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学案例,很实用哦
1金融学案例评析石家庄经济学院金融学教研室编二零零四年十月2目录第一部分利息与利息率案例一:通货膨胀与保值贴补………………………………………………………………………1第二部分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组织制度与体制改革…………………………………………………………1案例一:未经批准在名称中变相使用“银行”字样………………………………………………1案例二:中国光大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二、商业银行人事制度管理与观念更新……………………………………………………3案例一:从芝加哥第一银行的兴衰看管理者的选择与任用………………………………………3案例二:汇丰银行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5案例三:花旗银行在日本的成功……………………………………………………………………7三、资本金管理与银行并购……………………………………………………………………8案例一:保持适宜资本充足率,防范风险…………………………………………………………8案例二:增加资本金,化解银行风险………………………………………………………………9案例三:光大银行整体收购原投资银行债权债务…………………………………………………11案例四:加拿大两家银行合并受挫…………………………………………………………………11案例五:日本三家大银行合并----又一艘“金融超级航空母舰”诞生了………………………12四、商业银行负债管理…………………………………………………………………………13案例一:中国建设银行——东顺德支行某办事处非法吸存受处罚………………………………13案例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容侵害………………………………………………………………15案例三:美国80年代规避既有管理法规的吸存创新……………………………………………16案例四: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18五、商业银行资产管理…………………………………………………………………………19案例一:“太保”与建行联手创新:个人购房贷款保险“套餐”………………………………19案例二:两家商业银行因投资风险控制不当而招致损失…………………………………………20案例三:信用分析……………………………………………………………………………………21案例四:贷款风险的控制与防范……………………………………………………………………23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24案例一:巴克莱银行扮演财务顾问角色……………………………………………………………24案例二:法国、意大利银行的咨询业务……………………………………………………………25案例三:信托业务与企业破产重组…………………………………………………………………27案例四:发展潜力巨大的银行保险业务……………………………………………………………28案例五:结算业务……………………………………………………………………………………29案例六:利用银行结算业务进行诈骗活动的几个典型案例………………………………………31七、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和管理………………………………………………………………32案例一:确立“整体客户满意”经营新观念………………………………………………………32案例二: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34案例三: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35案例四:瑞士信贷银行采用营销新战略……………………………………………………………35八、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36案例一:美国大陆伊利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363案例二:实行五级分类,降低贷款风险……………………………………………………………37案例三:实行“打分”制度,防范信贷风险………………………………………………………41案例四:内部稽核监控不力,百年基业毁于一旦…………………………………………………44案例五: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45九、商业银行的金融电子化……………………………………………………………………46案例一:我国几大商业银行金融电子化的实践……………………………………………………46第三部分中央银行一、中央银行………………………………………………………………………………………48案例一:美联储简介…………………………………………………………………………………48二、金融监管………………………………………………………………………………………48案例一:银行业监管的逻辑…………………………………………………………………………48案例二:抢救伊利诺斯银行…………………………………………………………………………49案例三:美国清理储蓄贷款协会—兼论各国处理倒闭金融机构的模式方法……………………52第四部分货币供求一、货币需求………………………………………………………………………………………56案例一: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为什么持续下降?…………………………………………………56第五部分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成因……………………………………………………………………………57案例一: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中国1994年的经验……………………………………………57第六部分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57案例一:美国公开市场业务运作…………………………………………………………………58案例二: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分析…………………………………………60二、货币政策指标………………………………………………………………………………63案例一: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主义实验”……………………………………………………63案例二:美国、英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64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68案例一:滞胀时期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68第七部分金融与经济发展案例一: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74第八部分外汇风险防范案例一:外贸结汇选择币种………………………………………………………………………74案例二:合理运用外汇保值条款…………………………………………………………………75案例三:利用远期外汇买卖规避汇率风险………………………………………………………76案例四:利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节约成本规避汇率风险………………………………764第一部分利息与利息率案例一:通货膨胀与保值贴补当通货膨胀率很高时,实际利率将远远低于名义利率。