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有线行业发展历史坐标之江苏模式
中国有线行业发展历史坐标之江苏模式【编者按】全国看江苏!几乎已成为2008下半年以来全国广电系统的“风潮”——横跨四载、运作三年、攻坚18个月,这是江苏省有线网络整合的时间缩写;巨大的难度、各方的利益、反复的历程,这是江苏省网整合的空间写照;巧妙的构思、顽强的推进、阶段性的成功开局,这是江苏省网整合的逻辑主线——自然会引发全国同仁的密切关注。以江苏看全国!很可能成为未来3~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广电有线网络全行业的风向标!因为在“三网融合”的利益博弈之下,整个广电网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质上正在不断被蚕食、被挤压!通过网络整合实现规模化、通过数字整转实现市场化,虽然是全国各地都趋同的行业救赎方向,但事业和产业的矛盾、条块分割的纠葛、技术标准的缺失,使这种救赎难免出现多元化之下的茫然。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区之一,江苏试图在东南沿海地区尝试一条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良性规模化与各省辖市协同促进、广电数字化与社会信息化合拍共振之路,其魄力与决心值得称道!打开中国有线行业发展的历史坐标系,聚焦江苏节点——【整合模式篇】引子2009年2月26日,南京。来自江苏全省的广电网络分公司老总济济一堂,召开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网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次年度工作会议。“这是江苏省网公司成立后,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完整年度工作大会,”江苏省网公司董事长陈梦娟告诉《中国数字电视》,“2009年的工作任务、经营指标、考核办法,全省4500多员工的人事过渡安排,还有未来三年的战略发展方向,都是要集中布置、讨论的工作。”下任务、领指标,对任何一家大型集团企业来说,上上下下都难免讨价还价。但这次,上上下下都很痛快!“2009年是省网公司第一个完整运行的经济年度,”江苏省网公司总经理顾汉德告诉《中国数字电视》,“我们采取过渡期考核办法,对分公司的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经营业绩指标、安全传输指标和党风廉政指标组成;在经营业绩指标中,又分为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前者包括年度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后者根据分公司业务发展及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设定,暂定为数字电视整转率、互动电视发展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县区网络整合数等,由分公司根据各自情况选定2~3个作为考核指标。”显然,“痛快”的直接原因即在于此。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增长,是考察任何一家企业运营的基本财务指标,只要做企业就得认这个;而赋予各地分公司灵活选择权的分类指标,则照顾到各市的业务推进实际——要知道,在江苏这个地方,既有在全国广电数字化“史前时期”就“下海”的苏州,又有后发先至、创造全国整转速度奇迹的南京,还有苏北地区不少受窘于资金、技术、团队而迟迟未动的市属网络……“痛快”的深层原因,远远不是一则“过渡安排”那么简单。众所周知,数字电视在中国的发展是从“城市模式”起步的,从青岛、佛山、大连、太原到杭州、淄博、南京,以(省辖)市为单位的数字电视整转推进,在提升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也埋下不少隐忧。比如,当一个省(区)内有两个城市率先完成整转、甚至获得示范授牌之后,从技术体系、业务规范到政治能量,等量齐观的博弈会使得此省(区)的网络整合更难推进。看来,江苏不太一样。2009年2月26日召开省网公司第一次年度工作会议当日,距离2008年7月24日省网公司正式挂牌,仅仅215天时间。在这短短的过渡期内,拥有17家股东、68亿元注册资本、超过20亿元现金储备、近700万用户的江苏省网公司,从一个资本和体制意义上的完整架构,正融为业务和运营意义上的统一实体。貌似,江苏也是一样。将时光拉回2004年9月15日,当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整合全省广播电视网络的通知》;9月17日成立整合领导小组并开始推动全省网络整合时,很多人没想到,在其后三年多的时间里,整合之路会走得如此艰难!但恐怕江苏广电人自己也没想到,到2008年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会写下这样的批示:“江苏省广电网络整合的思路清晰、力度大,总局要跟踪研究,以总结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如果列出曾对江苏广电网络整合做出重要讲话和批示、并亲自协调相关工作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名单,那将是长长的一串: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李源潮;时任江苏省省长、现任省委书记梁保华;江苏省省长罗志军;时任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现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原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原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领导的重视不言而喻,但整合之艰难也窥见一斑。江苏为什么?江苏?江苏!经济的代表性、行业的矛盾性、历史的复杂性和竞争的残酷性,使江苏省网整合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映射出中国有线行业的演进路径,提示着未来的风险和机遇。2006年,刚刚从江苏省政府常务副秘书长位置上退下来的吴经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一项新任务。“我原来在省里分管经济、金融口的工作,”吴秘书长告诉《中国数字电视》,“没想到省里面让我成为广电网络整合团队中的一员,协助江苏广电省网的整合工作。”更令吴老爷子没想到的是,当他受省网整合领导小组的委托,俯下身去到各市调研时,竟然频频遭遇“闭门羹”,甚至还有人调查自己——“真是省里派来的吗?”“原来的工作不在一个口,刚开始不熟悉很自然,”吴经起笑着说,“但当时的抵触情绪在多少年的工作中都没有碰到过!”那时,距离2004年省里下发整合文件已经过了近两年时间,虽然理论上也有其他省(区)的整合案例可供参考,但江苏省的情况确实不一样——这是一个全国排名第三的经济强省,2008年江苏GDP达30024亿元,仅次于广东(35696亿元)、山东(31072.1亿元),比第四名浙江(21487亿元)高出8537亿元;这是一个全国经济百强县前十名中占7席的省份,且这7席中有4席为并列第一(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这是一个总面积达10.26万平方公里的沿海省份,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人均GDP早已超过5000美元,在2005年即实现全面小康;隔江相望的苏北,虽然增长也在不断加速,但预计要到数年后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这是一个经济结构正在积极转型的江苏。