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神小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培训
神小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培训阳光是温暖的,阳光教育就是打开学生的心扉,让阳光照进学生心灵,把温暖传递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我们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让学生能够身心、快乐地成长!为此,我校秉承“阳光神小,五年润泽一生”的办学理念,以“阳光洒满校园,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办学目标,践行“阳光的方向,最好的自己”的校训,着力培育师生阳光心态,营造七彩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一、强化学校育人环境,打造优质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先后选派22名班主任参加心理辅导员能力培训,提高了我校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的心理教育工作能力。2013年9月,我校承担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了我校心理健康科研工作水平。学校每个年级都配备了接受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知识培训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建立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高价购买了全国学生心理测评软件,通过使用这一软件,全体同学进行网上心理测评,建立了我校学生的心理档案。从测评的初步结果看,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个别学生存在一些轻微的考试焦虑、自责等倾向,存在少许问题的这些学生,我们分别组成了一些小团队,这样既方便心理健康辅导员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可以动态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有效做到及时预防和干预。三、学生心理活动课,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我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安排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里,各班隔周都安排了心理健康课或团体辅导课。辅导课的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青春期心理教育等方面。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心理活动课,有效解决学生当前的困扰,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习和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课程针对不同的主题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形式有故事屋、音乐欣赏、游戏天地、小组竞赛、小组讨论等;而主题也涉及多方面,有情绪调控的——《做情绪的主人》、《换个角度看》,有学习策略的——《我是记忆小能手》、《做学习的勇士》,有行为习惯的——《管住自己不费劲》、《细观察、善发现》,有人际交往的——《心灵对对碰》、《大家一起来分享》,有增强自我意识的——《我的优点和缺点》、《独特的我》等。活动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体验,学会自助,效果很好,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四、小团体辅导,把障碍消除在萌芽之中。对测评出的特殊倾向心理档案,我们按照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有针对性的进行小团体辅导。比如,增强自信心小团体,体验引导上课积极举手,人前大胆发言;通过游戏或其他一些放松训练,教给孩子自我放松方法,消除考试焦虑;等等。心理健康辅导员记录辅导学生的心理档案,以便对此部分学生进行跟踪式辅导,及时化解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情绪障碍、人际交往、学习能力障碍,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五、小太阳广播站,给学生的心灵细细地播撒阳光。每周三中午,我们的小太阳广播站会准时与同学们相约。宣传一些心理小知识,帮助学生解答心理疑难,播放学生喜爱的对人生富有启迪意义的心理故事。节目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这细细的点点滴滴也足以引起学生心理的触动和共鸣。同时,我们结合音乐疗法,在小太阳广播中,还有中午的读书时间,有选择地播放不同疗效作用的音乐,让一个个音符带着份份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六、“画心情”,解烦忧孩子喜欢用画来表达自己构想的世界,在孩子们的画里,往往暗藏着他们的心灵秘密。我们在全校开展了把你的心情画出来活动,因为符合小学生爱动漫、爱表述、爱想象、爱倾吐的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通过解读学生的绘画,有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发现孩子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心理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另外,个别辅导中我们也利用绘画疗法,帮助学生舒缓情绪,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发泄不良情绪,及早预防和矫正他们的心理问题,解决他们在情感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使他们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七、创编心理健康操,宣泄情绪缓解疲劳。为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师生在紧张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余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与调整,我校老师从心理学角度,设计了阳光心理健康操。对于整天处于繁重工作学习任务中的师生来说,做这套放松操能达到转移注意力,放松大脑和身体、排除压力的目的和功效。不仅在紧张的工作学习后得到真正的放松,同时也为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赤橙黄绿青蓝紫,爱健行恒信和思,阳光瞳瞳映笑脸,紫学园里花满蹊”。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指导,进一步改进不足,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转变,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全员培育阳光心态,精心构建多彩校园,让每朵阳光下的花儿更加绚烂绽放!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家长也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转载校长博客中的阳光服务室第九周与老师、家长说——培养心理阳光的孩子与各位家长共享。怎么培养一个心理阳光、远离阴暗的孩子呢?•不少资深育儿界专家一起,给父母们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建议。•第一,家长首先必须了解孩子,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同时学会自我改变。•了解,就必须善于聆听他们的心声,善于和他们沟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讲出内心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听取他们对周围事物或发生的事件的评判。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去打断,不要急于批评或评价。•当他们讲完后,你再用十分简练的语言对他的话做一个概述,帮他理清思路。这是他不但获得了尊重,也有利于他们搞清自己的思路,在互相理解与交流中增强地家长的尊重与信任。