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作者:翟淑婷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似文献(7条)1.学位论文张俐中国地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史初探2004以史为鉴可以正国策,以人为镜可以明人生,科学技术史可以为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巨大作用.地质学史是科学技术史的重要分支,其中地学教育史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地学研究生教育史是研究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以一个有代表性的高等学校的具体实例进行研究生教育史的研究更为欠缺.地学研究生教育史是地质学史与教育史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思路主要是以历史史实为依据,运用统计学及类比学的方法,通过归纳对比,找出关键科学问题,用辩证推理及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这些关键问题.2.期刊论文刘爱玲.李鑫.陶柯霏.LIUAi-ling.LIXin.TAOKe-fei美、英、日科学技术史研究生课程设置及特点-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1)本文以美国哈佛大学和匹兹堡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为例,介绍了世界著名高校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概况,总结了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史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共性与个性,对我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生教育正规化、国际化、品牌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3.学位论文王林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发展趋势研究2006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研究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出发,归纳总结了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包括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密切结合实际,论证了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变革的必然趋势和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具体思路。同时,文章还提出了实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基本方法。前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特征。全文的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分析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有关我国和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模式方面的文献做了大量的搜集和整理,得出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有效信息。同时,采取历史研究的方法,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轨迹,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据以及时代背景。本文的研究特色有三:采用整合研究的思维方式,立足总结与梳理,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从现实和比较借鉴两个维度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对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和不足;以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为重点,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第二章归纳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程,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时代背景依据。回顾50年来我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和建立学位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变化:首先,研究生教育规模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其次,研究生教育已由单一层次发展到博士生和硕士生两个教育层次;第三,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已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培养模式也有变化;第四研究生培养单位也在扩大;第五、学科结构逐步优化;第六、管理体制逐步进行改革。纵观5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的启示:l、建国初期,我国在指导思想上就明确了研究生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相当大的曲折。从历史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的起落,与中共和国家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有密切关联。只有在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战略决策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才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不论数量的发展,或者质量的提高,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必须遵循其规律办事,否则工作就会出现失误。3、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国外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我们国家实行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就其某些重要方面来讲,是来自学习国外的经验。但这绝不是全盘照搬。只有结合我国国情,才有可能顺利开展。4、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必须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把握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与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借鉴。包括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和国际比较,论证了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和趋势。我国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如下:选拔方式的科举化;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模式摇摆不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脱节;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缓慢,不重视课程的前沿性、交叉性;学位论文的形式化,研究生科研的创新性不够。第四章提出了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趋势。首先探讨了多样化的驱动因素,界定了培养模式多样化为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多种模式并存:然后分析了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具体表现;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基本思路。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具体表现: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培养性质多样化;培养层次的多样化;培养形式的多样化。实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基本思路: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招考方式的多样化;入学条件宽松化;课程设置多样化:导师指导多样化;学制弹性化;学位要求弹性化;学位类型多样化;质量标准多元化。坚持多元化的质量观和“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的多维质量观,既避免了单一培养目标对多途径提高培养质量的限制,又避免了预设的统一目标对多侧面提高培养质量的禁锢。当然,多维质量观,不是无“质量”可言,而是始终有“质量”可循。4.学位论文李辉芳留学生与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2006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留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从西方引入了近代生物学理论,在大学里成立了生物系,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形成了符合当时国情的生物学学术规范,并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体制,组织了中国自己的生物学学术团体,创办了相关用于科学交流的生物学刊物,使近代生物学在中国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体制。