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两晋诗坛教学目的:解西晋和东晋时期的主要诗人和诗歌现象,掌握主要诗人如陆机、潘岳、左思、诗歌的艺术风格特色。教学重点:太康诗风的主要特点,玄言诗的成就与不足教学难点:太康诗歌繁缛的特征西晋诗坛刘勰“晋虽不文,人才实盛”代表作家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另外还有傅玄、张华,刘琨等人。钟嵘“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太康诗风“太康”(280—289),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士族文人普遍的心态是追名逐利,文人们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几经浮沉。诗人多以才华自负太康诗风缺乏现实内容:“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拟古模仿艺术形式繁缛:追求文字华美描写细腻注意对偶诗歌内容上的特点:平庸、逞才、拟古1、注重世俗情感的抒发,缺乏激动人心的力量2、炫耀学识竞称文才,多颂扬与应酬文字3、好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艺术形式上的特点繁缛。繁,指描写繁复、详尽,不避繁琐。缛,指色彩华丽。1、追求华辞丽藻2、大量运用俳偶3、描写细腻繁复金谷二十四友贾南风西晋晋惠帝的皇后,又称惠贾皇后、贾后。贾南风在皇后位置十年,其间因司马衷懦弱而得以专权,促成并参与过对西晋影响深远的八王之乱。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丑女人:据史书上记载,惠贾皇后身材矮小(约1米4左右),面目黑青,鼻孔朝天,嘴唇保地,眉后还有一大块胎记。贾南风贾谧司马遹yù(278—300)晋惠帝司马衷惠帝东海王司马越劫持他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却被打得落荒而逃,惠帝脸上挨了一刀,身上也中了三箭,左右的人差不多都逃光了,只剩下一个侍中嵇绍,爬到惠帝乘的车上,用身体保护他。乱兵把嵇绍拖下来乱砍,惠帝急得大喊:这是忠臣,不要杀。嵇绍被砍死,血溅到惠帝的衣服上。身边的人要给他洗衣服,他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潘岳53岁参与陷害愍怀太子“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藉田赋》给圣上,且此赋堪称经典之作,隧被百官嫉妒,发配到穷乡僻壤做官庾信的《枯树赋》中有“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的生动描绘。今洛阳市吉利区有潘岳故居。晋惠帝被司马越于公元306年11月毒死。晋怀帝司马炽,惠帝的弟弟。公元307改年号为“永嘉”。公元313年,被刘聪毒死。司马炽的尸体被人胡乱掩埋,不知所终。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316年),字彦旗,河内温县人。后为刘汉主刘聪所杀,终年18岁,葬处不明。司马邺是晋武帝的孙子,父亲是司马晏。二十四友西晋时期的一个文学政治团体,依附于鲁国公贾谧。“古今第一美男”潘安(潘岳)、“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刘琨、“洛阳纸贵”“左思风力”的左思、“潘江陆海”“东南之宝”三国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二兄弟。“巨富”“与皇帝的舅舅斗富获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绿珠的老公”的石崇。他们经常在石崇洛阳的金谷园活动金谷春晴,犹如仙境。女主人绿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张华见过褚陶后,对陆平原(陆机)说:“你们兄弟是龙跃天河,顾彦先(顾荣)是凤鸣朝阳,我以为东南的人才就你们几个人了,没想到又见到了褚陶。”陆机说:“您是没见到不鸣不跃的人罢了。”陆机陆云兄弟和顾荣同时北上洛阳,被当时人称为“三俊”石崇石崇,家财如山积,侈糜无度。厕所华美绝伦。饮酒杀美女。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王敦不饮酒。与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恺比富。王恺用花椒泥墙,石崇用赤石脂。《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潘岳潘岳性轻躁、趋势利,对贾氏谄媚屈事,每见贾谧出行,常常望尘而拜。掷果盈车潘杨之好潘安再世连璧接茵:才貌并美的两个朋友。好友夏侯湛潘鬓沈腰:潘岳32岁生白发。沈约白日腰带移孔。过早衰弱。宋才潘面:宋玉的才华,潘安的容貌。潘岳诗的特点潘岳与陆机齐名。他的诗在追求绮丽、喜欢铺写等方面与陆机一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陆机受到同样的推崇。潘较和畅,陆则深芜。这是因为潘岳的作品用语较浅,不像陆机那样深奥,文句的连接也比较紧密。但是,他也很少写出陆机那样精美工致、深于刻炼的句子,在语言的创造方面显得比较平庸。现在看来,潘岳总的成就和影响是比不上陆机的,但潘岳的诗间有真挚的感情,比陆诗要高一筹。《悼亡诗》三首,在文学史上获得极高评价。潘岳《悼亡诗》其一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黾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陆机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其祖陆逊、父陆抗都是东吴名将。吴灭后陆机与其弟陆云入晋到洛阳,被张华所器重。曾官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以兵败被害陆机张华“伐吴之役,利获二俊!”时人“二陆入洛,三张减价”“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陆机诗名重当世,讲求辞藻与排偶。其《文赋》讨论创作问题,见解精辟。今存诗107首。有《陆士衡集》。《拟古诗》12首《赴洛道中作》陆机前期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吴主孙皓暴虐误国的感恨。后期仕途和福祸无常的忧惧,人身短暂,怀念乡土的伤感。诗风繁缛模拟,排偶,涂饰太过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伫立望日昃zè,踯躅再三叹。