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从《达洛维夫人》的两中译本对比看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龙源期刊网从《达洛维夫人》的两中译本对比看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作者:刘东生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6期摘要:文学翻译不仅要忠实通顺,更要体现文学语言的创造性和艺术性,突出原作的创作风格和意境。而异化法和归化法则体现了是以接近原语还是接近目的语为目的的差异。本文通过《达洛维夫人》两中译本进行分析,探讨这两种方法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以期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所启示。关键词:达洛维夫人;归化;异化一、引言目前,在翻译界流行两种理论,一种是异化法,另一种是归化法。异化主张接近原语或原文作者,而归化则认为应接近目的语和译文读者。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英国小说,在世界文坛享有很高声誉。最近的有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姜向明翻译的版本,以及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玟婧翻译的版本(玟婧将该书译成《时时刻刻》)。本文试图对这两中译本进行语言和文化层面对比,分析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的异同,探讨异化和归化理论在该书翻译过程中的运用,希望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启示。二、异化和归化理论异化派代表为美国学者韦努蒂,他提出“翻译在目的语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要突出原文之异”,“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翻译理论和实践,以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样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特有“风味”,同时还可引进特有的表达方式,丰富译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归化派的代表人物为美国的翻译家奈达,他提出了“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有最自然的对等语来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归化法要求译者应接近译语读者,强调“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原语中的语言文化现象不应强加于译文读者,可采取“功能同构”的解决方法,即可以采用符合译语习惯的表达方式。三、异化和归化在两译本中的体现通过对《达洛维夫人》两中译本进行对比,可发现在很多地方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是不同的,有的采用异化法,有的采用归化法,这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文化层面。龙源期刊网语言层面在小说一开始,达洛维夫人是这样回忆她的初恋男友彼德·沃尔什的:Itwashissayingsoneremembered;hiseyes,hispocket-knife,hissmile,hisgrumpinessand,whenmillionsofthingshadutterlyvanished-howstrangeitwas!--afewsayingslikethisaboutcabbages.玟译:奇怪的是,就算和他经历过的千千万万件事都从记忆里消失得一干二净,他说的话却还能让人记清楚。他的眼睛,他放在口袋里的小折刀,他的微笑,他的坏脾气,还有他说过的几句好像关于卷心菜的话语。姜译:但他说的话却能够让人记住,还有他的眼睛,他的小刀,他的微笑,他的火爆脾气,还有……成千上万桩往事都已忘得干干净净——真是不可思议!——却偏偏记住了卷心菜之类的只言片语。在这段文字的翻译当中,玟采取了异化的翻译方法,将hispocket-knife译成了“他放在口袋里的小折刀”。虽然准确,但是却使原文本来充满节奏感的语言破坏了。而姜则翻译成了“他的小刀”,省却了“口袋里”这样的修饰语,对原文意思并无影响,还更好的保留了作者语言的流畅和节奏感,更为妥帖。另外,玟将“afewsayingslikethisaboutcabbages”译成“还有他说过的几句好像关于卷心菜的话语”。玟再一次用了异化的方法,虽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语言,但听起来比较生硬。而姜翻译的“却偏偏记住了卷心菜之类的只言片语”,则更符合中国文学的语言特点。又如:“IlovewalkinginLondon,”saidMrs.Dalloway/“Really,it’sbetterthanwalkinginthecountry.”玟译:“我很喜欢在伦敦这里随便走走,”达洛维夫人说,“那种感觉真的比在乡间里散步还要好。”姜译:“我喜欢在伦敦逛,”达洛维夫人说,“比在乡下溜达真的有意思多了。”这一段描写了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在大街上约见了她的老朋友时打招呼的话。玟采用了异化的方式,遵照原文将“walking”翻译成“散步”,将“better”翻译成了“还要好”。而姜采用了归化的方式,将“walking”一词分别翻译成了“逛”和“溜达”,并将“better”翻译成了“有意思多了”。两位的翻译都正确的表达了语言的意思,但是这里是日常口语,因此笔者认为采用归化的方式,翻译成“逛”和“溜达”更加符合人们日常的说话习惯。2.文化层面龙源期刊网翻译涉及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还有文化因素,因为不同的语言都是各个民族思维和文化的产物。一种文化赋予语言的含义,另一种文化中未必能找到对等,而不同文化对同一种事物又含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针对文化方面所产生的翻译障碍不可忽视。例如,在参加达洛维夫人晚宴的宾客当中,有一位名叫米莉森特·布鲁顿的女士,她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却像战争女神附体一样,身姿挺拔,举止粗旷,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大英帝国。人们很难想象她死后其亡灵会在英国意外的地方游荡,甚至于“TobenotEnglishevenamongthedead-no,no!Impossible!”。在翻译这个句子时玟译为“就算是做亡灵,她也不要做英国的亡灵——不行,这不行!根本不可能!”在这句话的翻译当中,二者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姜译为“哪怕是到了阴曹地府,要叫她不做英国人——不,不!绝对办不到!”在这里,玟的译文中出现了“亡灵”的字眼,而姜则译为“阴曹地府”。“亡灵”和“阴曹地府”都是中国文化当中迷信的说法,放在这里虽然读者可以瞬间理解意思,但是在一部翻译的著作当中出现“亡灵”和“阴曹地府”这样的词句,难免让某些读者产生错觉,认为英国文化当中也有阴曹地府这样的地方,从而造成文化交流的误差。但是玟对这句话的翻译出现了理解上的错误。“就算是做亡灵,她也不要做英国的亡灵——不行,这不行!根本不可能!”然后前几句分明说布鲁顿是如何热爱英国,这里却说她就算当亡灵也不当英国的亡灵,明显是错误的。因此,笔者认为,将两位的翻译结合为“哪怕是做亡灵,要叫她不做英国人——不,不!绝对办不到!”这样可能会更好。四、结语不论是在语言还是在文化层面,《达洛维夫人》的两中译本都存在着异化和归化策略选择上的差异。但无论选择那一种,都要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如思想内容、情节、写作风格和意境等,使译文最大程度地与原作一致,并能使译语读者感受到同样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参考文献:[1]伍尔夫.达洛维夫人.姜向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4[2]伍尔夫.时时刻刻.玟婧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孙致礼.翻译的异化和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1),32-35.
本文标题:从《达洛维夫人》的两中译本对比看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6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