筑面积:37,000㎡建成时间:2010年“白色暧昧”西泽与妹岛的作品轻盈,光滑,柔弱,喜用暧昧的白色,透亮中有种模糊,这是他们关注行为的表象,他们希望在室内建立一种私密性,在四周的玻璃墙围合成的透明空间内加入一个混凝土块,这个体块内包含的就是私密的空间,这个体块有时很低,离屋顶还有很高,这样整个空间的连续性完全没有被打破。伊东说妹岛是平面图建筑师也说明妹岛对人的行为的关注,他在分析人的活动,设计人的活动,把普通空间变成让人冥想的所在,所有那些表象特征(白色,轻盈,超薄,透明)都是创造这一氛围的手段。表象空间妹岛的空间是开放的,均质的,她空间理念可以溯源到欧洲,她和西泽都受到库哈斯较大的影响,所以更注重功能,人的行为,库哈斯对建筑的功能进行了重新的阐释,重新让人认识了范式空间的潜力及可变性,他对房间的名称重新下了定义。对年轻建筑师影响巨大。西泽的空间是在妹岛的基础发展而来,平面图以你意想不到的方法去组织。他的空间一般是一个单一的空间,在同一层上展开,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开一个洞,或加入楼梯,让你充分体会到空间的存在,他称之为“空间状态”。看透可以理解分为全透明,透明,半透明。全透明没有任何的阻隔。从建筑一侧看到另一侧,透明是有玻璃,半透明则是非常朦胧的玻璃。SANAA的歧阜北方住宅的看透特征很明显,这是对表皮的消解,就像伊东的仙台媒体科技的沿街立面,建筑的内部让行人一目了然,伊东试图不让人觉察建筑的存在,从而消解建筑本身。当然,妹岛和西泽这种看透不像伊东那样彻底,因为他们试图在建筑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创造一种私密性。超平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将建筑表现集中于表层;其次是打破各层面和顺序间的关系,不再强调主次,而是将其同等排列后重新定位。在表现上,妹岛的建筑的六个面都是白色的,面和面的交接线也是白色的,使三维的面变得均质,这就像在一张白纸上,有白色的笔画一个立方体,三维的差别降低,趋于二维,实现了平。还有,比如在一个内墙角处理上,两面墙和楼板上都有洞口,这也是妹岛为实现三维空间的二维化,所作出的尝试。在墙面上,她把墙和洞口同等的看待,分不清图底,洞口好像浮在透亮的水晶体的表面的小黑块,洞和白墙的图底关系十分暧昧模糊,如同一张平面。超平的里表伊东在媒体科技中心的设计中是把一个柱子打散,分解成一簇一簇的柱子,像海藻一般,妹岛是把柱子打散变细,像柱子的森林,在伊东成簇的柱子的基础上跟进了一步,这跟西方的解构主义不同,姑且称之为理性的解构。理性的解构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洛德-帕伦博表示:“他们的建筑风格,纤细而有力,确定而柔韧,巧妙但不过分;他们创作的建筑物,成功地与周边环境,及环境中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一种饱满的感觉及体验上的丰富性;他们非凡的建筑语言,来自他们的协作过程,这个过程独一无二而又激动人心。基于他们已完成的著名建筑和对新项目的期望,以及上述特色,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成为2010年度的普利兹建筑奖获得者。”参考文献:1.《山西建筑》2010年2月第36卷第5期《对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解读》2.《南方建筑》《模糊均质消隐——金泽21世纪美术馆设计分析》3.《建筑师》《确定“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解读》4.《山西建筑》《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至上主义情结》5.《新建筑》6.《华中建筑》《库哈斯与妹岛和世建筑结构特征对比》7.《缤纷家居》《妹岛·西泽:巍然与轻盈并存——解读德国设计与管理学院的设计》8.《建筑与文化》《没有边界的空间——劳力士学习中心》9.《建筑技艺》《劳力士学习中心》10.筑龙网11.新浪、网易等博客…谢谢...
本文标题: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5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