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地质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
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录井资料的采集…………………………………14录井资料的整理…………………………………11附录A(规范性附录)颜色图例及代码…………16附录B(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封面格式………17附录C(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格式……………18附录D(资料性附录)原始统计表格式…………30附录E(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屑录井图格式……33附录F(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心录井图格式……34附录G(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封面及扉页格式…35附录H(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目录格式………………37附录I(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数据表格式……………38附录J(规范性附录)录井综合图格式…………………47附录K(规范性附录)岩心录井图格式…………………48附录L(规范性附录)绘图要求…………………………49附录M(规范性附录)资料上交项目(一)………………50附录N(资料性附录)资料上交项目(二)…………52附录O(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录井报告数据表填写细则……………………53表1气体检测仪主要技术指标……………………………7表2钻井液参数传感器技术指标…………………………8表3钻井参数传感器技术指标……………………………8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O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N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道华、康保东、李士杰、王静、孙宇达、徐会建、张野、杨玉金、许学良。本标准首次发布。本标准规定了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的项目、内容及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区域探井、预探井、评价井录井资料的采集与整理,开发井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范围GB/T18602-2001岩石热解分析SY/T6610-2005石油定量荧光录井规范SY/T5788.3-1999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SY/T6028-94探井化验项目取样及成果要求SY/T6294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3.1地质录井3.1.1钻时录井3.1.1.1钻具管理丈量钻具做到五清楚(钻具组合、钻具总长、方入、井深和下接单根)、两对口(钻井、录井)、一复查(全面复查钻具),严把倒换关,确保井深准确无误。3.1.1.2录井密度(间隔)录井密度(间隔)为1m,单位用“min/m”表示,保留整数。3.1.1.3井深校正仪器记录深度与单根深度误差小于0.2m,每单根校正一次仪器井深。3.1.2岩屑录井3.1.2.1录井井段及密度(间隔)3.1.2.1.1可根据盆地、地区具体情况确定岩屑录井井段。3.1.2.1.2岩屑录井间距应根据盆地、地区及层位的不同来确定,现场录井应根据实钻剖面的变化调整录井间距,在非目的层钻遇含油气层及特殊地层应加密取样。钻井取心井段,正常进行岩屑录井工作。3录井资料的采集3.1.2.2样品质量一般探井每次取干后样品质量不少于500g,区域探井应取双样,重点探井目的层应取双样,其中500g用于现场描述、挑样使用,另500g装袋保存。