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李先开关键字:佛教中国文化南方北方藏传影响内容提要: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必定有着它自己独特的魅力,并以其感染和影响着当地的生活和文化。本文着重从中国佛教的三个不同地域去对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行划分。文中将中国佛教划分为南方、北方和藏传三个地域,并将他们对各个地域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包括哲学、语言、诗歌、建筑、雕塑等方面,最后对三个地域的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以期有所收获。一、总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然拥有它丰富的文化。而中华民族的文化虽发源于中国社会,但再它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的从其他的民族中吸取营养来完善自己,以此来适应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而中国佛教不仅是中国五大宗教之首,而且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了,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由于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从而加以扶植、倡导,甚至统治者身体力行,他们不仅扶植佛教教派、保护佛教,而且重用名僧参与朝政,从而使之逐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互相影响、吸收有用部分,最终发展成为中国自己的民族宗教。而它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更是无比深远。一个并非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异国他乡得以如此巨大的发展,而在其发源地曾经几乎将近灭绝,这不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伟大的包容性吗。据史书记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三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佛经的材料,从此佛教传入中国。而到了东汉初年,汉明帝才派人到印度去求法。虽然这两个记载仍然有争议,但佛教传入以久,并以此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在其传入至发展的长期过程中由于地理等原因分化出了许多派别,从而也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多这些方面进行考察,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民族文化多种成分的复合结构、文化渊源等方面有个全面的了解。在中国的佛教大致可以分为南方佛教、北方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类。各类佛教派别在具有佛教的共同特征的同时也因自己的教义不同而对该地区的文化产生轻重不同的影响。二、佛教对中国南方文化的影响在南方,产生巨大影响的是道安门下的慧远、竺道生和三论宗、天台宗和禅宗。慧远作为道安门下最得意得弟子,在燕军攻克西晋洛阳后遵师嘱到各地传法,最终栖身于庐山。他虽然不出山,迹不入俗,但他所造成的影响在当时几乎是无人能及的。而其所在的庐山东林寺则成为当时南方佛教的中心之一,并成为净土宗的开山祖师。而竺道生以其极高的悟性提出阐提有性论和顿悟成佛说而最终名扬天下。三论宗的智凯则吸收了南北佛教不同特点而创宗立派。吉藏则以自己的恒心、毅力在战乱时到处收集佛教典籍、苦心钻研,最终成为一代龙象。而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却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禅宗。禅宗自达摩祖师从印度漂洋过海传入中国后,至六祖慧能将禅宗发扬光大,并一直生生不息,而其中的禅诗、机锋转语等更是给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南方的佛教中,由于一直以来东晋以来士大夫阶层玄学,清淡的影响,故偏向于玄远清淡,义理的探讨。慧远所提出的神不灭论的观点,不仅在于佛教内部神灭论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再加上当时东晋政府对慧远的赞赏和推崇,使得他的学说得以广泛的流传于民间,对当时的儒家思想、元神论主张进行了强烈的攻击;而对于道家等主张有神论的学派则又多出了理论支柱,最终也引起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有神于无神的一次大争论。在这场大争论后,佛教思想理论也逐渐转到了阐发本体论、认识论、心性论等的问题上了。从而在另外的方面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而竺道生则根据自己所学所悟提出了一禅提也可成佛的观点,这对于封建统治划分等级的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同时这一观点也支持了中国古代圣人所提出的阶级平等的观点。如孔子主张的平等、博爱。