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地理信息系统的典型行业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典型行业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主要内容标准规范数据问题系统建设平台选择功能架构工程实施运行维护思考建议一、标准化基础地理信息标准计算机软件相关标准安全防范相关标准工程施工相关标准国家标准国务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住建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各职能厅局----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推广方案行业标准住建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相关标准国土资源部----地籍普查与系统建设相关规范指导性意见CJ/T系列★★★★★标准化、规范化二、数据问题(1)大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1:500、1:1000、1:2000获取方式:实测、国土、规划等1、基础数据(2)遥感数据:高分辨率商业卫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获取方式:商业采购、航拍(3)真三维斜射数据是通过综合运用全球领先的机载多角度倾斜航空摄影系统(MIDAS)、机载激光扫描系统(ALS60)、城市真三维倾斜影像快速构建应用平台(3DRealWorld)、软件与数据库等技术,将最新的高分辨率多角度的倾斜航空影像、城市地面高程模型数据、POI属性等信息进行集成形成的影像数据。飞行器(运十二)多角度倾斜摄影测量系统机载激光扫描系统日照间距分析环境协调性分析国土领域地籍调查资源调查公共安全、消防信访领域突发事件控制房地产管理服务交通管理服务(4)三维实景数据获取方式:实测、人机交互2、城管业务域数据部件普查数据获取方式:实测、人机交互地理编码数据获取方式:普查、人机交互单元网格数据获取方式:实测、人机交互管线数据获取方式:相关业务部门……具体分类标准参考《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2007)。部件编码(标识码)的结构应为:部件(分类)代码+流水号。事件通过(事件代码)标识码进行编码标识。事、部件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位大类代码、2位小类代码。县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按照GB/T2260的规定执行。大类代码为2位,表示部件大类,具体划分为:01-06分别表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设施类;21表示扩展部件类。小类代码为2位,表示部件小类,具体编码方法为:依照部件小类从01~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流水号为6位,表示部件定位标图顺序号,依照部件定位标图从000001~9999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部件普查数据1)行政区划数据:包括区、街道办事处、社区。2)单元网格数据:单元网格数据3)地名数据:包括现状地名、历史地名、历史沿革地名、地名别名等。4)道路数据:包括主要道路、现状道路、胡同、一级街坊、二级街坊数据。5)门址院落数据:包括院落名称、门牌编号等。6)小区楼座数据:包括小区名称、楼座名称等。7)标志物地址:a)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与建筑物,包括建筑物、广场、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纪念地、名胜古迹等;b)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与院落,包括医院、学校、单位等。c)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桥梁、道路环岛、交通站场等。标志物地址的基本地点名称为描述该标志物的标准名称,能唯一标识特定地点。8)兴趣点地址:兴趣点地址包括沿街巷及小区中具有地理标识作用的店铺、公共设施、单位和建筑等。地理编码数据1)法定基础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应基于法定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2)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的边界,不应跨社区分割。3)地理布局原则: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山丘、湖泊等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划分。4)现状管理原则: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一万平方米时,不应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进行划分。5)方便管理原则:按照院落出行习惯,考虑步行或骑车方式便于到达。6)管理对象原则:兼顾建筑物、城市市政管理对象的完整性,网格的边界不应穿越建筑物、市政管理对象,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的市政管理对象的数量大致均衡。7)无缝拼接原则:单元网格之间的边界应无缝拼接,不应重叠。单元网格数据管网数据集通讯管网排水管网给水管网电力管网燃气管网...管线管点管线编号............管径起止点坐标附属信息管线类型管点编号管点坐标管点类型附属信息管线数据3、多源共享业务数据业务统计数据获取方式:工商、应急、社会联动等视频监控数据获取方式:公安、政法、交通等已有系统数据获取方式:移植、映射、一致化多职能部门共享★★★★★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实景影像数据库数字城管专业数据库数据共享发布平台真三维斜射影像数据库地下管网普查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三、项目建设问题项目启动:分析项目对组织的作用和效益,提出项目意向,提交书记、市长办公会、获得审批通过;项目规划:进行用户需求分析、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总体解决方案、投资预算、进度安排、战略事项等----形成可研报告,发改委立项、批复;步骤系统设计:应用与功能设计、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系统实施:软件开发、数据库开发、系统集成与测试;系统运行:系统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怎样做好每一步的工作?管理!★★★★★关键点之一:需求分析,用户究竟需要什么?★★★★★1、顾问规划的系统城管系统关键点之一:需求分析,用户究竟需要什么?★★★★★2、专家设计的系统城管系统关键点之一:需求分析,用户究竟需要什么?★★★★★3、工程师完成交付用户的系统城管系统关键点之一:需求分析,用户究竟需要什么?★★★★★4、用户想要的系统城管系统关键点之一:需求分析,用户究竟需要什么?★★★★★5、实际运行的系统城管系统ABCDE成功?or失败?问题出在哪里?系统技术问题?项目定位问题?需求分析问题?