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1
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2概论34大脑是人体的最高级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二者由神经纤维相连。被覆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叫大脑皮层。其中含有许多锥体形神经细胞和其它各种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皮质的深面是髓质,髓质内含有神经纤维束与核团。成人的大脑皮质表面积约为1/4平方米,约含有140亿个神经元胞体。中枢神经系统(CNS)在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着主导和协调作用。通过神经体液性调节维持内环境稳定,并对外环境及时作出反应,在人类,它还主宰着高度的智能及复杂行为,其结构和功能远比外周神经复杂。5中枢神经系统药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惊厥药抗精神失常药抗帕金森病药、抗老年性痴呆药镇痛药中枢兴奋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痛风药表现形式原有功能降低(抑制)(中枢抑制药)原有功能提高(兴奋)(中枢兴奋药)6全身麻醉药7概念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使意识、感觉和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吸入性全麻药静脉麻醉药8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背角胶质细胞对此类药物最敏感,首先出现该区域脊髓丘脑束感觉传递阻断,痛刺激反射减弱或消失。92)较高浓度抑制许多脑区小的抑制性神经元、导致受其调控的其它神经元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产生所谓的“去抑制效应”;网状激活系统升支通路的进行性抑制使脊髓反射活动减弱或消失。3)延髓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对全麻药最不敏感。高浓度致呼吸循环衰竭。4)各药物降低脑代谢,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氧化亚氮对脑血流影响最小。网状激活系统:脑干腹侧中心部分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相混杂的结构。其状如网,解剖学上称其为“网状结构”。此结构从脊髓上端伸延至间脑,实际上是许多神经核和上行及下行纤维组成的复杂混合体。其神经核和纤维束有两个特点:①没有特异的感觉或运动功能;②各个核中发出的纤维散漫地投射到前脑(包括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的许多部分.102、心血管系统:各药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扩张外周血管,使血压下降和心肌耗氧量降低。增加肾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亦能使肝血流量减少。3.呼吸系统:均有扩张支气管和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除氧化亚氮外,各药降低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使每分通气量降低和抑制缺氧所致代偿性换气增加。对支气管粘纤毛功能亦有抑制作用,可致粘液蓄积、引起肺不张和术后呼吸道感染。4.骨骼肌和子宫平滑肌:除氧化亚氮外,各药均明显松弛骨骼肌和子宫平滑肌。11吸入性全麻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前者如乙醚、氟烷(三氟氯溴乙烷)、七氟烷、异氟烷、恩氟烷等;后者如氧化亚氮(N2O)。七氟烷、七氟醚,七氟异丙甲醚,地氟烷、去氟烷,地氟醚2-二氟甲氧基-1,1,1,2-四氟-乙烷异氟醚;异氟烷2-氯-2-(二氟甲氧基)-1,1,1-三氟乙烷恩氟烷2-氯-1-二氟甲氧基-1,1,2-三氟乙烷12脂溶性越高,麻醉作用越强[作用机制]溶于膜脂质层脂质分子排列紊乱膜蛋白质及离子通道构象和功能改变抑制神经细胞去极化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麻醉干扰递质门控的抑制性氨基酸受体-离子通道复合物,与GABAA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离子通道复合物产生作用。13恩氟烷异氟烷地氟烷七氟烷氧化亚氮血/气分布系数1.81.40.420.650.47脑/血分布系数1.42.61.31.71.06MAC(%)1.61.26.02.0105吸入性麻醉药物比较血/气分布系数:是指血药浓度与肺泡气体浓度达平衡时的比值。分布系数大,血药浓度上升慢,诱导期较长,停药后恢复也较慢。脑/血分布系数:指脑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达平衡时的比值,系数大的药物作用强。