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贵阳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污染风险性研究
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贵阳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污染风险性研究姓名:刘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朱立军;王明章20060601贵阳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污染风险性研究作者:刘奇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相似文献(8条)1.期刊论文楚文海.刘奇.李江.朱京荣.CHUWen-hai.LIUQi.LIJiang.ZHUJing-rong基于GIS应用DRASTIC模型评价贵阳市地下水污染风险-地下水2007,29(1)介绍了DRASTIC模型的七个评价因子: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型、土壤类型、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Ⅰ的影响和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以地理信息系统(MAPGIS软件)为基础平台,结合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专业模型(DRASTIC模型),评价了贵阳市地下水污染风险,并进行了模型验证.通过MAPGIS软件做出了贵阳市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图,并对贵阳市地下水污染风险提出了防治对策,最后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进行了总结与展望.2.期刊论文查学芳.吴攀.朱立军.丁坚平贵阳市岩溶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对策-环保科技2008,14(1)随着贵阳市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贵阳市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水污染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文章主要从贵阳市地下水发育特征、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结合该市城市功能划分对其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学位论文王铁军贵阳市浅层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初步评价2008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和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健康风险评价是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风险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对污染给人体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大小做出科学的估计,并且可以为污染物的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贵阳市岩溶地下水系统十分复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突出的地球化学敏感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对贵阳市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可以为该地区乃至同类型岩溶水系统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应用目前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岩溶地下水中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重金属非致癌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值处于10-8~10-10加数量级,但都远低于ICRP推荐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最大可接受值。2.重金属致癌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较大,风险值集中在10-6数量级,最大点值为1.76×10-5/a。3.贵阳市浅层地下水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危害总风险没有超过ICRP推荐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最大可接受值。但存在比较严重的点源健康危害风险。4.期刊论文郎赟超.刘丛强.赵志琦.李思亮.韩贵琳.LANGYun-chao.LIUCong-qiang.ZHAOZhi-qi.LISi-liang.HANGui-lin贵阳市地表水地下水化学组成:喀斯特水文系统水-岩反应及污染特征-水科学进展2005,16(6)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水-岩相互作用特征和辨别地下水污染物的来源,为揭示人类活动对喀斯特地下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研究了贵州省贵阳市不同岩性含水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特征.结果发现,地表和地下水主要有HCO3型和SO4型以及这两种化学类型的混合型.地下水地表水化学溶解物质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和碎屑沉积岩的化学风化作用,硫酸盐矿物的溶解和硫化物氧化形成的硫酸对岩石矿物的化学风化是导致水体富集硫酸盐的主要因素.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质为K+、Na+、Cl-、SO42-和NO3-.这一研究成果为评价地表/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现状,为喀斯特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5.学位论文郎赟超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贵阳市和遵义市为例2005博士论文工作主要开展了喀斯特地区(贵阳市和遵义市)地下水文系统的水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喀斯特水文系统的水—岩作用、喀斯特地区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喀斯特地区“三水”传输、转化以及相互作用过程特征的研究。研究成果发现:喀斯特地区地表和地下水中溶解态Ca2+,Mg2+,HCO3-,SO42-离子占离子总数的80﹪以上,主要与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化学风化作用有关;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硫酸盐离子含量较高,δ34S值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认为硫酸盐离子主要来源于含水岩层中石膏矿物的溶解、硫化物的氧化以及大气酸雨和城市生活排污输入;由硫化物氧化形成的硫酸以及酸雨参与了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表/地下水中的K+,Na+,Cl-,SO42-,NO3-具有明显的人为活动输入特征,三氮和SO42-已成为两市城镇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指标,稳定同位素与化学组分变化结合可以很好示踪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循环;岩溶地下水对地表水季节性地球化学组成变化的响应明显,说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交换比较活跃,地下水极易收到地表污染物的污染。上述结论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地表/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现状、认识到喀斯特地区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循环的各种控制因素,为今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科学依据。6.期刊论文李思亮.刘丛强.陶发祥.郎赟超.韩贵琳碳同位素和水化学在示踪贵阳地下水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污染中的应用-地球化学2004,33(2)地下水污染影响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的演化也能够反映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对贵阳城区地下水的水化学、溶解无机碳含量及其碳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以SO4·HCO3-Ca·Mg型和HCO3-Ca·Mg型为主,化学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性控制.地下水中溶解无机碳表现形式主要为HCO-3,丰水期由于稀释作用其含量减少.而丰水期δ13CDIC较枯水期偏负,生物成因无机碳占比重大.结合碳同位素和NO-3等人为活动输入物质的负相关性尝试对城区地下水污染分区,结论为贵阳市区中部、东北部以及西郊农业区地下水受污染较为严重.7.期刊论文郎赟超.刘丛强.SatakeHiroshi.WUJiahong.李思亮.LANGYunchao.LIUCongqiang.SatakeHiroshi.WUJiahong.LISiliang贵阳地表水-地下水的硫和氯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污染物示踪意义-地球科学进展2008,23(2)喀斯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活跃,地下水系统容易受到地表污染物的污染.为了解喀斯特城市地表水-地下水系统污染特征和污染物质来源,对贵阳市地表水、地下水、雨水和城市排污污水的硫同位素和氯同位素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贵阳市不同类型水体的δ37Cl值在-4.07‰~+2.03‰之间变化,δ34SSO4值变化为-20.4‰~+20.9‰.大气输入物质和城市排污污水的δ37Cl、δ34S及Cl-/SO2-4比值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同,稳定硫和氯同位素的结合研究为示踪地下水污染物来源提供了有效研究手段.贵阳市地下水中的Cl-和SO2-4至少有4种来源,人为活动通过城市排污和大气输入向地下水系统大量输入了硫酸盐和氯离子.8.期刊论文丁坚平.段黎.邹仕孝.杨绍萍.曹兴民.DingJianping.DuanLi.ZuoShixiao.YangShaoping.CaoXingmin亨寨地区不整合地层系统地下水S2-污染评价-勘察科学技术2010,(1)水文地质勘查表明,亨寨地区不整合地层系统赋存3个含水层,因1号钡渣堆场渗漏,致使基岩风化裂隙水和孔隙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出现了S2-污染,16口水井不能饮用,岩溶含水层未发现S2-.建议以中等风化变余砂岩地层(K≤10-7cm/s)作为堆场的天然防渗层,采用注浆帷幕进行渗漏治理,地下水污染是能够控制的.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06840970-20ea-4ca5-b403-9dcb00cf8006下载时间:2010年8月7日
本文标题:贵阳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污染风险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