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最新】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1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版次/修改号:D/0文件编码:TH/C-011目的通过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能够持续地辨识、评价和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尤其对重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加强控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风险,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有活动、人员和设施的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策划及其实施。3职责3.1质量安全环保处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3.2机关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及活动中危险源的识别与更新,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3.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的具体实施,以及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的制定与实施。4程序4.1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业务活动分类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判定风险是否容许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如有必要)评审措施的充分有效性。4.2危险源的辨识4.2.1辨识的范围覆盖公司所有部门和单位的各项产品、活动和服务过程。至少包括: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和外来访问者)的活动;c)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包括外界提供的设备、设施);d)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新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在工艺技术、设备、人员、作业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发生变更的情况。24.2.2识别时要考虑a)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正常生产情况属正常状态,装置开停车、设备开停机及检维修等情况,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等情况。c)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结果。4.2.3危害因素分类a)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b)施工作业风险识别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和职业病类别分类,根据公司特点,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公司主要风险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事故、高温灼伤、化学烫伤和低温冻伤、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物理爆炸事故(包括锅炉、容器超压、轮胎爆炸等)、化学爆炸(指可燃气体、粉尘等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的爆炸等)、中毒和窒息事故、职业病和其他伤害事故(如摔、扭、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轧伤等)。4.2.5危险源辨识的方法a)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存在的危险源;b)查阅资料:通过查阅有关事件、事故、职业病记录和台帐,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c)安全检查表:系统剖析,确定检查项目,按顺序编制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确定危险源;d)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作业人员,集思广益、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e)工作危害分析(JHA):识别存在的作业活动,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为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及其危害程度,主要用于日常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3f)工作前安全分析(JSA):指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方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单位及承包商生产和施工作业场所所有的现场作业活动。具体执行《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定》;4.3风险评价4.3.1风险评价分级:a)矩阵法风险评价结果分为重大风险、中度风险和一般风险三级;b)LEC法风险评价结果分为不可容许风险(5级)、重大风险(4级)、中度风险(3级)、可容许风险(2级)、可忽略风险(1级)五级。4.3.2风险评价方法各部门(单位)采用是非判断法与矩阵法或LEC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对所有识别出来的危险源先用是非判断法来直接判断,被判为“非”的危险源再用矩阵法或LEC法评价。油气开采、炼化、危化品运输等危险性较大的单位宜采用矩阵法,销售、技术服务、后勤保障、机关部门等单位宜采用LEC法进行评价。风险评价方法:4.3.2.1是非判断法: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则即可实现风险的分级:a)违反法律、法规的危险源,为重大风险;b)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无良好控制措施的危险源,评为重大风险;c)相关方强烈抱怨的事件或危险源,评为重大风险;d)曾经发生过事故且已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的危险源,评为中度风险;e)重大事故隐患,评为重大风险。4.3.2.2矩阵法a)对“危险源清单”中采用直接判断法为“非”的危险源,对照表1从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停工时间和对声誉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因不同的事件造成的后果不尽一致,如只能确定其中一项,就以这项的取值S作为后果的严重程度,如能确定二到四4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表1评估后果的严重性(S)分数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停工时间对声誉的影响5·死亡·终身残废·丧失劳动能力≥50万元≥30天引起公众的反应;持续不断的指责;国家级媒体的大量负面报道。4·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慢性病·住院治疗≥5万元≥5天引起整个区域公众的关注;大量的指责,当地媒体大量的反面报道;国内媒体负面报道,当地或国家政策的可能限制措施。3需要去医院治疗,但不需住院≥1万元≥1天一些当地公众表示关注,受到一些指责;一些媒体有报道和政治上的重视2·皮外伤·短时间身体不适小于1万元半天公众对事件有反应,但是没有表示关注1没有受伤无没有误时没有公众反应b)对照表2从发生偏差的频率、安全检查的频率、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员工的胜任程度、现有防范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评价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只能确定其中一项,就以这项的取值L作为可能性的取值,如能确定二到五项,取其中分值最高的作为其最终的L值。