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170223节材优化报告
x办公楼节材优化设计论证报告xxxxxxxxx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2目录一、地基基础节材优化..............................................................................................................................3二、结构体系及结构构件节材..................................................................................................................42.1结构体系节材......................................................................................................................................42.2结构构件节材......................................................................................................................................4xx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3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一、地基基础节材优化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办公+商业楼、x层框剪结构。根据x公司提供的《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拟建场地在地貌上属冲洪积平原、地势较平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拟建工程项目位于武汉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地为非液化场地,场区地震稳定性良好,属抗震有利地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区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地下水对钢结构混凝土钢筋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建筑材料有微腐蚀性。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第7.2.2条要求地基基础优化应根据标准优先采用天然地基、其次是地基处理、桩基。因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塔楼为框剪结构,带二层地下室,竖向荷载较大且不均匀,天然地基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因此塔楼范围内采用桩承台+防水板基础形式;塔楼范围外为一层地下室,顶部采用无梁楼盖形式,竖向荷载较小且相对均匀,故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抗拔桩形式)。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经计算,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直径8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4800KN、有效桩长21m~28.5m,以(4-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4-2)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持力层;塔楼范围内为抗压桩,塔楼以外以抗拔桩为主,部分桩兼作抗压桩。工程桩竖向承载力检验采用单桩静载荷试验,桩身完整性检验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并采用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检测按相关规范执行。根据计算及工程经验,若采用其他基础形式,将存在以下问题:1)塔楼范围内若采用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不足;若采用预制桩,受制于工xx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4艺、运输等因素,桩径受限,无法保证单桩承载力,且桩数量过多;根据地勘报告,桩端持力层埋深较深,受起吊设备能力限制,单节桩无法进入持力层,在接桩处易出现薄弱环节,打桩过程易存在垂直度偏差甚至断桩风险。若采用地基处理,因本工程地下室底板较深(-13.5m),处理面积较大,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可以预见地基处理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差。2)塔楼范围外若采用桩承台+防水板形式,柱下承台数量及桩数均显著增加,桩承载力利用不足,造成原材料浪费。若采用筏板基础+预制桩形式,则进场设备种类较多,基于本项目目前的场地面积,易增大管理调度难度,且增大管理成本。本着地基基础节材优化设计和工程安全经济的原则,故本项目塔楼范围内采用灌注桩承台+防水板基础形式,塔楼范围外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抗拔灌注桩形式。二、结构体系及结构构件节材2.1结构体系节材本项目结构屋面板顶标高xxm,抗震设防烈度6度,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3条规定,超出一般框架结构适用高度范围,尚未超出框架-剪力墙结构适用高度范围。该结构平面、竖向形体规则,荷载分布均匀,从体系节材角度考虑,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2.2结构构件节材本项目荷载取用主要活荷载一览表如下。活荷载标准值xx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5项目标准值(KN/m²)项目标准值(KN/m²)项目标准值(KN/m²)项目标准值(KN/m²)走廊、卫生间2.5高低压室、油烟净化设备房、水泵房、设备平台、设备间、水处理间按设备重量储藏室、库房5.0地下室顶板(非消防车道)5.0强、弱电间7.5停车库、汽车坡道4.0上人屋面2.0绿化中庭、空中庭院3.0地下室顶板(消防车道,双向板跨不小于6m处)20.0不上人屋面0.5门厅、电梯前室、楼梯间、商业3.5消防控制室、变配电间、柴油发电机房、进线间、无线增放机房、楼控机房10.0电梯机房、排烟机房、送风机房7.0地下室顶板(消防车道,双向板跨小于6m处)22.0其他2.0注:1.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屋面有可能积水时,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卫生间活荷载不包括蹲式卫生间垫高部分的荷载。2.屋面板、钢筋混凝土挑檐、悬挑雨篷和预制小梁,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取1.0kN;楼梯、走道、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为1.0kN/m。3.楼面及屋面施工荷载不应超过2kN/m²,否则应加设支撑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证结构安全。未注明的楼面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取值,设备、电气等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由相关专业提供荷载数据,并应在结构施工前由生产厂家(承包商)复核确认,任何调整情况须及时通知设计院。4.考虑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楼面活荷载附加值为1.0kN/m²。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上部结构均为常规民用荷载,经结构计算,底层混凝土柱截面最大1000mmX1000mm,可以满足承载力及构造要求,从节材的角度无需采用钢骨混凝土柱。上部梁跨度均在8.8m以内,常规混凝土梁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无需型钢混凝土梁或预应力混凝土梁。为提高结构刚度,本项目楼板均为现浇板,不采用空心楼盖。地下室-1F、-2F顶板荷载较大,若采用普通梁板结构,梁高较大,对地下室空间占用严重,与之相应的基坑开挖土方及支护工程量显著增大。综合考虑,本项目地下室顶板采用无梁楼盖体系,柱帽区域外结构厚度大范围控制在400~500之间,有效减少地下室开挖深度及对周边环境影响,节约了相应的结构构件、土方及支护材料。
本文标题:170223节材优化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7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