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等。对中国哲学产生巨大影响的除了以上所说的外,还有的就是禅宗了。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将哲学的方式引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它使得人们在追求真理的时候不再执着于书本、文字,而应多着重实践。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而其饿来即食,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的世界观的确帮助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直到现在,这一观点仍可以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禅宗除了对中国古代哲学有着深远影响外,它还开创了中国文学诗歌的新篇章。而且由于佛教所倡导的人生观与前人不同,其中的人生无常,普渡众生的思想为中国艺术家开拓了新的境界。诗和禅虽作用不同,但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追求言外之意,重启示和家喻,这使得他们互相沟通成为可能。自禅宗兴起后,诗与禅就开始互相渗透,诗人和禅师问都是诗中名禅意,禅中有诗情。苏轼的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耐人寻味,而它也正是出自《楞严经》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由此可见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不可分。其中一些一看便知玄妙无比,如六祖慧能所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另外一些则看似写山写水,但在其之外仍寓有禅意,如王唯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青苔的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生生灭灭,无有常往。王维真不愧于诗佛这一称号。不仅如此,它还输入了新的词汇、语法,扩大了汉语语法并促进文体的变化。如现代所用的菩提、般若、刹那是由译音而来;而法界、众生、因缘则是由译意而来;祖师、居士、侍者则又是利用固有名词而赋以新意的。这些词汇加入汉语体系中,经过了不段的消化后几乎成了日常的流行用语,在最大的范围内传播开来。三、佛教对中国北方文化的影响北方佛教,自安世高译经起,很多佛教派别在此建宗立派,其主要代表有贤首所创华严宗、玄奘所创法相唯实宗、吉藏所创三论宗等,以及一大批的佛学大师,如佛图登、鸠摩罗什等人。他们同样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早期来中国译经的外国僧人中也把外地的佛教音乐引入中国,但也并非全是地地道道的印度佛教音乐。无论是西域的佛教音乐还是印度的佛教音乐,起初传入时由于语言习惯不同,所以不能和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结合起来。面对如此情况,僧人们只有采用民间乐曲来改编传入的外国佛曲,或者是创造新的佛曲。而到了隋朝,佛教乐曲也进入了宫廷之中。在其设置的七部乐和九部乐中,西凉乐有舞曲《于阗佛曲》,天竺乐有舞曲《天曲》,它们都是已在社会上流行了的乐曲。而其中达到乐工、舞工都穿袈裟,乐舞也带有明显的佛教色彩,由此可见佛教的影响当时已深入戒备深严的中国宫廷之中。中国的艺术家正是经历了长期的实践,终于将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民族音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以远、虚、淡、静为特征的中国佛教音乐,并最终纳入了中国的民族音乐之中。另外,由于中国古代达到首都多在北方,所以佛教中心及大型寺庙多建于首都及北方各大城市。同样由于政府的支持,各朝代都建立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寺庙,其中很多保存至今。像洛阳的白马寺、嵩山的少林寺、杭州的灵隐寺,等等。而在寺中最具有特色的又属塔这一独特的建筑了。塔造型精美,有很多曾用金、银、琉璃、玛瑙等加以装饰,有些还在里面藏有舍利(佛骨)等宝物,更使得佛教寺庙中的塔又多了几分神秘的美丽。最初从印度介绍进来的佛塔大致有素堵波和支提式两种。它一移植进来就于中国的建筑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呈现出新的形式。半圆式的素堵波与我国当时高大的宫殿、楼阁相比实在暗淡许多,也正因为如此,在东汉明帝时期就修建了第一个佛塔--洛阳白马寺浮图。同时也将中国原有的以高楼崇敬神仙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为以塔来尊崇佛这一比神仙更高深莫测的神圣的思想,从而形成了楼阁型塔的新样式。这也算是在中国出现楼阁式塔的原因之一吧。另外的一些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大体上承袭了印度旧有的样式,但同时也加入了很多中国化的因素。北方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的方面除了以上所谈的外还有绘画和雕塑,而石窟艺术则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雕塑是石窟的整体,它的题材主要是佛像、佛经故事、供养人像等。