表2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防范、控制措施5每天发生,经常从来没有检查没有操作规程不胜任(无任何培训、意训不够、缺乏经验)无任何防范或控制措施4每月发生偶尔检查或大检查有,但只是偶尔执行不够胜任防范、控制措施不完善3每季度发生月检有操作规程,只是部分执行一般胜任有,但没有完全使用(如个人防护用品)2每年发生周检有、但偶尔不执行胜任,但偶然出差错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1偶尔或一年以上发生日检有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高度胜任(培训充分,经验丰富,意识强)有效防范控制措施。c)确定了S和L值后,依据表3进行风险评价分级,评价结果分为以下三种:一般风险R=L*S=1~6;中度风险R=L*S=8~12;重大风险R=L*S=15~25。表3风险评估表R严重性S可能性L1234511234522468103369121544812162055510152025d)R值的界限值,以及L和S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由各单位安全部门依据企业自身情况加以界定。4.3.2.3LEC法(作业条件危险分析)(1)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其公式为:D=LEC式中:D—风险值;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关于L、E、C和D值的确定,分别见表4、表5、表6、表7。表4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10完全可以预料(1次/周)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1次/20年)6相当可能(1次/6个月)0.2极不可能(1次/大于20年)3可能,但不经常(1次/3年)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次/10年)表5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频繁程度(E)分数值频繁程度(E)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1次/年)表6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C)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损工事件-LWC)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4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医疗处理事件-MTC,限工事件-RWC)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健康要求(急救事件-FAC以下)表7风险值(D)风险值(D)危险程度风险等级320极其危险,应停止作业5(不可容许的)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4(重大的)70~159显著危险,需要整改3(中度的)20~69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可容许的)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可忽略的)6风险值(D)求出后按“表7”确定风险的级别。4.3.3风险评价结果各部门(单位)将评价出的重大风险和不可允许风险汇总填入“重大风险清单”或“吐哈油田公司(单位XXXX)年隐患治理项目台帐”(见事故隐患治理管理规定),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报质量安全环保处。质量安全环保处对各部门(单位)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确认并存档,同时编制公司的“重大风险清单”或隐患治理项目台帐,报管理者代表审批。作为建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和应急响应的依据。4.4风险控制4.4.1各部门(单位)应对危害因素采取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措施,以控制风险及其影响。技术措施可选取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应急准备、个体防护等或几种组合,并应针对具体危害因素制定具体措施。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包括而不限于以下方面:——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作业许可制度;——全员培训,提高技能和意识;——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建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资源;——组织可以提供或利用的资源等。当单一措施或正常运行控制不能实现预期的风险控制要求时,组织应考虑投入所需的资源,制定和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见5.3.4)。4.4.2各部门(单位)针对本部门(单位)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分别落实到HSE作业计划书、HSE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应急响应中,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7公司和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将重大风险纳入目标和管理方案、相应的过程控制、培训及应急响应计划加以控制。4.4.3必要时,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生产作业性质、以及风险控制的实际需要,选择采用工作安全分析(JSA)、工艺危害分析(PHA)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方法,对重大风险进行进一步分析,为风险控制与应急措施的制定提供充分依据。4.4.4各部门在进行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制定风险控制时,应全员参与,以确保该过程的严谨、完整和充分。4..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评审各部门(单位)应对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a)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b)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c)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d)受影响人员如何评价计划中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e)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被用于实际工作中。4..6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教育、培训各部门(单位)负责就评价出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通过信息交流与培训,使员工了解本岗位的风险以及削减措施和应急措施,具体执行《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和《员工能力评价与培训控制程序》。4.7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频次4.7.1在体系建立初期应进行初始状态评审;体系正常运行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可以HSE检查、工作循环分析等方式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如有变化应及时更新。4.7.2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a)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b)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过程发生变化时;c)内、外审和管理评审发现风险管理存在问题时;d)相关方要求发生变化时;8e)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时;f)绩效测量与监测发现危险源识别有
本文标题:【最新】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0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