系统设计问题?项目管理问题?地理数据问题?……?常见问题规划目标过高可行性研究走形式缺乏IT项目管理知识重硬件、轻软件……如何改善这些问题?关键点之二:以需求为中心,从用户需求出发理解系统开发与应用!做好每一步的项目管理工作!★★★★★先进技术成功应用分析、设计项目管理硬件培训战略职业道德一切围绕城市管理软件数据应用城市管理手册信息管理工作小组四、平台选择1、操作系统平台:Windows系列平台、linux、Unix等2、城管通平台:移动、联通、电信等,关系城管通开发及应用3、硬件平台:服务器(集群)平台、网络平台、呼叫中心平台、存储设备、大屏幕等4、数据库软件平台:管理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能力、稳定性,如Oracle业务数据库服务器集群GIS服务器1台应用服务器4台SAN交换机SAN交换机SAN存储设备磁带库IDC机房通讯服务器呼叫中心服务器数据备份服务器防病毒、系统补丁、网络管理服务器GIS数据库服务器集群6、城管应用软件平台:可扩展、可移植、广大用户群、企业道德等;7、开发语言:跨平台,如Java等★★★★★无缝集成能力!★★★★★选择最适合的!5、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国外ArcGIS,国内SuperMap、MapGIS等五、功能架构★★★★★关键问题一是扩展子系统;二是监督指挥分离;三是多层级责任制管理;四是应用软件要可定制;五是人员队伍。扩展子系统,要考虑城管实际需要而定,同时要考虑更新、升级、维护等问题。监督指挥分离,不是形式上的分离,而是管理机制上的分离。多层级责任制管理:市----区(县)----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应用软件要可定制,遵循标准软件开发过程,接口规范,功能可柔性重组、聚合。多类型人才队伍:管理型人才、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人才、地理信息技术人才等。六、工程实施1、体制机制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创新、评价方式创新2、软件建设系统整体要求、基础软件平台建设、应用软件(含拓展)建设模式:“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两级监督、两级指挥”、“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等3、基础数据建设基础地理数据、影像数据、地理编码数据、单元网格数据、部件数据、实景三维数据、视频数据流、统计数据等4、运行环境建设网络平台、存储平台、无线系统、呼叫中心平台、大屏幕、视频监控、安全系统、强弱电及机房、办公场地等5、人才队伍建设培训、考核、反馈、效果追踪★★★★★机制创新是难点;数据建设是血液;运行环境是链路;软件系统是依托;人才建设是战略。持续发展!循环发展!开拓发展!七、运行维护运维机制系统管理数据管理备份策略安全策略……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风险管理人员管理……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八、思考与建议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2、着力落实资源整合共享3、需求牵引制定建设目标4、结合实际规划拓展系统城市排水系统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管理公用事业监督(热力、燃气实时监测)网格化社会管理与服务从数字化城市管理迈向智慧化城市管理!高效、务实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下一步重要拓展方向九、关注新技术应用:物联网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RFID应用是物联网第一个例子物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互联互通工业传感网NGN应用系统服务应用层基础设施网络层:无线传感网、P2P网络、网格计算网、云计算网络基础网络支撑层:无线传感网、P2P网络、网格计算网、云计算网络物联网设备层:传感器节点、射频标签、手机、个人电脑、PDA、家电、监控探头以IP地址整合相关资源实现了“秀才不出门,能做天下事”地理空间信息技术—GIS、RS、GPS为物联网中的应用提供了定位参数和实时监控。比如为智能交通中对车辆的定位,医疗应用中对患者的定位以及现代物流中对货物的定位就是基于GIS和GPS技术的。物联网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提供了高速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更精确的实时测量方式,以及在其设立的平台上更广泛的实际应用。物联网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智能交通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是自发进行的,每个驾驶者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行车路线,交通信号标志仅仅起到静态的、有限的指导作用。这导致城市道路资源未能得到最高效率的运用,由此产生不必要的交通拥堵甚至瘫痪。而智能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将整个城市内的车辆和道路信息实时收集起来,并通过超级计算中心动态地计算出最优的交通指挥方案和车行路线;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系统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益,使交通拥挤降低20%,延误损失减少10~25%,车祸降低50~80%,油料消耗减少30%,废气排放明显减少建筑物1建筑物1建筑物1监控交通量提供停车信息接收车内广告交管中心建筑物1交管监控中心交通路口信息提供车辆启始信息Informationorentertainmentservicewhichmakesuseofthegeographicalpositionofamobiledevice.240millionGPS-enabledphonestobesoldgloballyin2009,6.4%increaseon2008sales社会公众应用:前所未有的巨大消费群体通过各种多媒体化手段实现应用功能的增多装载各种功能的移动电话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Mobile/Mobile/WirelessWireless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Mobile/Mobile/WirelessWireless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2G2.5G2.5G-3G3G多媒体化移动电话的时代3D图像地理导航系统IC录音机3百万像素相机Avatarchat电影電話电子钱包彩色液晶(STN)相机VGA130万像素相机彩色液晶(TFT)相机CIF硅晶音响电影(QCIF)电影(QVGA30fps)2百万像素相机电影電話游戏JAVA模拟电视调谐设备FM收音机调谐设备NTSC/PALTV输出地面数字信号播放(H.264)网络发送音乐移动上网(WAP/i-mo
本文标题:地理信息系统的典型行业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3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