最小肺泡浓度(MAC):在一个大气压下,能使50%病人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药物的浓度。越低,药物的麻醉作用越强。14同分异构体特点:诱导期短,苏醒快麻醉深度易于调整肌肉松弛作用较好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对呼吸道无明显刺激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目前较常用。恩氟烷及异氟烷[常用药物]恩氟烷2-氯-1-二氟甲氧基-1,1,2-三氟乙烷异氟醚;异氟烷2-氯-2-(二氟甲氧基)-1,1,1-三氟乙烷15静脉麻醉药静脉麻醉,简便易行,麻醉速度快,药物经静脉注射后到达脑内即产生麻醉,因麻醉较浅,主要用于诱导麻醉(使病人从清醒(或未麻醉)状态过渡到麻醉状态的过程)。若单独应用只适用于小手术及某些外科处理。16作用快,无兴奋现象,呼吸并发症少镇痛效果差,肌肉松弛不完全,诱发喉头和支气管痉挛注射过快可抑制呼吸用于诱导麻醉,基础麻醉等硫喷妥钠(±)-5-乙基-5-(1-甲基丁基)-2-硫代巴比酸钠17氯胺酮(凯他敏)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新皮层的传导兴奋脑干和边缘系统,使病人意识模糊,短暂性记忆缺失,痛觉完全消失,但意识并未完全消失,使意识和感觉分离,称为分离麻醉。兴奋心血管系统:血压、心率升高,输出量增大。肌张力增加。主要用于体表小手术,如烧伤清创,植皮等。K粉!!!服用后都会出现“去人格化”、“去真实感”、人体形象改变、梦境、幻觉以及恶心、呕吐。有些梦境或幻觉是“愉悦性”的,有些则是不愉快的痛苦梦境!!!2-邻氯苯基-2-四氨基-环已酮盐酸盐18镇静催眠药19概念: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选择性抑制,能够引起镇静催眠的药物。镇静药:能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复安静情绪的药物催眠药: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201.苯二氮卓类分类及特点:2.巴比妥类3.其它类安全性较高,即使大剂量也不会出现麻醉和中枢麻痹与苯二卓类相比安全性较差。水合氯醛目前虽仍应用,但较少应用。新型药物;佐匹克隆,扎来普隆①剂量:小→中→较大→大→中毒药物作用特点作用:镇静睡眠抗惊厥麻醉呼吸肌麻痹②长期、反复使用→耐受性和依赖性21•地西泮(安定)•氟西泮(氟安定)•氯氮卓•奥沙西泮•三唑仑苯二氮卓类(BZ):NNR1R2R3R4R2'R7苯二氮卓是最常用的镇静药和抗焦虑药。此类化合物是苯并二氮环上的氢被不同基团取代后的产物。此类化合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类似。安定1-甲基-5-苯基-7-氯-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22药物R1R2R3R7R2`t1/2口服剂量(mg/日)镇静催眠长效类地西泮-CH3=O-H-Cl-H30~605~10,3~4次/日–氟西泮-(CH2)2N(C2H5)2=O-H-Cl-F50~100*–15~30中效类氯氮卓#(–)-NHCH3-H-Cl-H5~155~10,1~3次/日–奥沙西泮(–)=O-OH-Cl-H5~1515~30,3~4次/日–短效类三唑仑-H-Cl-H2~4–0.125~0.5苯二氮卓类的结构、半衰期和剂量比较表*包括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氯氮卓R4为→O,其他药R4无取代NNR1R2R3R4R2'R723药理作用1.抗焦虑2.镇静催眠小剂量改善焦虑,紧张,激动不安症状,原因是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临床用于焦虑症.常用安定.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治疗破伤风,小儿高热惊厥,药物中毒性抽风.对去大脑僵直有肌松作用.可缓解人大脑损伤致肌肉僵直3.抗惊厥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24•脑内有苯二氮卓受体,分布于皮质,边缘系统,中脑,脑干,脊髓.作用机制(增强γ–氨基丁酸作用,抑制中枢)•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抑制性递质.当GABA与GABAA受体结合,Cl-通道开放,Cl-内流,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中枢抑制.•苯二氮卓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结合,使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更多Cl-内流.苯二氮卓受体分布(与GABAA受体分布相似):皮层(最多)→边缘系统、中脑(次之)→脑干、脊髓(最少)25GABAA受体结构:16个不同的亚单位,分为7个亚家族。5个亚单位、、、、组成的氯离子通道α亚单位:有苯二氮卓位点(受体)β亚单位:存在GABA受点,构成Cl-通道。苯二氮卓药物+受体(α亚单位)→促使GABA与受点结合(β亚单位),Cl-通道开放次数↑→Cl-内流↑→细胞超极化→抑制效应。