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除了教法之外,还有学法,本节课的学法包括:1.收集资料法,也就是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中国人口特征的资料,体验自己接决问题的过程。2.合作学习法,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增强自主能力。以上是教法和学法,现在开始说教学过程。首先是引入。通过PPT展示两则新闻引入。这两则新闻一则是新华社报道中国人口达到12亿的新闻,一则是新华社报道中国人口达到13亿新闻。分别选择两个学生用播音员的口吻朗读这两则新闻。体验中国人口增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将本节课知识和学生生活中的知识练习起来,引入本节课。第一个问题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展示一亿人口以上国家人口数量柱状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人口数量排名前5的国家的名字和2000年中国人口的总数。体验中国人口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国土面积并不是世界第一位,但是却拥有世界第一的人口,过多的的人口会有哪些负面影响呢?并分小组讨论,每一组排一个代表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在讨论过程中,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会表达。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既然过多的人口会有许多负面影响,那么我国应该制定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从而引出中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并对这个政策进行解释。以上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人口分布。展示中国人口密度图,引导学生从这幅地图中读出,中国人口密度是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进而总结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东多西少。然后,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出黑河—腾冲线,解释黑河腾冲线。根据课本上所提供的中国省级行政区面积和人口的资料,分别计算出黑河腾冲线以西的一个省的人口密度,一个黑河腾冲线以西的一个省的人口密度,对比这两个省的人口密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也就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的人口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呢?并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角度来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出原因。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原因。最后,根据本节课的授课过程,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来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提问:2000年中国的人口是多少?我国的基本人口政策是什么?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最后是板书。根据本饥渴的教学重点,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示出本节课主要的知识点。
本文标题:说课稿中国人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2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