3.1.2.3样品的采集3.1.2.3.1迟到时间的确定3.1.2.3.1.1目的层之前200m及目的层,每100m实测一次;3.1.2.3.1.2非目的层,井深在1500m前,实测一次;井深在1501~2500m,每500m实测一次;井深在2501~3000m,每200m实测一次;井深大于3000m,每100m实测一次。3.1.2.3.1.3每次进行实物迟到时间测定后,对理论迟到时间进行校正。理论计算迟到时间应与实物迟到时间相对应。3.1.2.3.1.4取样时间为取样深度钻达时间加上迟到时间。3.1.2.3.2取样位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取样位置,但每口井必须在同一位置。3.1.2.3.3样品采集方法3.1.2.3.3.1样品数量较少时,全部捞取;数量较多时,采用二分、四分法在砂堆上从顶到底取样;每次取样后,应清理余下样品。3.1.2.3.3.2每次起钻前,应取完已钻井段的全部岩屑样品。若遇特殊情况,起钻前无法取全的岩样,下钻后进行补捞。3.1.2.4样品的清洗3.1.2.4.1水基钻井液录井的岩屑应使用洁净的清水进行清洗;油基钻井液录井的岩屑应采用柴油、洗涤剂、清水进行清洗。3.1.2.4.2清洗应充分显露岩石本色,以不漏掉油气显示、不破坏岩屑及矿物为原则。3.1.2.5样品的干燥3.1.2.5.1环境条件允许应采取岩屑自然晾干,并避免阳光直射,否则,可采取风干或烘烤干燥方法,烘烤岩屑应控制温度不大于110℃,严禁岩屑被烘烤变质。3.1.2.5.2见含油气显示的岩屑严禁烘烤,只能自然晾干或风干。3.1.2.6样品的整理、标识干燥后的样品应装入盒(袋)中,标明井号、井深。3.1.2.7岩屑描述3.1.2.7.1描述方法3.1.2.7.1.1挑选真样逐包定名,分段描述。3.1.2.7.1.2岩性鉴定应干湿结合分辨颜色,对浅层松散岩屑要干描和轧碎描述结合,系统观察辨认岩性,挑选岩样,反复比较分层定名,从上至下逐层描述。3.1.2.7.1.3不能定论的岩屑,要注明疑点和问题。3.1.2.7.1.4岩屑失真段,主要内容描述后,要注明其失真程度及井段,进行原因分析,用井壁取心资料及时校正和补充。3.1.2.7.2描述内容3.1.2.7.2.1岩性定名、颜色(代码见附录A)、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含有物、物理化学性质、含油气显示情况。3.1.2.7.2.2碳酸盐岩定名主要依据岩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种类,次要依据岩石中的其他物质成份。着重突出与岩石储集油气性能有关的结构、构造特征。3.1.3钻井取心录井3.1.3.1钻井取心的原则区域探井、预探井钻探目的层及新发现的油气显示。为确定地层岩性、储集层物性、局部层段含油性、生油指标、接触界面、断层、油水过渡带等情况。邻井岩性、电性关系不明,影响测井解释精度的层位。区域上特征不清楚的标志层。确定完钻层位及特殊地质任务。3.1.3.2钻井取心井深控制3.1.3.2.1取心之前起钻,应在钻头接触井底,钻压为“2~3t”的条件下丈量方入。3.1.3.2.2取心下钻到底,取心钻进前应丈量方入,核实井深。3.1.3.2.3取心钻进结束后,割心前丈量方入。3.1.3.2.4取心时下钻、起钻方入的丈量应在同一钻压条件下进行。3.1.3.3岩心整理3.1.3.3.1岩心出筒、清洗、含气试验及油气显示观察3.1.3.3.1.1岩心出筒时观察油气显示情况,按由左至右,由浅至深的顺序摆放岩心。3.1.3.3.1.2除密闭取心外,岩心应清洗干净,同时进行浸水试验,观察油气水显示特征,并做好观察记录。对易挥发的含油气岩心,应及时采取封蜡等保护措施。3.1.3.3.2岩心整理、丈量及标识3.1.3.3.2.1清洗后的岩心,根据岩心断裂茬口及磨损关系,对岩心进行最紧密衔接,并按由浅至深的方向在岩心表面画方向线,要求每个自然断块岩心均应有方向线。3.1.3.3.2.2由浅至深丈量岩心长度,注明半米、整米记号,在该筒岩心的底端注明单筒岩心长度。3.1.3.3.2.3由浅至深,按自然段块的顺序进行编号,编号的密度一般为:碎屑岩储集层0.2m一个,泥岩、碳酸岩、火成岩及其它岩类0.4m一个,并在每筒岩心的首、尾及编号尾数逢“0”及“5”的编号签上填写该筒井段。3.1.3.3.2.4按由浅至深的顺序依次装入岩心盒中,并对岩心盒进行系统标识,包括:井号、盒号、筒次、井段、岩心编号;在单筒岩心底放置岩心挡板,注明井号、筒次、井段、进尺、心长、收获率、层位。