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风险讲座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风险讲座邵慧敏1行政单位会计的概述1.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1.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层次1.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特点1.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1.5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原则1.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主体行政单位:行使国家权利,管理国家事务,进行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机关、政党、团体。与企业的区别1.不以赢利为目的2.没有生产职能3.组织形式不同1.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层次1.主管单位:向财政领拨经费并与财政发生预算管理关系,负责向下级转拨经费的单位。2.二级单位:向上级领拨经费并负责向下级转拨经费的单位。3.基层单位:从上级领拨经费没有下属单位的单位。4.报账单位: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实行单据报账制度的单位。例:省教育厅,教育厅的直属大学,大学的附属中学,中学的教研室1.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特点1.会计目标不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3.会计要素构成不同: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4.会计等式不同:资产=负债+净资产(年终)5.部分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不同:如固定资产不提折旧等6.会计报表不同:较为简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1.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1.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权利、物资、债权等。2.负债:行政事业单位负担的可以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如:借入款项、暂存款项。3.净资产:资产减负债后的差额。4.收入: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如: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5.支出:为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损失以及用于基建项目的开支。如:经营支出、事业支出等。1.5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原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客观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一贯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明晰性原则(二)会计核算原则1、客观性2、可比性3、一贯性(一致性)4、及时性5、清晰性6、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7、专款专用8、满足预算管理的需求第二章行政单位财务管理2.1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概念2.2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意义与目标2.3财务管理新的特点2.4当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5对策建议2.1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概念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是指行政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以保证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2.2意义与目标做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重要举措。只有全面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行为和收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预算约束力,才能保障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所以必须规范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和规范化建设。最终目标就是优化行政管理费支出。2.3财务管理新的特点财务管理的内容更加复杂。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往来资金结算管理、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机构等项管理。财务管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新财政体制实行后,部门预算软件的使用,政府采购网上申报和审批的实行,会计核算中心财务软件的使用、会计信息的共享.国库集中支付后行政单位、核算中心、银行网络信息的互通等.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2.4当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预算编制管理方面(二)财务执行方面(三)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四)财务分析方面(一)预算编制管理方面一是预算编制方法简单.“零基预算”流于形式,且预算编制时间短。财务预算缺乏科学的依据。二是预算编制不够严谨,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有待加强。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的情况比较普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三是预算管理意识不强,重预算.轻管理.致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多数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只想从财政“要钱、花钱”,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管理上产生了“松、散、乱”现象。四是缺乏控制机制,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支出很少受到预算的约束。开支前不计划。开支后审批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费用得不到及时控制,预算丧失约束力。(二)财务执行方面一是在实际工作中.基于编制有限、人手紧张等原因,许多单位都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有的岗位互串,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有些经济事项的流程控制过于简单。仅仅局限在事后审批上,而且部门预算的范围有限。尚未涵盖单位全部财务收支事项。二是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三是经费管理不规范。目前专项经费和项目经费收支核算不够清晰。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尤其是项目经费支出没有明细账.无法判断项目经费管理使用的真实情况。(三)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一是一些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报废等方面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对于捐赠、无偿调入、盘盈盘亏等固定资产未能按规定入账。三是对资产使用管理的内部控制力度不够.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形成定期财产检查制度.资产保管责任不明确等.易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四)财务分析方面一是普遍缺乏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制度。财务人员往往用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编报说明来代替行政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有的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管理的机会财务管理少、意识不强.对单位的业务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缺乏了解,对全局整体工作掌握不够全面,对整体预算资金的需求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财务分析能力及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分析时,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单纯的会计核算角度进行分析,不能从全局角度看待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因而做出的财务分析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找不准问题的要害。导致了财政部门和单位决策者不能全面了解单位财务运行状况。2.5对策建议(一)树立财务预算宏观管理意识,强化预算管理(二)健全财务管理程序,实行财务公开(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四)充分认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五)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执行(一)树立财务预算宏观管理意识,强化预算管理1.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理顺部门预算,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编制单位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促进行政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财务人员和单位有关领导要共同研究.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要严肃认真地执行预算.单位内部预算一经批准,就不得随意更改。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调节经费构成比例。以预算促项目,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一)树立财务预算宏观管理意识,强化预算管理2.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继续做好工资统发和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集中支付范围,确保各项财政性资金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提高支付效益。保证工作时日内随时都能办理支付,保障单位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一)树立财务预算宏观管理意识,强化预算管理3.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政府采购效益。政府采购必须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采购程序进行,确保政府采购“阳光工程”的贯彻执行严格控制无预算、无资金来源的采购,硬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管理,从源头上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益,降低采购成本。(一)树立财务预算宏观管理意识,强化预算管理4.加强预算编制的审计首先,从计划控制人手.既审查贯彻单位领导意图和勤俭办公方针的落实情况.又对被审单位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取证.提出具有针对性、有宏观效益的审计意见。其次,充分考虑被审单位的财力状况和要完成任务所需的财务保障。对缺口大的经费安排项目要帮助进行合理调整,并阐明核减预算的理由。再次,审查预算执行措施的针对性和严肃性。通过审计,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帮助被审单位在现有经费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经费预算.更好地实现年度计划。(二)健全财务管理程序实行财务公开1.严格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接待费、车辆使用费、空调费等经费管理.杜绝挥霍浪费现象。在“一支笔审批”的基础上.严格规定财务开支的审批权限,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方可报销。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使机关财务开支既做到保障机关公务活动需要.又保证各项财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二)健全财务管理程序实行财务公开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根据业务特点、管理体制、管理要求、资金运动、人员配置等。充分体现本单位的特点一要建立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和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二要建立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三要建立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二)健全财务管理程序实行财务公开3.实行财务公开。主要内容有:财务收入与支出情况:预算外资金的收入、上缴、开支、下拨情况;上级专项收支、下拨情况;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变卖情况;基建投资来源、所办经济实体及所有门店出租的管理费、利润及使用情况;招待费开支情况;医药费、差旅费、会议费使用情况等。在机关公开场合或单位电子政务内网上设立财务公开墙.接受群众监督。(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1.完善同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固定资产调拨时.应该认真办理调入、调出手续,设置“固定资产调拨单”。随同财产一起到调入单位.调入单位验收入账.做到手续完备。上下级之间无偿调拨固定资产业务发生后及时办理手续极为重要.确保账实相符。其次,应该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的清查,发现有报废、报损的同定资产。及时查明原因,填写“固定资产报废、报损处理表”,经有关人员签字确认,作为固定资产减少账务的处理依据。使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有据可查,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2.资产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一是资产的日常管理。资产的实物管理与记账登记要相分离.实物账与会计明细账必须核对一致;资产的配置与使用相分离。使资产的配置合理、科学:资产维修需求的提出与审核、执行相分离,确保维修方案的合理性.防止小病大修。二是资产的处置环节。要建立资产处置管理制度.明确处置的程序和权限.资产报废请求的提出与审批、处置相分离.对于大宗资产的变卖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要防止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3.建立政府采购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是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包括: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原则是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二是付款环节的会计控制。要做到相关凭证规范、合格、齐全,每一个相关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全部审核通过。付款流程严密、规范、公开。(四)充分认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积极开展财务分析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但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日常工作中的漏洞.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为新财政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内容涉及财务管理及相关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侧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分析.采用预算完成率、预算拨款增长率、公用支出增长率、人员支出比率、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经费结余率等财务分析指标来评价行政单位的财务开支及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做好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五)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执行1.提高财务人
本文标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风险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