药物作用于:边缘系统的受体——抗焦虑中脑(网状结构)——镇静、催眠大脑皮层受体——抗癫痫脊髓受体——肌松作用26体内过程1、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快而完全,易进入脑组织;2、肌注吸收慢且不规则,静注能迅速进入脑组织;3、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地西泮达99%;4、中间代谢产物都具药理活性;5、连续用药注意蓄积;6、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排泄;7、可通过乳汁排泄。27氯氮卓(Ⅰ)去甲氯氮卓*地莫西泮*地西泮去甲地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氟西泮羟乙基氟西泮去烷基氟西泮α-羟代谢物肾排泄结合物苯二氮卓类的代谢28不良反应1.—般反应,头晕,嗜睡;过量急性中毒致昏迷,呼吸抑制.2.抑制心血管系统;同时使用中枢抑制药增强毒性;3.可通过胎盘屏障,并随乳汁分泌.4.长期用可产生耐受性,依赖性,成瘾性.5.成瘾后停药出现反跳和戒断症状,如激动,焦虑,失眠,震颤.29是巴比妥酸在C5位上进行取代而得的一组中枢抑制药.分为长效,中效,短效和超短效.巴比妥类CNCCCNOOOR1R225取代基长而有分支(如异戊巴比妥)或双键(如司可巴比妥),则作用强而短;以苯环取代(如苯巴比妥)则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c2位的o被s取代(如硫喷妥),则脂溶性增高,静脉注射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很短。30分类药物显效时间(小时)作用维持时间(小时)主要用途长效苯巴比妥0.5~16~8抗惊厥巴比妥0.5~16~8镇静催眠中效戊巴比妥0.25~0.53~6抗惊厥异戊巴比妥0.25~0.53~6镇静催眠短效司可巴比妥0.252~3抗惊厥、镇静催眠超短效硫喷妥Iv立即0.25静脉麻醉巴比妥类作用与用途比较表31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镇静催眠抑制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鎮静、催眠、增加剂量产生昏睡。觉醒后,有嗜睡感。已少用。2.抗癫痫苯巴比妥治疗强直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物。3.抗惊厥作用抗高热、破伤风所致惊厥。4.麻醉前给药硫喷妥静脉给药用于诱导麻醉32机理:1.巴比妥类主要抑制多突触反应,增强抑制.见于GABA能神经传递的突触.2.巴比妥类通过延长氯通道开放时间而增加Cl-内流,引起超极化.3.抑制Ca2+依赖性动作电位,抑制Ca2+依赖性递质释放,表现拟GABA作用.33不良反应1.后遗作用:服用催眠剂量后,次晨可出现头晕、无力困倦、恶心、呕吐等后遗症状,服用较小剂量可减少。2.耐受性3.依赖性: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长期应用药后还产生戒断症状:失眠、兴奋、焦虑、震颤、流涕,甚至惊厥。34其它:水合氯醛2.本药用于治失眠.优点为催眠作用温和3.久用可引起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1.口服易吸收,15min起效,维持6–8h.2,2,2-三氯-1,1-乙二醇35商品名成分艾司唑仑艾司唑仑多美康片(针)(速眠安)米达唑仑佐匹克隆(忆梦返)佐匹克隆唑吡坦唑吡坦新型镇静催眠药艾司唑仑6-苯基-8-氯-4H-〔1,2,4〕-三氮唑〔4,3-α(1,4)苯并二氮杂卓佐匹克隆4-甲基-1-哌嗪甲酸6-(5-氯-2-吡啶基)-6,7-二氢-7-氧代-5H-吡咯并[3,4-b]吡嗪-5-基酯咪达唑仑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lpha][1,4]苯并二氮杂卓唑吡坦N,N,6-三甲基-2-(4-甲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乙酰胺36抗焦虑药丁螺环酮N-[4-[4-(2-嘧啶基)-1-哌嗪基]丁基]-8-氮杂螺[4,5]癸烷-7,9-二酮盐酸盐主要作用于脑内神经突触前膜多巴胺受体,产生抗焦虑作用。无镇静、肌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口服吸收快而完全,0.5~1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存在肝脏首过效应,t1/2为1~14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大部分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仍有一定生物活性。口服后,约60%由肾脏排泄,40%由粪便排出。肝硬化时,由于首过效应降低,可使血药浓度增高,药物清除率明显降低,肾功能障碍时清除率轻度减低。37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38癫痫:一类慢性、反复性、突然发作性大脑机能失调。其特征为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高频率放电并向
本文标题: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6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