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新时期下农村地区反洗钱工作的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新时期下农村地区反洗钱工作的现状分析作者:樊亚伟来源:《时代金融》2018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反洗钱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些新兴的犯罪手段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以“三农”为首的农村地区已然成为犯罪分子新的洗钱阵地。本文从农村地区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关键词】洗钱犯罪反洗钱建议洗钱,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非法所得合法化。在我国,洗钱犯罪是指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非法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来漂白贩毒、走私、贪污、受贿、盗窃以及偷税漏税等非法所得,以达到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从广义上来讲,涉嫌洗钱的案件在刑法中包括“洗钱罪”、“掩盖、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和“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脏罪”。自《反洗钱法》颁布以来,我国在反洗钱法规体系、反洗钱工作监管、反洗钱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钱庄、非法集资、传销、电信诈骗、POS机套现、网络赌博等新型洗钱犯罪类型层出不穷,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特别是在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已然成为犯罪分子新的洗钱阵地。一、存在的问题(一)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反洗钱意识淡薄从目前机构人员配备来看,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反洗钱人员大多是由网点会计主管兼任,反洗钱专业知识比较缺乏。虽然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等法律规章来加强反洗钱监管,但是从业人员对反洗钱知识及相关规程了解并不透彻,风险防控意识淡薄,大部分临柜人员只是简单地、机械化地办理日常业务,对反洗钱系统提取地大额交易数据和可疑交易案例只是简单地识别然后予以报送,没有进行有效的人工甄别和数据分析,缺乏对重点可疑交易线索敏感性的观察和分析。随着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第三方支付洗钱犯罪涉案金额的逐步升高,反洗钱人员素质急需提高。(二)传统的经营理念,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依旧是传统的以网点数量和发展为关键点,对质量和内控制度建设比较轻视,在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的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重视盈利能力的追求和主营业务的拓展,对反洗钱工作只作为上级检查的依据,不作为风险防范的屏障。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实施了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但是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依旧将发卡量作为硬性龙源期刊网考核指标,无形中为不法分子购买农民手中的银行卡创造了条件;加上金融机构和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保密协议和处罚措施,员工思想松懈,使得客户身份信息管理存在缺陷,泄密事件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再一点是金融机构为了更快发展业务,员工为了获得更高的绩效收益,以吸收短期的银行存款为手段,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忽视了对资金来源的有效甄别,为银行的经营带来了风险。(三)现代支付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反洗钱工作更加艰巨近年来,中央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财政专项资金达860.95亿元,较上年增长了43%,使得农村人口对银行业务的倾向更加明显,特别是在信用卡不断普及、自助终端设备的增加以及电子银行等非现金交易品种的频繁产生新时期。以监管比较松懈的农村地区为例,一些犯罪分子通过“捐款”、“集资”等活动,利用农民的网银、微信、手机银行等方式转移资金,资金交易额与客户本人实际收益严重不符,农民为了蝇头小利,帮助犯罪分子转移资金成为新的犯罪趋势。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深改小组在第一次会议上就“三农”问题的阐述接近三分之二,可见在为“三农”经济提供快捷、安全服务的同时,基层金融机构在客户身份识别、反洗钱资金交易监测等方面势必会面临巨大挑战。(四)客户群体文化素质和风险意识阻碍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涉及到的洗钱犯罪关注度不够,对现代支付结算业务种类和反洗钱知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化的认识层面,群众对反洗钱认识程度不足,甚至于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洗钱”,一定程度上为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一是农民提供的信息不准确、不完整,信息更换不及时,金融机构持续识别客户信息难度大;二是客户不能准确理解和规范使用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客户保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在犯罪分子的诱惑之下,容易出现出售、泄露个人信息或倒卖个人银行卡现象。特别是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前提下,在解决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的同时,势必会有个别人为了个人利益,铤而走险,将目光瞄向犯罪。二、建议(一)加大资金投入,巩固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建设,有针对性地建立农村地区反洗钱类型,不断完善数据筛选和分析工作,实现对大额和可疑交易的实时监测及报告,加强可疑交易甄别,提高报送质量;同时大力推进涉农支付结算业务创新,以农民习好及地域特点为依据,研发适合农村地区特点的新的支付工具,配置先进的电子支付认证手段。2017年11月29日的金融会议上指出,以互联网、房地产等方式的金融监管已经提前到来,这意味着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也已刻不容缓。龙源期刊网(二)加大客户身份识别和监管力度,从根源制止洗钱案件的发生一是银行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要仔细核查客户身份信息,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业务,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以“了解你的客户”为原则,做好客户身份信息审查以及风险等级的划分,同时要有选择性地做好客户身份信息的调查,严格按照人民银行账户管理规定开立账户,在做好Ⅰ类账户开户的同时,协调办理Ⅱ、Ⅲ类账户的开户;二是加强对POS机具、特约商户的审慎办理,特别是低扣率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资格审查、现场检查以及后续跟踪回访,对已经形成的睡眠户、长期不使用以及风险提示较高的客户,要及时进行监测,通过多方面的查验核实,确保非法套现等犯罪情况的发生;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对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无开户理由或者理由不合理等情况的开户,要严格开户条件,以“合理怀疑”原则,拒绝对可疑人员的开户,同时,对已经开户的客户要及时更新客户风险等级,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客户要加强电子银行等非现金支付业务额度控制,必要时,可以限制其进行非现金支付业务的交易。(三)加强宣传培训、完善法律制度,营造良好的反洗钱工作环境一是加强人员培训,引导柜面、内控合规等人员及时学习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着力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要根据近期出现的反洗钱案例,组织人员集体学习并进行案例分析,提升可疑案例的甄别能力,强化一线临柜人员的思想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职业素养;二是完善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操作流程及实施细则,综合利用多种监管措施和法律手段,以多种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反洗钱制度执行力,切实打击洗钱犯罪;三是结合县域农村地区经济特点,定期举办反洗钱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滚动屏、设立宣传咨询台、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以及网络、报纸、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宣传方式,切实从思想上转变农民的反洗钱意识,确保营造新时期下更加美好的反洗钱生态环境。作者简介:樊亚伟(1988-),男,汉族,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本文标题:新时期下农村地区反洗钱工作的现状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3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