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迈出坚实步伐。”——全省的产业布局,源自于科学发展的拷问,即总体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江苏,由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使GDP转化为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较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偏低。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正是信息服务业,这为立足信息服务的江苏广电网络带来了机遇。经济是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强省、南北差距大”的基础性经济因素,必然现实投射为各级政体的利益格局,进而衍生并放大着充满矛盾的广电行业特征;同时,庞大的经济总量和明显的发展机遇,意味着突破与跨越,使或明或暗的市场竞争极为激烈!难道大家不知道整合的好处?不知道规模经济的规律?不可能!但仅仅通过行政手段就是行不通。尤其在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把“四级办台、条块分割”的广电行业特征加倍放大,台和网的资产都是各地各级政府、广电人那么多年拼搏、积累起来的,突然凭借一纸文件就要拿走,谁愿意?更何况,强劲的江苏地方经济,就是各市乃至县的强势话语权。从南京广电集团董事长调任省网公司董事长,陈梦娟经历了不同的视角,“大家开始心理上有障碍,这是事实。一则发展有快有慢,比如整合前南京的基础网络质量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而一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网络还在吃十年前的老底子;二则全国别的省区也在搞整合,既有先进经验,也不乏教训,大家都想通过整合活得更好,而不是空转和空耗。”实际上,单纯的网络资产和网络公司运营差异还不是最关键的,广电既有体制下事业与产业的错综关系,才真是一个难题!“从省里领下任务的那一天起,我基本上就在各个市之间折返跑,算下来少说也有30000公里了,”吴经起笑言,“摸了一圈情况后发现,各地、各级广播电视网络多为事业单位,具体形态更加复杂——有的局台网合一、有的网台合一、有的广电网络是电视台的一个部门,有的实行事业财务制度、有的按企业财务制度运作,有的是纯广电资产、有的已引入外部资本,外部资本中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纵然,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广电体制改革均给出明确政策导向,即“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网台分离”,但具体到操作层面,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怎么摆?非此即彼的对立肯定不对,但和谐推进的路径在哪里?通过产业做大带动事业做强,又如何在体制设计的层面给予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安排?针对这些矛盾,省网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委副秘书长姚晓东率领省委调研组在全省调研时就设下两条底线,“第一条是‘三个不能’,即不能搞强产业、削弱事业,不能搞强市场、削弱服务,不能搞强省级、削弱市县;第二条是坚定地站在市场经济层面,按市场规律办事。”这两条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成为指导全省广电网络整合的基本原则。从字面上看,这两条底线不乏矛盾。但矛盾意味着对立统一,不能也不应该见到矛盾躲着走。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大小小的矛盾不断,计划与市场、事业与产业、中央和地方等等不一而足,其实质都是一样的。既然改革开放能取得巨大成功,市场经济前提下的省网整合在理论和操作中也一定能找到出路!这里还有必要点出的是,就在江苏省网整合的身侧,尤其是近两三年内,以信息化为疆域、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力、以宽带互联网和IPTV为业务龙头的竞争之火弥漫冲霄!“站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从2004年第一个整合文件开始,就明确指出广电省网整合目标之一是推动‘数字江苏’建设、构建全省信息化发展的新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吴经起对《中国数字电视》强调,“这不仅是广电的行业视野,而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视野。这一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等部门在认识上也高度一致。因为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通过信息技术对门类繁多的第三(服务)产业进行改造,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促进全省经济的结构转型!”但回归市场竞争层面,一个残酷事实是,电信运营商已成为信息服务业的龙头——《2008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江苏全省电信业务总量达1453.9亿元,同比增长20%!虽然移动通信业务的占比较大,但仅就固网而言,电信运营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领先性,对广电网络的比较优势亦很明显。一个激烈竞争的实例是,2009年3月初,尽管运营资质尚未厘清,但凭借完全市场化的营销推广,江苏全省IPTV用户已经突破32万户,且增长在不断加速……显然,从社会经济结构到行业组织特征,从文化及广电体制改革到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从宏观信息化国策到微观市场化竞争,江苏省网的整合都面临极大挑战。与此同时,地域经济的强势,又为数字广电带来更多资源和机会,进而带来广电在政经大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可能。江苏广电人,如何破解“省里与地方”、“事业与产业”、“体制与机制”、“公权力与资本”、“信息化与三网融合”等一系列重大命题呢?破僵局与立新局整合的进程就是改革的进程,锐意进取、打破僵局,巧妙重组、大胆部署,江苏省网新格局的确立过程充满坎坷,令全国很多同行感到震撼。“江苏的整合模式令人感到震撼”——这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数字电视》在多个行业公开论坛、私下聚会上屡屡听到的评论,发言者不乏兄弟省市的广电领导和网络公司老总。所谓“震撼”,即“为不可能为之事”。“其实,如果仅仅就整合谈整合,江苏和其他地方一样,说白了就是一个各方利益协调问题,即解决好‘钱’和‘人’的问题,这是一个生存命题,”吴经起认为,“可能我们考虑多一些的是,除了对存量资产和队伍的既有利益兼顾,更要确保整合后的动态成长,即凭借良好机制带来持续的资源聚合、通过理顺事业和产业关系保障省网公司的运作动能,这实质上是一个发展命题。”第一个破与立,是事业与产业的棋局。按照“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这一现代企业制度框架,通过股权结构的合理安排与发起人约定,将江苏各级广电的事业部分(台)、产业部分(网)和资本部分(行业外股东)融为利益共同体,整合与改革并举,力求走出整合的“第三条道路”。江苏省网公司总经理顾汉德
本文标题:中国有线行业发展历史坐标之江苏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