由于人们往往关心的是实际利率,因此若名义利率不能随通货膨胀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比如在1988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8.5%,而当时银行存款的利率远远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在1988年的前三个季度,居民在银行的储蓄不仅没给存款者带来收入,就连本金的实际购买力也在日益下降。老百姓的反应就是到银行排队取款,然后抢购,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因此就发生了1988年夏天银行挤兑和抢购之风,银行存款急剧减少。表1-1中国的银行系统对三年定期存款的保值率(%)季度年利率通货膨胀补贴率总名义利率1988.49.717.2816.991989.113.1412.7125.851989.213.1412.5925.731989.313.1413.6426.781989.413.148.3621.50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0)》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的银行系统于1988年第四季度推出了保值存款,将名义利率大幅度提高,并对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表A给出了1988年第四季度到1989年第四季度中国的银行系统三年保值存款的年利率、保值贴补率和总名义利率,其中总名义利率等于年利率和通货膨胀补贴之和。保值贴补措施使得存款实际利率重新恢复到正数水平。以1989年第四季度到期的三年定期存款为例,从1988年9月10日(开始实行保值贴补政策的时间)到存款人取款这段时间内的总名义利率为21.5%,而这段时间内的通货膨胀率,如果按照1989年的全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率来计算的话,仅为17.8%,因此实际利率为3.7%。实际利率的上升使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他们又开始把钱存入银行,使存款下滑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转。第二部分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组织制度与体制改革案例一:未经批准在名称中变相使用“银行”字样1、商贸公司非法办理信贷业务1995年9月,某县农工商联合商贸公司在公司大门西侧盖临街二层小楼一栋。同年9月,该商贸公司在新盖的楼房门头上挂出“商贸公司信贷部”的招牌,向社会吸收存款,办理信贷业务。199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该县支行经调查得知,该商贸公司没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没有取得设立商业银行的资格,却在名称中变相使用“银行”字样,行使商业银行职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遂责令其停止营业,并罚款5万元。2、血液供应中心擅自使用“银行”字样某市一家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组建一家血液供应中心,企业名称登记为“某市中外合资血液银行”。该中心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挂牌经营。当地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闻讯后,马上与该中心取得联系,责令其改变名称,否则,以扰乱金融行为论处。该企业经过协商去掉“银5行”字样,重新挂牌经营。[分析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第2条的规定,“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鉴于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对于商业银行的设立以及业务的开展,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对于擅自设立商业银行、在名称中擅自使用“银行”字样的、或非法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在我国相应的法律,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刑法》中,都规定了明确的惩罚措施。我国《商业银行法》第11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第77条规定,“未经批准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思考题]1.案情一中,某商业企业的行为违反了我国金融经济法规中的哪些法规?2.某市血液供应中心的命名纠纷责任,究竟应由谁来承担?3.国外的银行法对“银行”一词有无特别的规定?案例二:中国光大银行的股份制改革1997年1月,中国光大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成为一家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这次股份制改造中,亚洲开发银行投资入股,从而使光大银行成为我国目前惟一的有外资参股的商业银行。作为股东,亚行非常关心光大银行的经营情况。为了使光大银行的经营管理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亚行决定提供6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用于中国光大银行的能力强化建设。光大银行的决策层对于亚行的这一举动非常重视。他们认为,虽然光大银行自199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资产规模和业务范围迅速扩大,但高速增长需要管理水平的日渐提高。只有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光大银行领导迅速作出决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飞越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新高峰”,构建出光大银行的“世纪管理框架”。为了配合亚行“技援”的顺利进行,光大银行相应拿出60万美元的配套资金,配备得力的人员,确保“技援”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亚行通过“顾问筛选委员会”的严格评估,确定了由
本文标题:金融学案例,很实用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8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