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我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论文
摘要:我国目前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中进口的80%都是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基因大豆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很大的风险。通过分析进口转基因大豆对我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存在的可能风险,指出我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转基因大豆进口及研发,妥善解决转基因大豆的安全问题。关键词:转基因大豆,进口,资源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风险一、转基因大豆及我国进口基本情况转基因大豆,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导入外源基因所培育的具有特定性状的大豆品种,转基因大豆可能同时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多重优点。1994年5月,美国孟山都公司培育的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商品名为RoundupReady大豆,简称RR大豆)首先获准在美国商业化种植。此后转基因大豆得到迅猛发展。2005世界上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国家已超过了7个,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所占比例情况如下:美国81%,阿根廷100%,巴西20%,乌拉圭100%,巴拉圭、南非、罗马尼亚、加拿大等国转基因大豆也在发展。目前国际市场上转基因大豆主要有两种,即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主要是抗草甘膦、草甘二膦和抗虫转基因大豆。目前应用面积较大的是抗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1]。2006年,转基因大豆依然是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7%(5860万公顷)[2]。目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4位。由于大豆供不应求,我国从1995年开始批量进口大豆,1996年由出口国变成进口国,随后进口量迅速上涨,2001年进口量超过国产大豆总量,突破1600万吨[3]。我国进口的大豆中80%以上是转基因大豆,目前我国是转基因大豆最大进口国。二、进口转基因大豆对我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人类对其安全性的顾虑是阻碍转基因大豆发展最重要因素。就目前而言,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发展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关于安全性许多问题都没有定论。但是从客观上说,转基因大豆的确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我国作为进口转基因大豆最大的国家,转基因大豆对我国会带来那些风险呢?目前来看,进口转基因大豆对我国资源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两大方面都会带来一定风险。(一)资源环境安全风险首先,尽管我国目前还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但是转基因大豆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的风险还是需要重视的。这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第一,可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转基因大豆是一种优势大豆品种,会限制非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发展,从而影响大豆品种的多样性。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会促使大豆种植者选择转基因大豆而放弃非转基因大豆;另一个方面,转基因大豆会通过“基因飘逸”而破坏非转基因大豆的原始基因。有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大量虫媒的情况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在76厘米距离内有1%的异交率[4]。此外,转基因大豆大量施用的除草剂灭杀了大量植物,使原有物种和其他某些物种丧失甚至灭绝,并将引发一系列的链式反应,从而对生态产生不良影响。第二,可能引起耐除草剂杂草的蔓延。研究表明,转基因大豆使用除草剂量较种植非转基因大豆多11.4%,这无疑会加速抗性杂草的发展,会使某些物种抗性剧增。目前已经在澳大利亚发现一种黑麦草,对草甘膦的承受能力至少为普通敏感品系的7~11倍[5]。第三,转基因大豆大面积种植,除草剂的用量将增多,相应的土壤和水体中除草剂含量也将增多,最终会影响土壤、水生生态系统。研究发现,当草甘膦溶入土壤进入到地下水,若水温升高,pH值超过7.5时,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毒害作用。研究还发现,草甘膦可对土壤中菌根真菌产生毒害,这种真菌的损失将造成土壤生态系统破坏[6]。其次,进口转基因大豆极大冲击了国内大豆及其他油料作物种植者,造成我国油料作物者的“卖难”现象,最终会恶化我国大豆生产资源环境。进口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例如黑龙江大豆进入国内市场,每吨成本至少要比进口大豆高170元[7]。科学研究也表明,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17%,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为19—22%,相差2—3个百分点。大豆的出油率每差一个百分点,加工10万吨大豆,其效益就相差1500万元[8],在这种悬殊的情况下,我国食用油加工企业纷纷转向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最近几年,我国大豆由“金豆子”变成了“愁豆子”,卖路难寻,这种不景气的状况影响了我国大豆的种植。例如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东北三省大豆种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2006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比2005年减少20%左右,吉林大豆的播种面积也受到玉米的挤占[9]。如果继续依靠进口转基因大豆,无疑会使进一步恶化我国本土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环境。同时,我国在大豆定价、加工、营销等环节上将出现完全受控于人的情况。有关权威部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豆市场80%的话语权受制于人,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扭转,最后会直接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最后,进口转基因大豆进入我国以后,大部分进入了外资背景的食用油加工企业,其产品很快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从而影响了我国大豆加工资源环境,不利于我国本土食用油加工企业的发展。我国本土的一些食用油加工企业,例如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等,由于使用的是我国农民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等原料,与转基因大豆油相比,价格较高,不具有竞争力,在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支配下,我国油脂企业效益急剧下滑,经营陷入困境。生产越多亏得越多,例如贵州有3家稍具规模的食用油企业,其中两家常年遭遇行业性亏损,一家去年停产。直面转基因大豆我们何去何从。同时,跨国公司一方面投资在我国设立食用油加工企业,另一方面也加紧对我国食用油加工企业的收购,目前垄断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可见,我国大豆加工行业资源环境十分不利于我国大豆民族加工产业的发展。(二)食品安全风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大量使用转基因食品的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办法,国际上采用较为广泛的是1993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CED)提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主要是评价与非同类转基因食品相比较的相对安全性。