它虽没有超出佛教的范围,但是必然要与时代的政治、经济、习俗、道德面貌相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愿望,而其的发展也经历了吸取到融合再到中国化的过程。在有名的敦煌莫高窟中就可以看出它的不断演化。而且敦煌石窟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如此辉煌,也是由很多地方官员、商人、市民,甚至外国王公、大臣为了乞求幸福而在那开凿了大大小小的石窟,从此才逐渐形成今天的千佛洞。除雕塑之外,石窟中的壁画更是绚丽多彩,其内容同样是经变、本生故事、尊佛像图、供养人像等佛教内容和一些装饰图案。我们透过这些宗教的图案,也可以看到它同样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阶级的抗争,这些也都是宗教对社会的反映。其中的绘画,很多一次中国民间粗犷豪放的风格,画风更细巧,人物更逼真。这不仅推进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更开创了新的画风。四、佛教对中国西藏文化的影响佛教传入的另外一条道路就是通过西南丝绸之路,经缅甸传入。这就是中国的藏传佛教的源头。藏传佛教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共同构成佛教整体。但它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教派,这同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由于藏传佛教是在推翻了藏族原始宗教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不仅将一些原始宗教的制度继承了下来,而且最终使得全族人民都对佛教产生了信仰。所以西藏的艺术实际上大部分是宗教的艺术,而且带有浓烈的实践主义倾向。藏传佛教由于习俗上的差别,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藏族人民信奉佛教,对佛教的节日也十分重视。这不仅建立了和谐的气氛,同时也加强了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如每逢四月十五的萨格达瓦节就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而设定的节日。在节日期间,藏族人民不仅彻夜庆祝,往来参拜,而且各式各样的纪念物品、庆贺歌舞更是给西藏艺术又增添了几分珍宝。而其中艺术流派也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分为尼泊尔流派、内地汉式流派和西藏传统艺术流派等。时至今日,纯粹的某种艺术风格已经不存在了,它们都已熔入了整个西藏艺术之中。如藏传佛教中的佛曲,则更多的含有西域等地的梵音,而舞蹈则与当地古代的氏族民族宗教舞蹈相结合。而在元代,素堵波再次从尼泊尔传入我国时,西藏的喇嘛教建塔时基本上保持存了坟冢的半圆样式。上面安置长大的塔刹,所以也被称为喇嘛塔、藏式塔。后来到了明清时期,这种塔成了高僧、喇嘛死后墓塔的重要形式。在密宗的修习方法中所提倡的三密为用中,后来也为很多道家修行所采用。即通过三密(身密、口密、意密)感应,使三业(身业、口业、意业)清净,依照本尊三密的样板,坚持清净自己的三业,不须经累世修行,即可佛身圆满。后来的一些道家在修行中业要求形态、口诀、意念三者的统一,只要不断练习,就可以达到成仙的目的。另外,由宗坷巴创始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之后的发展中创建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体系,也就是因为如此,创造了藏传佛教地区新的民族文化。几乎所有的人对佛教都极为崇敬,尤其是当活佛出行之时。只要见到活佛出现便全身伏地跪拜,不敢抬头,直到活佛远去为止。而由这两个系统引起的灵童转世也大大的改变了当地原由的文化和中央政府对当地的政策。五、佛教对三个地区文化影响的异同南方佛教由于比较注重义学,所以他们对中国的哲学以及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在北方的佛教,由于统治者多崇尚武功,淡薄文治,倡导实践性宗教,并借此以显示自己的功绩,所以多注重建造寺庙,佛像,凿发石窟等修福的行为,因此在发展中,较偏向于禅观修行。而藏传佛教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它那里独特的佛教特色,不仅具有佛教自身的特点,而且也继承了藏族原始宗教的习俗和制度,这又与其他的各派佛教又有很大的不同。总而言之,中国佛教的三个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风格,同时也在当地创造了不同于去他二者的文化体系,对这些文化进行专门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加快我们的建设步伐。参考书目:1.卓新平宗教与文化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吕徽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3.苏渊雷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4.王仲尧中国奇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5.文史知识编辑部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88年版6.扎雅·
本文标题: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9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