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40古代汉语语法大全
(三)介词介词引进动作有关内容。介词是虚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与宾语(含隐性宾语)结合才能成为句子成分,主要充当状语、补语,偶或定语。以德报怨——以德,状语始于足下——于足下,补语王因收吏玺自三百石以上。(韩·外储说右下)——自三百石以上,定语,后置介词、动词都能带宾语,区别在于:“介+宾”作修饰语,“动+宾”主要作谓语。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论·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论·卫灵公)介词引进的动作有关内容有: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原因、目的、对象、行为主体等,据此进行介词分类。1、时地介词时地介词是“时间介词”和“处所介词”的合称,作用是引进与动作有关的时间和地点,包括起点、终点、所在、经历、方向等。第一,引进动作起点。有“于、於、乎、从、自、由/繇、以、道、起”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六十四章)(纣)囚文王昌。投之石室,将以昔至明,阴兢活之,与之俱亡。(史·龟策)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西南夷)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韩·十过)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史·冯唐)自古以来自关而西从今往后从壁上观由赵入秦由今以降第二,引进动作终点。主要有“于、於、乎、及、至、到、抵/底、迟、犁、迄/讫、逮/迨、投、薄”等。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大雅·生民)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孟·梁惠王上)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隐元)楚侵及阳桥。(左·成二)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列·天瑞)又作“抵”。逮夜至于齐。(左·哀六)逮丕继业,年已长大。(吴志·诸葛瑾)又作“迨”。迟帝还,赵王死。(汉书·外戚上)《史·吕太后本纪》作“犁”,今有“黎明”。(原)涉单车驱上茂陵,投暮,入其里宅,因自匿不见人。(汉·原涉)第三,引进动作所在。主要有“于、於、乎、在、以、著、当”等。汝何生在上?(书·盘庚下)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左·宣二)是仁义用於古而不用於今也。(韩·五蠹)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襄二六)辱我以人中,死罪一也。(韩诗外传卷十)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著空仓中封之,令(赵)达算之,达处如数,云“有名无实”。(吴志·赵达)当是时,楚兵冠诸侯。(史·项羽本纪)当流星所坠处,斩(公孙)渊父子。(魏志·公孙度)第四,引进动作经历。主要有“经、历、遵、循、沿、缘、旁/并”等。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趋涪。(魏志·邓艾)鸿飞遵渚,公归无所。(豳风·九罭)孔子观于吕梁,……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庄·达生)“并”假借为“傍”。引进动作经历的介词一般不引进时间,但“经”和“历”例外,如“经五年”、“历三代”。第五,引进动作方向。主要有“向/嚮、即、就、望、往、朝、当”等。(曹)操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后汉·方术传·左慈)与“即”同。夕云向山合,水鸟望田飞。(南朝梁萧子云《落日望海山》诗)既歌而入,当户而坐。(礼记·檀弓上)引进动作方向的介词一般不引进时间,今语“走向明天、迈向新世纪”之类,古代所无。2、工具介词工具介词引进动作凭借的工具、方式或依据。主要有“以、用、因、将”等。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滕文公上)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左·昭二十)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卫灵公)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史·高祖本纪)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庄·秋水)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史·游侠)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史·高祖本纪)商贾……因其富贵交通王侯。(晁错:论贵粟疏)雁持一足倚,猿将两臂飞。(北周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吕·察今)进谏不听,刭而独陆弃之江。(荀·成相)予告汝于难。(书·盘庚上230)工具介词或称“方式介词”或“工具和方式介词”。雁持一足倚,猿将两臂飞。(北周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吕·察今)进谏不听,刭而独陆弃之江。(荀·成相)予告汝于难。(书·盘庚上230)工具介词或称“方式介词”或“工具和方式介词”。3、原因介词原因介词引进动作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用、由、因、为、坐”: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韩·难二)其射……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史·李将军)吾由子而事公孟,子假吾名焉。(左·昭二十)因子而死,吾无悔矣。(左·襄二三)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天论)早期文献又写作“维、唯”,如《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为、以”有时引进的是目的,不是原因:岂非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史·赵世家)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史·范雎蔡泽)汉语“因为”、“为了”二义常混用不别,因为目的有时也是原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天论)——两解4、受事介词受事介词引进动作的接受对象,包括服务对象、延及对象、朝向对象、处置对象、比较对象。第一,引进服务对象。主要有“为、与、替、于、於、乎”等:冉子为其母请粟。(论·雍也)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语·吴)/汉王与义帝发丧。(汉·高帝纪)汝其于予治。(孟·万章上)“受事介词+宾”一般置于动词前,但“于、於、乎+宾”置动词后(《孟子》例例外)。第二,引进延及对象。主要有“于、於、乎、及、与”等:盘庚斆于民。(书·盘庚上224)尧让天下於许由。(庄·逍遥游)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左僖三十)爱其母,施及庄公。(左·隐元)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史·扁鹊)宋元以后,引进延及对象的介词还有“给、把”,如“送给你、交给你、给你吃、你看”、“借把他、卖把他”、“把他吃、把他看”,“把”更俚俗一些。第二,引进延及对象。主要有“于、於、乎、及、与”等:盘庚斆于民。(书·盘庚上224)尧让天下於许由。(庄·逍遥游)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左僖三十)爱其母,施及庄公。(左·隐元)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史·扁鹊)宋元以后,引进延及对象的介词还有“给、把”,如“送给你、交给你、给你吃、你看”、“借把他、卖把他”、“把他吃、把他看”,“把”更俚俗一些。第三,引进朝向对象。主要有“于、於、乎、向/鄉、为、与、对”等:齐使乞师于郑。(左·桓六)秦伯素服郊次,鄉师而哭。(左·僖三三)有人向张华说此事。(世说·德行)太子怒,入为王泣曰:“为我诛戮廷理。”