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研读教材有关材料,理解东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与后果。(3)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了解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理解争霸的原因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1)设置典型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重点,突破难点。(2)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理解春秋时期争霸的基本状况,理解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的诸侯纷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诸侯争霸。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引起春秋时期一系列的变化。[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三个内容是因果相连的递进关系。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讲生产力发展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变化,后两者主要讲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变化在政治局面上影响的两个突出表现:一方面是王室衰微,另一方面是诸侯争霸。运用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能科学地阐释和理解这一现象。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发展,首先体现在铁犁牛耕出现的这一技术革新上,这是人类自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工具时代——铁器时代。这种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得在原来公田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为了多征赋税,增加国家财富,国君不得不进行改革,向私田征税,从而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和土地的私有权。在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变化的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随之变化。一是分封制的瓦解,不仅周天子无法控制天下土地,实行分封;一些诸侯国对于新夺取的土地也不实行分封,而是设置由中央派官管理的郡和县,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二是宗法制受到挑战,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服从关系出现紊乱,周王作为天下共主不受诸侯尊崇,诸侯各自为政,势力强大的诸侯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在各诸侯国内,一些卿大夫势力崛起,又出现卿大夫专权的局面。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学生:自学教材,搜集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战国因何得名?请同学画出春秋战国分期的时间轴。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春秋战国的分期。探究新知(授新课)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铁农具较快推广展示图片:《石器》《骨耜》《青铜器》《铁农具》,提出问题:①这些农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②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1)观看图片,概括回答:①石器、骨、青铜器、铁器。②自由讨论,回答回顾以前所学内容和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激发兴趣,了耕种,你会选用下列哪种农具?为什么?展示“人类生产工具变化比较表”,让学生归纳铁农具较快推广的原因。(2)牛耕的使用展示文字材料,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小孩能拉动牛,而大力士却不行?②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牛耕?什么时候牛耕进一步推广?③牛耕使用的意义动脑筋: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位农民,请问你会选择下列的那一种耕作方式来提高你的劳动效率?为什么?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意义?动脑筋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原因有哪些?问题。铁农具较快推广的原因:质地坚硬、锋利,提高生产效益。冶铁业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2)①小孩掌握了牛的习性,能控制牛。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掌握了牛的生理特性和习性。②春秋末年开始使用,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③自由讨论,回答问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的意义: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铁农具的优越性。看史料,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解了牛耕推广的原因,同时得出了人类不断进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王室衰微材料研读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动脑筋下列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信息?材料一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材料二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春秋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3.诸侯争霸故事会课前学生搜集诸侯争霸的故事,开展诸侯争霸的故事会。展示《春秋争霸的形势图》,让一位学生总结诸侯争霸的情况。动脑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学生搜集诸侯争霸的故事,分享故事。学生代表总结诸侯争霸的情况。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课堂总结归纳、梳理知识点。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结构框架。巩固练习1.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A.任用管仲为相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C.召集葵丘会盟D.与楚国争霸2.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参考答案1.D2.B回答问题。巩固基础知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中考链接(2014年安徽卷)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回答问题。熟悉中考题目,巩固知识。动荡的春秋时期经济政治农业: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是()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参考答案:C课后作业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时期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编写故事。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板书设计]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2.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二、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三、诸侯争霸2、“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精神”的“虐杀”?这是课堂研讨的核心部分,宜逐步展开。⑴紧承上一问题的探讨,得出结论:“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二十年前“我”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飞风筝,具体内容指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放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忆当年的这一幕。明确:忏悔自责。⑵为什么把这一幕称为“精神的虐杀”?不就是毁掉一个风筝吗?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我”实施的“虐杀”之“虐”?哪些词可以感受到“小兄弟”遭受到的无情的“虐杀”?读书、圈点,师生讨论明确:遭到粗暴践踏的不只是一只风筝,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我”:折断、掷、踏扁、傲然;“小兄弟”:惊惶地站、失了色瑟缩着、绝望。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如果小兄弟的那只风筝能完工,那将是怎样的一件工艺品?请你描绘一番。(意在通过想象,进一步体验这种精神虐杀的残酷。)⑷你自己有没有这种虐杀他人精神或遭受他人精神虐杀的经历?请描述一番。(打开“文本语文”与“生活语文”的通道,使它们互相丰富和支持。)以上四步不应机械进行,宜视具体情况而定。3、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那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对弟弟的“全然忘却”,“我”究竟持怎样的态度?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允许发表不同观点。不过,依照本文的具体语境,及鲁迅先生一以贯之的观念(国人的劣性──精神的健忘及其可怕的遗传)来看,“我”的悲哀显然是典型的“鲁迅式的悲哀”,这种“悲哀”既是为当年的“精神的虐杀”而悲哀,更是为被虐杀者的健忘而深深地悲哀。“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给“我”寒威和冷气的不仅是“严冬”,更是那种可怕的精神健忘,那种难以拔除的集体无意识。教学时应相机阐发,不可硬性灌输。四、联想与扩展推荐鲁迅先生1919年创作的《我的兄弟》一文,与课文做比较阅读。《我的兄弟》全文如下: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本文标题: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1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