按实质等同性原则,许多机构进行的试验表明转基因大豆对人类健康尚未发现直接不利影响。例如2000年爱丁堡经和组织转基因安全大会指出,至今科学上尚无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但是各方机构也指出,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有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例如,美国、巴西、中国、印度和墨西哥等国的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对于健康可能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转基因食品对食品安全存在的可能风险包括:首先,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全世界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发生过食品过敏,而90%的过敏反应是由八种食物引起的:蛋、鱼、贝壳、奶、花生、大豆、坚果和小麦[10]。转基因大豆由于其引入外部基因所以可能对人体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事实也证实了转基因大豆存在一定过敏性。例如菲律宾的一些儿童对转基因大豆制成的食品中一些新蛋白质产生了不良反应,在其他地方也有儿童因饮用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浆而产生过敏反应。其次,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结构和内部系统。转基因大豆的组成物质与非转基因大豆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例如植物凝血素提高了约1倍,蛋白酶抑制剂高26.7%,而蛋白质和苯丙氨酸明显下降,维生素B2复合体胆碱的含量低29%等,这些组成物质的变化可能会使人体生长缓慢和身高降低[11];转基因大豆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化学物质,它会对影响人体荷尔蒙,导致人体生殖器官异常,并损害免疫系统,例如Pusztai事件,老鼠食用了转基因马铃薯后导致器官生长异常,免疫系统受损[12],尽管随后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评审表明,Pusztai的试验有6条缺陷,但是它依然反映了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此外,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大豆食品与非霍奇淋巴瘤发病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相关性。再次,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会影响人体抗生性。转基因大豆中引入了外部基因,如果这些抗生素标记基因进入人体,则有可能转移到有害的致病菌中,从而使它们产生耐抗生素的能力,降低抗生素的临床有效性,也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抗性。2002年7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委托纽卡斯尔大学进行的研究显示,人类食用转基因大豆食品后,其肠道细菌内仍带有经改造的基因[13]。这个事实证明,转基因大豆中的外部基因的确可以进入人体,那么它可能产生的抗生性就更加值得关注和研究了。再次,转基因大豆及产品可能引起跨物种感染,使人类感染动物的疾病,带来严重灾难。转基因食品中引入特定的基因或病毒,为跨物种感染埋下了通道。英国遗传学博士MaeWanHo认为,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和重组可能使病原菌的毒性可以跨物种传播。目前许多转基因食品含有动物的基因,例如小米里含有蝎子的基因,烟草里含有萤火虫的基因,但还不能保证这些基因不感染人体。由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发展出抵御动物病毒感染的内在免疫机制,一旦转基因食品的跨物种感染有机会发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尽管转基因食品引起跨物种感染的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但考虑到它的破坏性之大,我们不得不加倍慎重对待。最后,转基因大豆中存在未知DNA,可能带来新的不安全。2001年8月,比利时科学家在转基因大豆中发现了未知DNA,检测出534bp未知片段与报道的大豆序列没有同源性。有证据显示,在热温或干旱等环境条件下,不明的DNA可能会增加大豆木质素,从而改变植物蛋白[14]。这些事实表明,人类对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很可能超出人类控制的范围,转基因大豆很可能发生人类没有预料到的变化,当然也可能给人类健康安全带来新的风险。事实上,科学家对于将基因引入不相关的动植物品系引起的超越自然物种界限的影响并不清楚。三、如何正确对待进口转基因大豆带来的风险进口转基因大豆是一把“双刃剑”,既满足了我国国内对大豆的需求,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生产和加工环境,给我国大豆生产和加工行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存在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进口转基因大豆带来的风险,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作用。首先,进口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完善进口转基因大豆可溯性机制,加强对进口转基因大豆运输、加工和销售的监管,确保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防止转基因大豆污染非转基因大豆;按世界惯例,建立转基因市场预警系统,合理调整大豆进出口许可证发放速度,避免集中进出口尤其是集中进口给市场带来的波动;政府要进一步重视转基因大豆进口政策,组织有关部门从国内大豆需求、国际大豆市场、资源安全和食品安全四个方面,从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个角度来完善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政策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大豆食品贸易体系。其次,国产大豆生产方面。必须扭转我国国产大豆相对于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恶劣地位,大力推动国产大豆生产行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提高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利用非转基因标识提升国产大豆的价值,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并继续推行农业部“大豆振兴计划”,进一步降低我国大豆成本;继续推广优质高产大豆品种,提高我国大豆品质和质量。另一方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是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它对于解决人类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食物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必须在这一技术领域中具有自己的优势。要加强我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和开发,应侧重于发展提高品质和单产的转基因大豆,并充分关注转基因大豆带来的各种生态风险和食品风险,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转基因大豆研发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转基因技术。再次,国产大豆加工方面。对大豆加工资源进行整合,壮大我国大豆加工企业实力;扶持我国大豆加工企业的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例如提供补贴、提供优惠贷款、出口补贴等等,鼓励企业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生产原料,提高我国国产大豆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我国企业非转基因原料优势,加大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严格质量检测,创建自己的名牌,加大出口力度,占领更大的国际市场;支持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以进口
本文标题: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我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