(韩·外储说右上)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论·阳货)归,对其母泣。(王充《论衡·福虚》)“与、于”有时意义抽象,不是“面对、朝向”,而是“对于”: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公冶长)吾甚惭於孟子。(孟·公孙丑下)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史·越世家)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语·吴)宋元以后,引进面对对象的介词还有“朝、问”,如“朝他狂叫”、“问人借钱”。第四,引进处置对象。主要有“于、於、乎、以、用、将”等:予告汝于难。(书·盘庚上)居则习民於射法,出则教民於应敌。(汉·晁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霍光)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汉·夏侯胜)悉将降人分配诸将。(后汉·光武帝纪)第五,引进比较对象。主要有“于、於、乎、乎”: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书·盘庚下239)苛政猛於虎。(礼记·檀弓下)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庄·盗跖)——程度比较是何以异於刺人而杀之?(孟梁惠王上)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韩·外储说左上)——异同比较5、施事介词施事介词引进动作实施者(主体),主要有“于、於、乎、为、被”: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滕文公上)(宋)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公羊·庄十二)战而不克,为诸侯笑。(左·襄十)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吴王夫差……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策·秦五)施事介词主要用于被动句。唐宋以后增添了“着、与、吃、把、给”等,如“着他打了”、“吃他打了”、“与人耻笑”、“把/给人借去了”。6、与事介词与事介词引进动作参与者,包括相关者、跟从者、带领者。第一,引进相关者。主要有“及、与、以、共、将”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左·隐元)吾将与楚人战。(韩·难一)晋侯以公宴于河上。(左·襄九)却后六日,当共父同出。(后汉·列女)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世说·文学)第二,引进跟从者。主要有“将、以、从”等:宫之奇以其族行。(左·僖五)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语·周上)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史·项羽本纪)第三,引进带领者。主要有“随、从”:(楼)护少随父为医长安。(汉·游侠)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史·伍子胥)“从”有相反的两种意义:跟从和带领,后者是其使动用法引起的意义引申。把握介词应注意:第一,意义互相渗透。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遂杀弄儿。(汉·金日磾)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坠。(南朝宋谢灵运《东阳溪中赠答》诗一)江陵高伟,随吾入齐凡数年,向幽州淀中捕鱼。(颜氏家训·归心)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李白《夜泊黄山》诗)《左·襄二六》:“道逆者,自车中揖之。”——“自”,在、从两可。第二,引进内容普泛化。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屦。(左·成二)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李斯)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史·孟尝君)此率民而出於无用者。(策·齐四)敏於事而慎於言。(论·学而)第三,语境制约词义。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论·季氏)——前义“自”,后义“在”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劝学)——前义“自”,后义“到”第四,“于、於、乎”的区别。本义不同。《说文》:“于,於也,象气之舒于”、“乌,孝鸟也……於,象古文乌省”、“乎,语之馀也,象声上越扬之形”。介词皆其假借义。借作介词有先后。甲骨文有“于”无“於”,传世文献较古的,如《尚书》、《诗经》多用“于”,较晚的多用“於”,故段玉裁谓之“古今字”。“乎”使用频率较低,且另有它义。结构位置有异。“乎+宾语”必须置于动词后,“于、於+宾语”前后皆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先进)——不能说“乎大国之间摄”(四)连词连词连接词、词组、分句。连词是虚词,不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和前后两项合为一体,才能充当句子成分,或主、谓、宾、定、补、状,或构成复句。连词与介词的区别:连词涉及前后两项(或多项),介词只涉及宾语一项。由与赐,细人也。(庄·让王)——涉及两人,连词吾将与楚人战。(韩·难一)——只涉及一人,介词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老·七五章)——涉及因果,连词今人主以其清洁也进之。(韩·外储说右下)——只涉及原因,介词连词一般分为:1、并列连词连接语义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内容,包括事物、状况、性质、动作,主要有“与、及/暨、而、以、且”。今我战,又胜荆与郑。(语·晋六)吾将使梁及燕助之。(策·赵三)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老马与蚁。(韩·说林上)宾入大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礼记·郊特牲)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廉颇蔺相如)“于、为、之、如、若”也偶或用作并列连词。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书·多方)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孟·公孙丑下)昔鬼侯之鄂侯、文王,纣王之三公也。(策·赵三)公如大夫入。(仪礼·乡饮酒礼)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免之。(汉·惠帝纪)古代的并列连词可连续使用,且位置不必在最后两项之间,此与现代异。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子罕)李延年,中山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及女,皆故倡也。(史·佞幸)2、承接连词连接先后相继或事理相因的两项内容,包括动作和状况,主要有“而、以、且、因、则、斯、即、于是、然后、而后”。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策·楚四)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缪公用之而霸。(孟·告子下)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成二)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楚。(左·僖五)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梁惠王上)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庄·刻意)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乡党)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陈涉世家)孟尝君使人
本文标题:40古代汉语语法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3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