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其本质第二节认知过程第三节情绪和情感过程第四节意志过程第五节人格第六节心理的生物与社会基础一、心理现象二、心理的本质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其本质一、心理现象心理现象(psychologicalphenomena)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其本质一、心理现象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其本质人格心理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人格倾向性心理过程心理现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人格心理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人格倾向性心理过程心理现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二、心理的本质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其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cognitiveprocess)一、感觉二、知觉三、记忆四、思维五、想象和表象六、注意第二节认知过程(cognitiveprocess)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一、感觉第二节认知过程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外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皮肤觉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1.视觉人类所接受的信息有80%是来自于视觉。适宜的波长为380~780nm的可见光波。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2.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16~20000赫)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3.嗅觉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所引起的。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4.味觉人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其他味觉都是由它们混合产生的。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触觉压觉温觉痛觉5.皮肤觉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感受性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反比关系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2.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酸:1.5~3分钟甜:1~5分钟苦:1.5~2.5咸:20秒~2分钟樟脑:5~7分钟汽油:4分钟花露水:7~12分钟2.感觉的适应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3.感觉的对比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在性质和强度上发生变化的现象。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图中只有三种颜色:白、绿及粉红。但是看起来却像是有两种不同的粉红色,其实是同一个颜色。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4.感觉的相互作用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5.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感受性的补偿是指当某种感受器受到损伤之后,在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的影响下,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大大提高的现象。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盲人敏锐的触觉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5.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感受性的发展:感受性在生活和劳动实践的长期锻炼中,是可以大大提高和发展的,某些特殊训练,可以提高到常人不可能达到的水平。一、感觉(一)感觉的分类(二)感觉的特征第二节认知过程6.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二、知觉第二节认知过程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的不同: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对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个体对物体空间移动以及移动速度的反映。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1.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象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它部分则留为背景,这种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1.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是年轻少女还是老妇人1.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1.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系统把感觉到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的特性。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2.知觉的整体性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2.知觉的整体性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达尔马提亚狗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3.知觉的理解性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3.知觉的理解性不可能图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3.知觉的理解性不可能图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的特性。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4.知觉的恒常性大小恒常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错觉(illusion)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这些都是平行线(咖啡墙错觉)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这些都是平行线(左氏错觉)二、知觉(一)知觉的分类(二)知觉的特性(三)错觉第二节认知过程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记忆(memory)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以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以概念、公式、理论、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以过去体验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对过去做过的运动或操作动作的记忆。(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2.按记忆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的信息在感觉系统存留时间仅有O.25~2秒,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信息在头脑中存留5秒~2分钟,信息储存量有限,一般为7±2个记忆单位。信息经过深入加工在头脑中长期贮存的记忆。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甚至终生。(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3.根据记忆时空关系的方式分类情景记忆语义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4.根据记忆获得的方式分类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1.识记(memorization)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识别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记忆的开端,保持的前提。(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2.保持(retention)指识记过的材料(经验)和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得到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3.再认和再现(回忆)(recognitionandreproduction)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再现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在大脑里重新出现的心理过程。(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出时有困难称为遗忘。(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Ebbinghaus(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三、记忆第二节认知过程规律与特点: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有关;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一)记忆的分类(二)记忆的过程(三)遗忘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思维(thinking)是人脑间接地概括地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间接性概括性特性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肝性脑病病史体格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粪、尿常规检查脑电图检查间接性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概括性枣树苹果树梨树桃树果树均有根、茎、叶、果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2.根据思维探索方向(指向性)分:(1)聚合思维(求同思维)(2)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用六根火柴搭成四个等边三角形。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来分类(1)常规思维(2)创造性思维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第二节认知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概念判断推理新概念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四、思维(一)思维概述(二)思维分类(三)思维过程五、想象和表象(一)想象(二)表象第二节认知过程1.定义想象(imagination)是对大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特点:形象性和新颖性。五、想象和表象(一)想象(二)表象第二节认知过程2.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无目的不自觉有目的自觉地想象五、想象和表象(一)想象(二)表象第二节认知过程五、想象和表象(一)想象(二)表象第二节认知过程表象(representation)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映象。六、注意第二节认知过程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六、注意(一)功能与表现(二)注意的分类(三)注意的品质第二节认知过程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人在注意时,血液循环和呼吸都可能出现变化,当注意高度集中时,还常常伴随某些特殊的表情动作。六、注意(一)功能与表现(
本文标题: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3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