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三度空间的艺术---中国古代雕塑
三度空间的艺术——中国古代雕塑雕塑概念雕塑是指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雕塑从形式上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等。20世纪三个重大发现:1.红山文化:女神塑像、女神庙、祭坛遗址2.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人像、青铜头像、人面具3.陕西临潼:兵马俑女神像,青铜人像反映古人的信仰,秦陵兵马俑是古代陵墓的雕塑的代表作品。红山文化女神像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青铜立人像青铜立人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2厘米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整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部分接铸而成。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陵墓雕塑分为两大部分:1.地上:神道两侧的石刻造像,代表作品有:霍去病墓石刻群昭陵六骏顺陵与乾陵石刻群等2.地下:作为陪葬的佣,代表作品有:秦汉兵马佣唐三彩等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一号俑坑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秦兵俑面世,当时西杨村农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二号俑坑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的科学发现。这里边就没有那么多的曲折而有趣的故事了。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兵马俑坑。三号俑坑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继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编号为三号坑。兵马俑博物馆示意图: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史书记载: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凿毁。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说,项羽入咸阳之后,以30万人运了30天还没有把东西运完。以后,关东盗贼又将铜棺窃去。后又有牧羊人因寻找遗失的羊,持火把迸入墓穴,不慎失火,将陵墓彻底烧毁,说大火延续烧了90天都没灭。据说,方圆数十里的陵区地面,也随着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几米。这样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记载都被当今考古发现所佐证。秦始皇陵发现的陪葬坑、陪葬墓几乎都遇到过被盗和火焚的破坏。兵马俑的类别:从兵种看,有步兵、车兵、骑兵等不同的类型;从职务看,有高级军吏俑、中级和下级军吏俑以及一般武士俑,陶俑的穿戴和兵器配备,也随职务和兵种的不同而迥然有异。将军俑:至今为止秦陵出土的将军俑仅7件,在秦俑三号坑中没有发现将军俑。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气宇轩昂的步兵俑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多。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英武矫健的骑兵俑在秦俑二号坑中,有一个骑兵俑阵,计116件组,即每个骑士手牵一匹鞍马。鞍马通高1.72米,身长2.03米,骑士俑身高1.8米以上,骑兵俑与步兵、车兵的装束显然不同。秦代的车兵和步兵戴尖形的圆巾,而骑兵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紧系在颌下,以防骑马奔跑时帽子被风吹掉,身着紧袖交领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扣连裆长裤,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这种服装便于举足抬腿上马,坐在马上双腿也易于叉开,比较灵便。庄严勇敢的跪射俑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有一个弓弩兵方阵,由立射俑和跪射俑组合而成,阵表是立射俑,阵心是跪射俑,每列8个,共20列,共有跪射武士俑160个。之所以称之为跪射武士俑,是因为它们与秦俑坑中众多的陶俑形状不一,它们在坑中的姿式不是立姿,而是跪姿,上体伸直并和头略转向左侧,双目凝视左前方,双手在胸的右侧一上一下握着弓弩。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其姿态优美,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挽一发髻。强弩锐战的立射俑立射俑即站着发射箭镞的武士俑,高度在1.8米以上。出土于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和跪射俑一起组成了弓弩兵阵。二号坑中的立射俑共有172件,身着轻便战袍,腰系革带,胫着护腿,足登方口翘尖履,整个装束显得轻便灵活。右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双足成丁字形,左腿微拱,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微举,四指并拢,手掌伸张,掌心向下。右臂横曲胸前,手掌伸张,掌心向内,或手掌上仰,头微向左侧转,昂着注视前方,这种姿式即为弩兵持弩发射的准备姿态。立射俑的塑造艺术十分高超,雕塑者能够抓住立射者一瞬间的动作,把立射俑刻画得惟妙惟肖,从而使人产生将要发射的悬念。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秦俑彩绘铜车马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0.2平方米的小部件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0.4厘米,薄的地方仅有0.1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非常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0.5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汉兵马俑:1965年秋在陕西省咸阳市东郊杨家湾汉墓前的10座随葬坑中出土。墓主人可能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的高级将领。唐汉的俑步兵俑呈站立姿态,高44.5~48.5厘米;骑兵俑通高50~68厘米。系采用模制烧成,后再施彩绘的方法制成,造型简练、优美,静中寓动,彩绘精致,神态威武。击鼓说唱俑击鼓说唱俑,灰陶制,高55厘米,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汉代的雕塑家们并非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场景,而是采用了极其大胆夸张的手法,着重表现说唱者那种得意忘形,神情激动,表情夸张,特殊的神气。他的穿着很朴素,从他的表情和动作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高兴的说唱艺人。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150℃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烧成。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出土的唐三彩,从现在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了。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唐三彩的特点:霍去病墓石刻群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是西汉武帝时期杰出的青年将领,他18岁起领兵作战,24岁病逝,短暂的一生,六次帅兵,大败匈奴,平定西部边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西汉王朝的统一、巩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汉武帝为纪念他生前河西大捷的战功,特在茂陵东侧修建了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墓冢,垒石成山,杂植苍松翠柏,境界逼真,墓上散置一批大型石刻,手法简练,气势浑厚,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化境,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素为中外艺术大师所赞仰。马踏匈奴,高1.68米,长1.90米,历来被公认为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体雕刻,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杰作。它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使用一人一马对比的形式,构成一个高下悬殊的抗衡场面,揭示出正义力量不可摧的主题。雕刻家把马的形象刻画得坚实有力,姿态威武,气宇轩昂,似乎象征着当时汉军实力的强大,具有凛然难犯的庄重气派。马腹下的匈奴人,仰卧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双腿拳屈,作狼狈挣扎状,蓬松零乱的须发,更显得惊慌失措,声嘶力竭,带着既不甘心就缚,又无可奈何的表情。这显然是用以歌颂霍去病将军的业绩,昭示出来犯者的下场。表现技法是运用圆雕、浮雕以及线刻的综合方式,使作品显得朴实、浑厚,题材处理得相当大胆而且巧妙,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概括性。马踏匈奴跃马跃马,石刻高1.14米,长2.60米。作品所表现的是一匹转战千里、久经沙场的战马。那修剪得整齐的短鬃,短而尖的双耳,以及惊觉的神态,流露出作者的寓意。马头上仰,似乎在谛听远方传来的声音,注视着前方的动静。右前蹄略微抬起,左前蹄紧扣住地面,后腿正在用力,这是从卧转入起时一瞬间的动作。静中有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伏虎伏虎,长2米,宽0.84米,作品刻划出猛虎机警凶猛,随机捕获猎物的形象,全身刻有条纹,显示了皮毛的轻柔和斑斓,尾稍有力地卷在背上,更增加了活跃的气势。昭陵六骏昭陵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六匹骏马的名称:一是飒露紫,二是拳毛騧,三是青骓,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骠,六是白蹄乌。石刻所表现的六匹骏马三作奔驰状,三匹为站立状。六骏均为三花马鬃,束尾。这是唐代战马的特征,其鞍、镫、缰绳等,都逼真地再现了唐代战马的装饰。据传说“昭陵六骏”石刻是依据当时绘画大师阎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于1914年被盗卖到国外,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石现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这些战马大多来自西域,名称自然有特点——飒露紫。飒是风声,说明这匹毛色紫红的马奔驰如风。拳毛騧(音guā)。毛色黄,嘴黑。它的毛像是把一个个拳头攥了起来,像波浪一样起伏。白蹄乌。这个好理解——纯黑色的马,四只蹄子却是白的。特勤骠。
本文标题:三度空间的艺术---中国古代雕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5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