首先,本文介绍了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最初引进与移植的概况及留学生对近代生物学理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贡献,包括明确生物学的概念,确立生物学发展的基础和目标,推动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等。其次,介绍中国近代生物学的早期发展状况。1921年,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的中国近代生物学主要奠基人秉志,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揭开了国内自办生物学系的序幕。之后,以留学生为主要力量,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陆续建立了生物学系。1934年,教育部颁布了生物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组织规程,中国近代生物学高等教育的组织、规范和制度在国内基本建立。留学生们是当时首选的师资来源,他们编写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教材,采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为标本进行教学研究,使得国内近代生物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及其他相关的规章制度等逐渐确立,教学思想、方法渐趋成熟,促进了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三,归国留学生秉志、胡先骕、钱崇澍等人1922年筹备创建了中国近代生物学的摇篮——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制定了近代生物学早期发展的研究方向,开启了民间科研机构研究生物学之先声。其他主要研究人员陈桢、裴鉴、方文培、郑万钧等归国留学生均不计报酬,在所内埋头苦干,广泛开展了国内各地生物的调查与采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为中国生物的分类学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29年秉志、胡先骕等人在北平创建了静生生物调查所,这是中国解放前最大的生物学研究机关。归国留学生是静生生物调查所的骨干研究力量,在他们的努力下,静生生物调查所在其后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近代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是最早由政府设立的生物学研究机构。其前身是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后又被扩大为动物、植物研究所两部分。文章主要介绍了在王家楫、裴鉴、罗宗洛等留学人员的带领下,中研院动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近代生物学本土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动植物资源的调查、采集和分类研究,理论与应用并重,有计划地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为中国近代生物学的早期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刘慎谔、张玺、陈焕镛等人领导的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植物学研究所和生物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和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等其他一些研究机构也都以归国留学生为骨干。第四,通过分析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动物学会的发起成立过程,介绍了留学生在中国近代生物学各分支学科学会的创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留学生是各学会的主要创建人,他们还创办了相关刊物。这些生物学期刊的创建说明中国的生物学研究,已开始逐步走出摹仿学习阶段,近代生物学的发展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科学普及在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没有生物学家向公众传播、普及科学的动力作用,生物学的本土化将难以想象。文章在第五章着重介绍了中国科普之父——高士其。他为培植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顺利发展所需的不可或缺的社会空气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本文肯定了留学生对近代生物学在中国早期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同时也指出,科学乃铢积寸累之事业,从西方移植而来的近代生物学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仍然任重而道远。5.学位论文陈家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人才培养及研究工作200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组成,于1937年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之命先在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南京的沦陷,再次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复员北迁,完成了战时教育使命。在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偏居西南一隅,弦歌不辍,为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南联大物理学系和物理学部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物理教育中心,在战时特殊的困难条件下,它们坚持科研和教学,培养出众多的杰出物理人才,开出了中国教育史上绚丽的一朵奇葩1。笔者在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对西南联大的物理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本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的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考察了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前身及沿革,探讨了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历史地位及意义,追溯了物理系所具有的良好传统与风格,介绍和分析了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师资、毕业生情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西南联大物理系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及特点。首先分析了西南联大物理系的课程设置及其特点,然后介绍和分析了物理系所使用的教材及教学特点。最后论述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西南联大实行学分制、选修课制、学年制三者结合的教学制度,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四部分论述了物理学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及特点,包括研究生教育恢复的背景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法,并对物理学部培养研究生的特点进行初步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及两个物理类研究所在战时的科研贡献。这些科研活动对物理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且有些实用性的研究成果为抗战做出了贡献。第六部分概括和分析了西南联大在物理人才培养方面的若干经验和启示。6.期刊论文杨舰.YANGJian日本科学技术史界的东京工业大学学派-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4)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史教育和研究起源于战后该校校长和田小六发动的教育改革,注重对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与效果进行深入反思的特征,使之区别于注重东方传统的京都大学学派和旨在追赶欧美的东京大学学派.上世纪下半叶,东京工业大学的科技史学派在体制上经历了从教育向研究的扩展.90年代的新变革,又将东京工业大学科技史及相关研究室整合到经营工学系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中.新体制旨在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推动科学技术史教育和研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7.学位论文郑林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分析2004该文构建了一种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分析模式,综合运用经济学、技术社会学以及现代化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国近代农业发展与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代中国的农业科技决策提供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启示.该文通过金陵大学农学院的农业技术创新案例研究,揭示了这种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创新体制在小农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模式和实践意义,并得出如下启示:第一
本文标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