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古诗·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内容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陆机《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陆机《赴洛道中作》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陆机《赴洛道中作诗》其二: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三张、二陆、二潘缺乏深广的现实内容:《文心雕龙·明诗》:“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的作用。《文心雕龙·情采》:“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左思(生卒年不详),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出身寒门,又容貌丑陋,不好交游。官秘书郎,齐王冏命为记室督,以病辞谢不就。曾以十年构思写成《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其诗刚劲质朴,意气豪迈,有《左太冲集》。代表作《咏史》八首。左思《三都赋》《咏史》诗8首1、左思的咏史诗主要写寒士的不平与抗争,表达了对腐朽门阀制度的抨击。2、其诗多引史实,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抒怀。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传统。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zhòu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咏史》其二金日磾mìdī远见卓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张安世家族。七叶貂冠”就是历七代皇帝皆有内侍之职汉代内侍的帽子上有貂尾装饰,以示显荣,称貂冠。七叶,就是七世,七代,此处当指上述汉武帝至平帝七代皇帝冯唐,汉文帝时人。年老而官微,至七十多岁才得重用。一用即为文帝献策重用魏尚,故东坡有何日遣冯唐词句。咏史其四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金,指金日磾家,張,指張湯家,他們都是漢代炙手可熱的高官之家,已見《詠史八首》(其二)。許,指漢宣帝許皇后的娘家,史,指漢宣帝祖母史良娣的娘家,都是聲名顯赫的侯門。揚雄家,門前沒有一輛卿相的幸。揚雄在幽深、空廓的屋子裏,寫作《太玄經》,闡述玄遠虛無的道理邊是醉生夢死,荒淫無恥;一邊是安於貧賤,閉門著書咏诗其五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Xū):来游。被褐出阊阖chānghé,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许由:传说尧时隐士。尧要把天下让给他,他不肯接受,便逃到箕山之下,隐居躬耕。咏史其六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miǎn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在燕国时,和燕国的狗屠及会击筑的高渐离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在市中喝酒,酒喝得痛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哀歌相和,已而二人对泣,旁若无人。左思《咏史》表达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咏史》第一首:“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咏史》诗的艺术特色(1)注重形象的刻画(2)语言简劲,多用对偶;出语自然,不求工巧(3)气势遒劲,境界雄浑,风格明朗刚健“左思风力”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把历史的现象、经验与个人的现实遭遇、情感体验成功地结合在诗歌中。借古人古事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慨,名为咏史,实乃抒怀。借古讽今,恰当深刻,笔力矫健,气势充沛。这种艺术特色被钟嵘称为“左思风力”。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传统。左思的咏史诗主要写寒士的不平与抗争,其诗多引史实,不再是“就史(事)叙史(事)”。而是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抒怀。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刘琨刘琨的诗代表作是《扶风诗》、《答卢谌》《重赠卢谌》。《答卢谌》:前半部分列举史事,后半部分表现了他被囚以后“英雄失路,万绪悲凉”的感慨。刘琨《扶风歌》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我欲竞此曲,此曲悲且长。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陵于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率步卒五千人出征匈奴,匈奴用八万士兵围击李陵。由于敌我兵力相差悬殊,李陵战败,并终于投降了敌人。汉武帝因此把他全家都杀了。繁弱、龙渊那样的名弓宝剑者在公元307年(晋怀帝永嘉元年)受任并州刺史,九月末自京城洛阳前往并州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途中所作。当时黄河迤北,已成为匈奴、羯等少数民族争战角逐之场刘琨诗的内容与艺术《扶风歌》全诗充满黍离之悲、末路之感,充分展示了一个忧怀时艰、忠愤交织的志士的情怀。在写作上,结构、修辞均无讲究,只是随笔倾吐。但沉痛悲凉之气,足以感人。写自己奋勇抗敌的艰苦历程,抒发了伤时感乱的爱国情怀。《重赠卢谌》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是渭滨叟。邓生何感激,
本文标题:两晋诗坛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0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