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忽悠的原理和技巧——以对韩寒《求医》一文的分析为例原文作者:@破破的桥PPT作者:@秋叶语录本PPT基本依据@破破的桥博文改写侧重分析质疑过程中的逻辑错误不回应质疑本身如发现错误,欢迎指正阅读提示:目的分离问题,分析目的不回应质疑:而是说明这些质疑产生的原理,为什么会有人信,有人不信。分析方法分离问题:讨论“韩寒作品有人代笔”,而不是“韩三篇和时政评论写得很臭”,“媒体过度拔高或消费韩寒”,“韩寒被神话了”,“中国需要韩寒”。明确定义:如“代笔”是什么意思?编辑勘误订正?旁人的少量修改润色?还是大面积的由别人操刀或者口述?辨析逻辑:形式逻辑成立与否并不依赖于内容本身,一些简单的忽悠方式,比如歪曲原意,少量造谣,暗示误导等,手法过于低端,本文并不涉及。事实并不是总能胜过雄辩话语权包括个人信誉和传播手段,如电视采访、报纸撰文、网络传播等。逻辑对材料的分析、论证能力,逻辑强者将战胜逻辑弱者,哪怕逻辑弱者自认有事实。材料核心材料对代笔一事的证物证人证言。外围材料与此事无直接关系已知作品访谈等。事实胜于雄辩!这是天真的愿望!这是在历史上不断重复的情节!逻辑挖坑第一步:模糊标准标准A:韩寒小说内容应该与韩寒生活体验一致。材料:韩寒《书店》一文中场景是八十年代,韩寒不可能在小学生时期去买书。结果:因此《书店》一文是韩寒老爸韩仁均代写的。标准B:自己小说里写的话,应该记得,起码新书发布时应该记得。材料:韩寒视频中记不住《就这样飘来飘去》中的一句话。结果:韩寒的《就这样飘来飘去》是别人写的。如何避免“模糊标准”逻辑错误?忌:边分析边定标准。这样很容易掺杂主观性,做到最后,弄成先找结论,然后去订一个趁手的“标准”。忌:标准之间要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不能自相矛盾。如果疑点依据标准相互矛盾,互相打架,那么就算一千个,一万个疑点,其说服力还是零。网上辩论冷静观察,不冲动,不骂人具备理性思维关键:在于事先确立一套规则和方法,然后用逻辑去思考和分析,思维过程最重要的是不能违反逻辑,严格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原则、方法去分析。≠逻辑挖坑第二步:制造陷阱小知识:人的记忆规律是什么样的?几周、几个月、几年前的事情,忘记、记错、记串、记忆相互矛盾,是极其正常的事情。注意区分“记忆矛盾”和“逻辑矛盾”。两者不是一件事。前者很正常,无任何说明力,后者有说明力。在高产作家中,忘掉配角、主角、情节、设定、标题,连写没写过这本书都忘掉,甚至边写书边忘掉,全是毫不出奇的事情。如何避免“制造陷阱”逻辑错误?原始命题:你引用了一本原著的精彩段落或对其评论,所以你必然熟读这本原著。判断方法:逻辑上,逆否命题和原命题是等价的。逆否命题:如果你不熟读原著,你就不能引用这本原著里的精彩段落或对其评论。正确结论:标准不成立,属于逻辑陷阱。逻辑挖坑第三步:控制信息发布反复涂改式作家手稿隐瞒干干净净式作家手稿陀思妥耶夫斯基王安忆手稿海岩手稿鲁迅手稿老舍手稿胡适手稿逻辑挖坑第四步:制造气氛,诉诸专业诉诸专业壁垒取信专业学者言论对策被方舟子引用的神医@恨虚度的微博页面显示其职业是:“脑残病诊疗首席专家”现在这位神医已经改名,微博也已经全部删除。点进去看他的标签,已经转职为“作家”。a.他是否能证明自己是个专业学者或研究者。他的名字是什么,在哪里就职,在本专业的水平如何?b.他是否具备信誉。以前的发言是什么?他的发言历史是否具备信誉?以前有没有利用专业壁垒故意骗人的记录?c.他的中立性如何?他是否是争论中某一利益方?如果是,那么其敌对的利益方的专家是否在专业上和他取得一致?逻辑挖坑第四步:制造气氛,诉诸差异诉诸生活差异10%发现8~10条质疑自身经验相符的,韩寒是假的!20%发现5-7条质疑和自身经验相符,那……韩寒可能是假的,也可能是真的,还得看看。有10%的人开始怀疑,有10%的人还是决定相信。40%可能发现只有1-3条相符。我还是相信韩寒。30%发现这全部都是胡诌,韩寒说的不是和我自己的经历一样嘛!太正常了。1、任何稀奇古怪,荒谬绝伦的生活经验,总会有人有的,哪怕是1%。2、总有那么20%的人,生活环境和韩寒大相径庭,而与质疑者的生活经验相近3、与韩寒生活差异最大,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人,就会成为铁杆质疑派。4、更有趣的是,怀疑者他们还不理解为啥其它80%的人不怀疑。你们咋不信我呢?逻辑挖坑第四步:制造气氛,诉诸权威诉诸权威在99年,这位医生99年只是山东滨州医学院的一个学生,会比平常人更熟悉上海的医院吗?会比上海人甚至金山人更熟悉上海的医院吗?对于病历卡存不存在这个问题,医生的说法,和病人的说法,有没有权威性上的差距?明明是个普通网友的普通意见,甚至还是个完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普通网友,通过强调“医生”身份这个暗示,来增加他的话语权,这是一种诡辩模式。结语表情图片视频音乐话题投票
本文标题:忽悠的原理和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8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