3.1.3.4岩心描述3.1.3.4.1分层原则3.1.3.4.1.1一般岩性,厚度大于等于0.1m,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含有物、油气水产状等有变化的层,均应分层描述,小于0.1m的层,作条带或薄夹层描述,不再分层。3.1.3.4.1.2厚度小于0.1m、大于等于0.05m的特殊层,如油气层、化石层及有地层对比意义的标志层或标准层均应分层描述;厚度小于0.05m的冲刷、下陷切割构造和岩性、颜色突变面、两筒岩心衔接面及磨光面上下岩性有变化均应分层描述。3.1.3.4.1.3含油气岩心描述应结合岩心出筒及整理过程中油气显示观察记录,综合叙述其含油气特征,准确定级。3.1.3.4.2描述内容3.1.3.4.2.1岩性定名、颜色(代码见附录A)、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缝洞、含有物、地层倾角与接触关系、物理化学性质、含油气情况、含气试验情况,对含油气变化情况进行二次描述。3.1.3.4.2.2碳酸盐岩定名主要依据岩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种类,次要依据岩石中的其他物质成份。着重突出岩石的缝洞发育特征,与岩石储集油气性能有关的结构、构造特征。3.1.3.4.3含油级别的划分按SY/T5788.3-1999中标准4.1条款执行。3.1.3.4.4含水试验方法及含水级别的划分用滴管将清水滴在干净平整的新鲜岩心断面上,观察水珠的形状和渗入情况,包括以下四级:a)速渗:滴水后立即渗入,具水层特征。b)缓渗:滴水后水滴向四周立即扩散或缓慢扩散,水滴无润湿角或呈扁平形状,具含油水层或致密层特征。c)微渗:水滴表面呈馒头状,润湿角在60º~90º之间,表示微含游离水,具含水油层或干层特征。d)不渗:水滴表面呈珠状或扁圆状,润湿角大于90º,表示不含游离水,具油层特征。3.1.4井壁取心录井3.1.4.1井壁取心原则岩屑失真严重,地层岩性不清的井段。钻井取心漏取及钻井取心收获率较低的储层井段。未进行钻井取心,岩屑录井见含油气显示的井段,为落实其含油性及归位有困难的层段。岩屑录井无油气显示,而测井曲线上表现为可疑油气层及参照井为含油气层的层段。判断不准或需要落实的特殊岩性井段。3.1.4.2井壁取心质量要求3.1.4.2.1井壁取心数量以达到井壁取心设计目的为原则。3.1.4.2.2井壁取心的质量应满足现场观察、描述及分析化验取样,长度不小于0.01m。3.1.4.3井壁取心的整理及标识井壁取心出筒后及时清洁表面钻井液,装入井壁取心瓶中,并在井壁取心瓶上粘贴标签,标识井号和井深。3.1.4.4井壁取心的描述按本标准3.1.3.4.2~3.1.3.4.4条款执行。3.1.5荧光录井3.1.5.1录井井段及密度(间隔)要求3.1.5.1.1岩屑逐包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逐包进行系列对比分析,并保存滤纸。3.1.5.1.2岩心全部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按产状进行系列对比分析,并保存滤纸。3.1.5.1.3井壁取心样品逐颗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逐颗进行系列对比分析,并保存滤纸。3.1.5.2系列对比分析取岩石样品1g,研磨成粉末,用有机溶剂(氯仿或四氯化碳)5ml,浸泡4h后在荧光灯下,观察溶液发光颜色,并与本地区同层位标准系列进行对比,确定荧光系列级别。3.1.5.3荧光定量分析按SY/T6610-2005执行。3.2气体录井3.2.1录取项目及内容3.2.1.1随钻气体检测,烃类气体检测包括全烃和组份;非烃类气体检测,包括二氧化碳、硫化氢等。3.2.1.2后效气体检测,包括烃类气体检测和非烃类气体检测。3.2.1.3热真空蒸馏分析(VMS)。3.2.2录井井段及测量密度(间距)3.2.2.1随钻气体检测3.2.2.1.1预探井、区域探井进行气体录井;评价井目的层应进行气体录井,非目的层是否进行录井应根据盆地、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3.2.2.1.2烃类与非烃类气体检测连续测
本文标题:地质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3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