在人际沟通基础上,家长还应培养孩子学会自己与自己沟通,心理学上称为内在性的沟通,即鼓励孩子时常和自己对话(脑海中的对话),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角色,以另一种角度来看自己,激励自己。•从目前的家庭情况看,不少家长还不善于亲子间的沟通,现在孩子不喜欢家长唠叨,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出于好意,不断重复简单的语言,老一套的问话,比如作业做了没有,考试成绩怎样等等,从小学到高中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为这样才算尽到家长的责任,其实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单调的刺激、说教的方法,使孩子易于造成厌烦和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在表现形式上往往可能呈现对抗性质。•家长要了解孩子,指导帮助孩子,首先要认真学习家教知识提高家教艺术;对孩子说话,要理智思考不要责怪埋怨;叮嘱虽然重要,但要讲到点子上;要放心孩子,放心让孩子去做,做错了,吸取教训,无非花点“学费”;该管的要提出具体思路和要求,做后检查,肯定成绩,纠正不足。对教育的理解和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强度来看,家长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既懂教育,又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二种是不懂教育,但是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三种是不懂教育,但也不太管孩子的人。这三种家长里面,第一类家长是最好的。懂教育,管理基本上都是合乎教育学原则的,肯定会培养出不错的孩子;第三种次之,一个家长,可以不懂教育,但是如果减少对孩子的胡乱的干涉,把很多的自由交给孩子的话,你的孩子多半会成长得非常好——请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成长,我们的父母们也没有文化,但是我们那个年代,也会产生出很多优秀的人才。因为那时的家长恰恰契合了给孩子自由这样一个最根本的原则。第二种家长,即不懂教育,但是对孩子很用心,破坏力是最大的。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我们社会上充满了第二类家长。这些家长,他们文化程度有的高有的低,但对教育的理解都不是很深刻,对孩子管理特别细,孩子的各方面、每个生活小细节都会关照到,但由于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教育学原则,越管得多,越用心,情况越糟糕,破坏越大。他们的孩子已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问题已经非常多了。他们基本上都属于第二类家长。这些家长的共同特点往往都是自身非常强势,至少父亲一方特别能干,或者是妈妈一方能干,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双方都非常能干,学历及收入都不低。这些家长非常痛苦,他们不能理解,我们两口子智商那么高,做人那么好,我们对工作那么认真,为什么我们就养育出来那么一个不成器的孩子?面对这些家长的痛苦,给出的答案就是,因为你自己太能干了,你对自己要求高要求完美,这些标准推行到组织管理中也是非常有效的,但你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孩子却不适用,因为孩子首先要的是自由和快乐。家长不理解儿童,不懂教育,却自以为懂教育,处处要去管制孩子,用违反儿童天性的做法来对待孩子,使得孩子反而产生严重的扭曲。做好家长其实并不难,只是需要你改变一点点——学会给孩子自由,学会欣赏你的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等待,学会规则和自由,——这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难做到的。第二,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间里。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里也会知道您在那里。专家说,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第三,满足孩子要有度。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儿童精神病科医生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一定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正确的做法是,拖延一些。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孩子一些要求会更有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在家庭中接受这种“不如意的现实”的训练,会使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将来生活中的挫折。第四,孩子发火的时候冷处理。孩子发火,第一个办法是转移注意力,想办法让他去自己的房间发火。没有了观众,他自己慢慢地就会安静下来。适当的惩罚,并贯彻到底。说“不”的策略:不要干巴巴地说不,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行。即便孩子听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对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长之间要意见一致,不能一个说行,一个说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时可以给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孩子如果从学校或其他地方回家向你诉说一件事,请你不能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辞,要全面了解之后做出判断和沟通。让孩子学会真实、不带有情绪地表达事情和观点很重要。家长的认真聆听、全面思考、积极沟通、真切判断会润泽一个宽容、静心、阳光的孩子。第五,正视他的缺陷。如果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耳朵形状有问题,或者性格与行为很偏激,家长一定不要否认这些事实,而是积极和他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者接受现实。在这方面,去找专家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小孩子一般会把专家(比如医生)的话当回事。第六,批评,对事不对人。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比如,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这样说是对的:“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没权利玩的东西,就会发生这样糟糕事。”这样说是错的:“你太坏了,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你成心不让妈妈戴了!”第一句明确告诉了孩子,他的错误在于他“动了不该动的东西”,并没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话则为孩子定了性,使他很沮丧,打击了他作好孩子的自信心。第七,放手让他做。让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来他会更积极主动地做事。不要过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说话,替孩子做决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这件事,也许孩子可以自己做了。不要说的话:“你不行,这事你做不了!”让孩子“尝新”。有时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仅仅因为“他没做过”。如果事情不是危险的,就放手让孩子尝试。第八,让孩子敞开心扉。与人沟通是能力,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更是一种能力,14岁的男孩子,需要父亲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及时的说出自己心里的话,会避免做出一些阴暗的事情,不及时控制、避免,他会更可怕的延续下去。快乐是一种能力,让他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积极的一面。对不好的东西呢,你也能积极地去面对
本文标题:神小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2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