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作者:徐娟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胡再可持续发展与中学地理教育-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人口、资源、环境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学位论文刘永宁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培养途径探悉2007目前全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来说是一个契机。在中学学科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也成为学科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地理教育的许多内容都与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及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所以,在地理教育中完成上述任务,是地理教育的职责。在新世纪地理教育发展改革的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教育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学地理课程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核心,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人口观、资源观、生态观、发展观等教育。本文主要对中学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怎样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等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地理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就学习方法而言,新课程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可持续发展教育正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最好实施领域之一。所谓“探究式”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不是地理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一个过程。在“探究式”学习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少用“说教式”而多用“开放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能做出独立的判断,使学生有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教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学会交流与合作,并且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观念来衡量与控制自己的行为。地理教师还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的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绿色校园活动、乡土地理环境考察研究、成立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小组、可持续发展报刊文学阅读、可持续发展相关新闻资料剪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等。3.期刊论文任小红可持续发展与中学地理教育-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z1)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一种发展模式.环境教育是可持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地理教育的内容及其思想体系在很多方面是吻合的,因此,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4.学位论文李瑞霞可持续发展与中学地理教育2002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以培养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为目的的地理环境教育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关注,环境教育理念出现了新的取向,即环境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证了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互关系.地理学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柱科学;可持续发展为地理学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高中地理现行教材体系构成框架,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阐述了地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采用多种多样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形式,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而使未来公民以较高环境素质走向21世纪,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5.期刊论文张金仙试论中学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保山师专学报2004,23(2)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及诸多学科普通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未来主人翁的在校中学生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力量.在现行中学地理教育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6.学位论文蒋红宁中学地理可持续发展观及教学方法初步探究2005地理课程是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科目之一,学校课程中的地理课承担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是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培养学生可持续知识、技能、态度、意识和价值观的基础课。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产生许多新成果、新知识、新观念,这些内容需要及时放映到地理课程内容中来,以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特征。在中学地理教学向学生灌输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点中,除了培养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还应培养全球观、消费观、生产观、道德观、生态观、价值观、全面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等观念。当今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已不在局限于单纯的知识教学了,不仅包含“关于环境、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性教学,同时还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态度和行为的教学目标。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首先需要教学方法的变化,而教学方法变化的前提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中学生的地理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方法、途径重在“在环境中学习”,强调参与,将教育引向与生活、社会相结合的模式中去。教学方法中应充分体现与实践的联系。新课程提倡“研究或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而可持续发展教育正是进行“研究或探究式”学习的最好领域之一。“研究或探究式”学习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一个过程。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能做出独立的判断,有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做出决定的机会,教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学会交流与合作,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本文提倡把“研究或探究式”学习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推进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与社会及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因此可在地理研究性或探究学习中充分展开,这对于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价值观以及培养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课堂渗透教学外,体现与实践结合的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途径多种多样,还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地理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等。7.期刊论文唐玉莲.杨志友从科学发展观看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性-新课程(教师版)2010,(4)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地关系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地理区位论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可以透析出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地理学科是一门推进人类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8.学位论文陈慧莹论中学地理教育中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厦门市为例2005我国的学校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首次提出环境教育设想到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通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教育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不过一系列的较大范围的调查也表明,我国中学环境教育还存在时空发展不平衡、资金匮乏、制度建设不完善、环境保护“知”与“行”有些脱节、环境教育专职教师缺乏等一些问题。中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决策者,未来环境的主人,其环境意识高低关系国民素质高低,关系我国环境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地理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不管是从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还是从地理教育目标、从地理教材内容、从地理教育功能来看,均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基于上述两点,研究如何改进中学地理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实践证明,通过环境意识的抽样调查分析研究,可以大致了解被调查群体的环境意识水平,进而为更好地确定环境教育内容、选择环境教育方法、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为此,该研究于2004年2月对厦门市部分中学生进行了环境意识调查研究。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样本涉及厦门6个区的10所中学的600名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采取集体施测、当场回收的方式。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经审查后手工汇总整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解释以统计结果为依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调查结果看,厦门市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总体较高,而且随着环境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提高,这说明厦门市中学生环境教育已有一定基础,且效果不错,也说明学校环境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水平和环境参与热情却高于高中学生,即随着环境教育层次的提高,学生的良好环境行为倾向只得到保持,却没有较大的发展,环境参与热情也有所减弱。这可能与高考压力及中学环境教育未能得到社会力量的全力支持有关。调查还反映出,中学生环境知识的最主要来源是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听老师说;多数中学生认为环境教育应该始于幼儿园,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最好方式是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公益劳动,他们最乐意接受的环境教育方式是电视报刊。上述调查分析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厦门市中学在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方面成效突出,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果我们借鉴其成功的做法,改进其不足的地方,将有效改进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促进学生环境意识的更好提高。可以说,该调查为改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参考厦门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再结合国内、外中学环境教育研究现状分析带给我们的启发,该文认为为了更好地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境意识,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充分重视中学地理环境教育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把环境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其次,准确把握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目的和原则,采用于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于课外活动中巧妙拓展、于校本课程中充分深化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同时加强考核工作,实施多元化评价,并通过协调开展课内和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注意与其它学科环境教育的衔接与配合、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创建绿色学校以优化环境教育环境、寻求社会力量的有力支持等途径设置相关的配套保障措施,保证环境教育工作深入高效地开展。9.期刊论文岳祖磊浅谈中学地理教育-发展2009,(7)教育对人类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十分密切.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首先依赖于教育.10.学位论文史前阳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初探2007本文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科学理论和教育科学理论等,结合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特点以及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采用文献分析、实践研究等方法,着重探讨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简要介绍了环境教育的历史、内涵、理论基础和发展概况;阐述了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意义等。本文试从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两方面入手,将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其目的是在环境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新的学习方式一研究性学习来推进环境教育的高效实施。通过以上教学实践说明,中学地理教学在实施环境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地理老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素材,还要把环境方面的热点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要抓住课内和课外两个主阵地,改革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和机会,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和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内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素养。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34cc0148-c3d0-4444-9ebe-9e4600954d06下载时间:2010年12月8日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