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公考中判断推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一、必然性推理(一)命题1.直言命题:表达一个意思、一个判断的命题。共有六种形式:(1)所有是:所有的女孩都是爱漂亮的。凡是毛主席说的都是对的。(2)所有非:所有的女孩都不喜欢刘亦菲。(3)有些是: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4)有些非: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5)某个是:张三是公务员。(6)某个非:张三不是公务员。2.模态命题: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命题。代表词:必然(肯定、一定,表示所有情况都如此)和可能(也许、或许,表示有些情况如此)。四种形式:(1)必然P:张三必然考上公务员。(张三考上公务员的概率是100%)(2)必然非P:张三必然考不上公务员。(张三考不上公务员的概率是100%)(3)可能P:张三可能考上公务员。(张三考上公务员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0%)(4)可能非P:张三可能考不上公务员。(张三考不上公务员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0%)3.联言命题——同时成立如:(1)小王长得很帅,而且很有钱。(2)今天不仅很晴朗,还很凉爽。(3)我家有床,但是没有沙发。(4)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演唱会取消了。4.选言命题——选择性成立两种形式(1)可兼容——或,或者:他或者是个诗人,或者是个歌唱家。(2)不可兼容——要么……要么:他要么是个老人,要么是个小孩。5.假言命题——假设、假如日常语言逻辑形式等价命题如果A,那么B;只要A,那么BBA非B非A只有A,才BBA非A非B除非A,否则B非AB(1)非BA注意:假设命题A→B为真,只有其矛盾命题(A且非B)肯定为假,其他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成立:A且B;非A且B非A且非B。(二)矛盾关系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1.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为A、B两种情况,且A、B不交叉,我们称A和B是矛盾关系。即是A就不是B,是B就不是A;不是A一定是B,不是B一定是A。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永远一真一假。2.命题形式矛盾命题直言命题有些非所有是有些是所有非某个非某个是模态命题可能非P必然P可能P必然非P联言命题A且B非A或非B选言命题兼容:A或B不兼容:要么A,要么B兼容:非A且非B不兼容:非A且非B或A且B假言命题A→BA且非B3.典型习题(1)班里的玻璃晚上为打碎了,调查得知是班里的甲、乙、丙、丁中的一人所为。甲说:昨晚我们班所有同学都去看电影去了。乙说:昨晚有人没去看电影。丙说:不是我打碎的。丁说:是甲打碎的。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下列判断哪项为真()A甲打碎的B乙打碎的C丙打碎的D丁打碎的。解析:甲和乙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所以甲乙的话并有一真一加;而题干中说这四句话中只有一句真话,那么丙和丁说的就都是假话,丙说“不是我打碎的”,那么一定就是丙打碎的。答案是C。(2)全国运动会举行女子5000米比赛,辽宁、山东、河北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甲说:辽宁队训练就是有一套,这次的前三名非他们莫属。乙说:今年与去年不同了,金银铜牌辽宁队顶多拿一个。丙说:山东队或者河北队会拿牌。丁说: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就该是山东队的了。比赛结束后,发现以上四人只有一人言中。A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B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河北队,第三名山东队C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河北队D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解析:这题属于真假话问题,首选的方法是找矛盾命题。甲的意思可以表示为“所有辽宁队选手都拿牌”,乙的意思可以表示为“有的辽宁队选手拿不到牌”,所以甲的话和乙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所以二人的话必有一真一假。题干中说明四句中只有一句真话,丙和乙说的就都是假话。根据丁说的话是假话,可以知道第一名既不是辽宁队也不是山东队,而是河北队,答案选D。(此题也可以用带入排除,此法比较简单,因为题干中条件比较多,选项中信息量大,所以很容易排除选项。但是如果该题目问:第一名是哪个队。那么此时选项信息就太少了,带入排除可能就不适合了)。(三)推理规则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31.直言命题(1)所有A是B有些B是A(2)所有A非B所有B非A(3)有些A是B有些B是A2模态命题必然P可能P必然非P可能非P3.联言命题——肯定式推理有效他不帅为真”他有钱“为假”他帅帅而且很有“例如:为假B为真A为假B且A4选言命题——否定式推理有效他很有钱为假”帅他长“为真”或者很有钱他或者“例如:为真B为假A为真B或A得长得帅5假言命题——运用逆否命题看到题干中“如果……那么……”、“只要……就……”、“想要……就要……”有这样的关键词时就写成“前→后”。比如:“要想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提高劳动所得”看到这句之后就直接转变成:“小康社会→提高劳动所得”看到题干中“只有……才……”、“除非……否则不……”有这样的关键词就形成“后→前”。比如:“除非天下雨否则地不会湿”看到这句之后就直接转变成“地会湿→天下雨”。但是如果题干中给出的是“除非……否则……”没有了“不”,那么在变化是要注意“补上一个不”。比如:“除非动手术否则会死”这句中没有了后面的“不”所以就应该加上变成:“不会死→动手术”。假言命题只有两种情况下表意相通,一种就是一摸一样,另一种就是“逆否命题”除此之外再也没有相同的了。二、事件排序1.考察目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思维的逻辑性。2.排序原则: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3.解题思路(1)整体通读五个事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对事件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对整个做些补充或合理假设;(2)确定其中几个事件的必然联系,排除明显不符的选项;(3)比较剩余选项,择优选择;(4)最后检查验证,确定选项。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4三、定义判断——抓关键词1.从题干中选择若干个关键词,逐个排除不符合定义的选项,从而选定最后答案。2.关键词以4-6个为宜,如果过少无法排除所有不适合选项,如果太多又会抓不住重点,浪费事件。3.哪些词语可以成为关键词?关键词一般是表示主体、客体、方式、原因、目的、时间、场合、前提、结果、影响、程度、范围等的词语。4.例题例1:金融监管,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为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检查和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一系列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金融监管行为的是()。A接到群众举报,电视台的记者对某银行服务情况进行了秘密采访B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业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查,并于2007年7月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C湖南省银监局督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具体措施,支持农贸部门稳定市场供应,确保春耕D中国证监会要求广大稽查干部切实落实“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的方针,加大证券执法力度解析:“金融监管”是一种行为,我们选取行为的主体“金融管理部门”和行为的客体“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为关键词。A不符合,B、D不符合,均应排除,所以答案是C。例2新闻营销,指企业在真实、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主动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者有计划的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借此制造“新闻热点”来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和兴趣,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并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的目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新闻营销的是()A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拥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专利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B某食品公司在被媒体曝光使用不明食品添加剂后经过危机公关重塑了企业形象C某国有手机品牌出巨资邀请一位韩国国际明星代言,引起舆论热议,轰动一时D某房地产公司买通一些记者和媒体,释放房价看涨的虚假投资信息,哄抬房价解析:“新闻营销”这个定义于我们并不是很陌生,读完题干我们只需对几个地方稍加注意前提“真实、不损害公众利益”,方式“主动”或“有计划”等关键词,就可以确定答案是C。
本文标题:公考中判断推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5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