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发展策略研究姓名:杨慧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阎长乐20061111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发展策略研究作者:杨慧芳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相似文献(6条)1.学位论文董运林移动增值业务小额支付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2004随着移动市场的迅猛发展,基於无线网络(GSM/GPRS/CDMA)的移动增值业务成为移动运营市场上的热点.移动通信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必要手段.同时,人们对移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客户不再满足于单纯用手机来打电话,而是希望通过手机获得更多的服务.例如通过手机获得新闻/交通、email、纳税、付费、兴趣小组、议程表、呼叫管理、特殊爱好、城市导向、聊天室、EMS、地址簿、票务等多方面的增值服务.中国加入WTO,电信及移动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移动运营商的焦点从传统的覆盖范围、通信质量、价格竞争逐渐转移到通过增值业务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上来.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用户资源,与增值业务提供商紧密合作,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达到巩固原有用户、吸引新用户、增加业务收入的目的,利用现有资源将快速、高效的增值服务带给用户,已成为国内移动运营业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小额支付系统的建设正是基於市场的分析及需求,来实现通过手机完成电子交易的支付的目标.支付系统以客户为中心,具有较强的实时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以满足新业务、新服务的开展,充分满足了移动增值业务的服务与业务领先战略.该文从传统软件工程与现代软件工程相结合的方法论/学的角度,本着从业务的商业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到软件实现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小额支付通信单元系统的体系结构,重点描述了小额支付通信单元MPCU(MicroPaymentCommunicationUnit)系统软件机制的设计与实现.这种体系结构全面考虑了商业模式、业务面向对象及层次模型、分布式模块化的系统结构,以及接口技术.MPCU的各个构件通过一个用JAVABuilder语言开发平台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以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并通过TCPSocket完成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具有开放性、分布式、可扩展性及高效灵活的互操作性等优点.2.学位论文段敏移动网络运营商在移动商务价值链中的定位分析2005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以及无线技术的发展,移动商务会随着3G时代的来临日益繁荣起来。移动网络运营商是移动商务的技术核心和主要参与者,如何把握住机遇获得盈利是我国移动网络运营商面临的一大问题。另一方面,加入WTO后,我国电信市场要逐步对外开放,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引发国外移动网络运营商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关注,如何迎接挑战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移动网络运营商面临的又一大问题。本论文通过对移动商务现状的分析,探讨当前国内移动商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利用SWOT和价值链分析法等理论工具,分析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结构,以及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内部价值链和移动商务价值链,并抓住移动商务价值链这条主线索,挖掘出移动网络运营商经营发展的关键要素,从移动网络运营商经营的内外因素研究出发,对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市场战略选择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3.学位论文何欣移动定位分布式系统开发——移动定位技术的应用2008移动增值业务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无疑给移动通信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己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竞争焦点,也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外资关注的重点。最能体现移动通信生机勃勃的地方是移动增值业务,而移动定位业务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增值业务的重点,其市场己呈现一种爆发性增长的势头。目前,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用户位置的移动定位业务已经备受世人的瞩目。伴随网络带宽的增加,它可以更加丰富的支持移动定位业务。此系统其所提供的移动定位业务可以为用户提供详细的,实时更新的数字地图来告知用户的具体位置,并且通过电子地图来引导用户寻找酒店,餐厅,商店和其他一些用户感兴趣的商业设施。这里提出来一个更为重要的社群的概念,这种移动通讯服务是由社群驱动的,一个web2.0的概念,就是让一群共享这种服务的人去组织自己的社群,他们之间可以共享所有的属于自己社群的地图位置信息,可以保密也可以公开给社群以外的人。首先,论文阐述移动定位服务的产生,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接着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移动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技术,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估和系统对比。然后阐述用ERLANG开发的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端的总体框架和技术构架。最后,将对此系统在移动定位领域中需要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展望。4.学位论文何婧基于呼转的漏话提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2004在IT神话破灭,电信冬意正浓的今天,运营商对于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变得更加理智和谨慎,如何提高产出投入比,如何改善代表运营业绩的ARPU(用户的人均消费值值)的下滑,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空间,从而达到使整个产业链赢利成为运营商最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企业的信息化市场的扩大,增值业务的巨大利润空间逐渐显露出来,并且逐步引起业界的关注.电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业务的代表话音业务的增长空间已经接近饱和,各大电信运营商之间不断打响的价格战,说明了这一领域从发展阶段走向了相持稳定阶段,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核心竞争点已从传统网络提供商角度转向新兴的服务提供商角度.增值业务的发展成为各大运营商提高服务能力的卖点.因此电信产业内人士纷纷将电信增值服务视为拯救电信产业的灵药之一,而移动增值服务又是增值服务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其以100%的年增长率成为电信领域的一大奇迹.而在诸多移动增值业务中,SMS(短消息服务)因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信息传递准确及时、存储转发离线通信等优点而备受用户欢迎.本文对一项具体的SMS增值业务——漏话提示业务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并选取了最优的一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首先对漏话提示业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所选方案的实现原理和关键问题,接着对系统在设计以及关键功能实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内存数据库等做了细致的研究.最后理论联系实际,给出了系统的详细解决方案.5.期刊论文朱云龙.赵立和.ZhuYunlong.ZhaoLihe移动增值业务的新宠--移动定位业务-通信市场2002,(11)移动定位业务移动增值业务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无疑给移动通信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己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竞争焦点,也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外资关注的重点.最能体现移动通信生机勃勃的地方是移动增值业务,而移动定位业务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增值业务的重点,其市场己呈现一种爆发性增长的势头.6.学位论文王秀新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增值服务发展模式研究2005近几年,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异常迅速。现在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平均以每月增加500万以上用户的发展速度高速增长。到2004年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3.3亿,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移动通信用户从零到1亿花费了近14年的时间,而从第一个1亿到第二个1亿只花费了1年半多的时间,中国移动通信正处于高速成长期。与此相反,移动通信用户的月平均收入ARPU值却逐步下降。移动通信业务分为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其中基本业务增长缓慢,而增值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移动增值服务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电信业务的增长速度。根据我国对WTO的承诺,移动通信行业中的增值服务将首先对外资开放。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稳定,移动增值服务面向各行业,发展空间大;相对基本业务而言,增值服务市场门槛低,政策障碍小,外资允许达到50%;多数增值服务资金投入小,回报周期相对较短,深受国内企业欢迎。目前我国移动增值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各类增值服务的国内中小企业达到4000多家,发展十分迅猛。其中有多家企业年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由于我国对于外资进入移动增值服务的限制与基本业务相比,要宽松得多,加上WTO又不允许用基本业务对增值服务进行交叉补贴,因此外资会首先选择移动增值服务作为突破口。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外资将大举进入增值服务领域。外资的进入,无疑会对国内经营移动增值服务的中小企业产生较大的冲击。我国移动增值服务如何发展壮大,如何应对外资的竞争,是我国经营移动增值服务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首先对移动增值服务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继而研究了国外移动增值服务的发展状况。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对日本NTTDOCOMO的I-MODE模式与韩国SK电讯的NATE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分析工具,分析了移动增值服务产业价值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在移动增值服务蓬勃发展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制约其继续发展的因素。概况来讲,制约移动增值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增值服务的应用开发与客户需求不完全一致,各类运营商之间没有形成“共赢”的盈利模式。本文深入剖析了移动通信产业中网络运营商、网络设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以及终端设备供应商的运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移动增值服务发展的开放式共赢价值链的三种途径。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分别从政府、移动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虚拟网络运营商以及消费者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增值服务的对策。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e4b7fab-fb91-4eeb-be64-9e0e0117c84d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3日
本文标题: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