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格发展与教育_心理学家的观点(B证)(PPT46页)
人格发展与教育——人格心理学家的观点陈少华博士广州大学心理系微信:13926129520青少年频频自杀,谁之过?2015年6月16日下午3点多,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一名18岁的大一男生,从男生宿舍6楼一跃而下,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据悉,该男生可能是因为跟网恋女友分手,一时想不开而自杀。近期,贵州、湖南、安徽、江西等地相继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令社会震惊。来自英美的调查发现,自杀现象越来越低龄化,正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为什么自杀?我们该怎样才能挽救年轻的生命?5年级女生跳楼身亡“我亲爱的妈妈,当你看到这张纸时,我或许已经死了……”6月6日,一张疑似绝笔信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内容为一名学生向妈妈临终告别,网帖后面还附有多张医院抢救照。据悉,6月5日傍晚,湖南邵阳绥宁县5年级女生万某,因与同桌发生矛盾被打骂,在县城沿河街租住屋跳楼自杀身亡。“90后”相约烧炭自杀2015年5月18日晚8点多,饱含一氧化碳的缕缕炭烟,弥漫在济南的一间出租屋内。“90后”小谭在离家千里的济南,与另外两名外地来济赴约的“90后”,如约点燃木炭自杀。烟雾在室内弥漫着,其中两人相继滑倒在地,小谭最后一个昏倒在地。若非随后赴约的第4名成员报警,3条年轻的生命将就此凋零。初中生自杀个案警醒:生命该如何“教育”2017年新学期开学之初,上海市初中生接连跳楼自杀的消息让闻者唏嘘不已:2月14日,15岁初二学生卢某的尸体在上海市某小区的草丛中被发现;2月15日,年仅14岁的上海市初一学生赵某某从小区高层跳下身亡;2月16日一名初二学生从学校5楼跳下,经救治已暂无生命危险。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媒体上关于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共计79例,其中自杀率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攀升,初中最高,高中次之。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据悉,全国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参与了调查。复旦投毒案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N-二甲基亚硝胺。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媒体评论新华社:这实在令人扼腕。对法律没有应有的敬畏,缺乏一种对生命的爱惜,缺乏足够的理性才会有如此行为。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任何理由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再大,人也应有底线。有外在知识无内在约束,教育应反思。人民日报:培养人才,有知识更要有德性;大学教育,重学术更要重人格。让学生懂得爱、尊重和包容,才能避免悲剧重演。专家评论中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晓边表示,一些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是连日来高校死伤事件频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背后是长期以来相关教育的缺失。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学校、社会,都应该尽快亡羊补牢。此外,郑晓边建议,设置相应的服务机构,对大学生提供危机干预,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方面的帮助。对教育的启示如何定义“人才”?教育应当如何培养人?教育应当培养怎样的人?能力与人格孰轻孰重?学校心理教育应当有何侧重?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一、人格的内涵1.与人格有关的概念个性:又称个体差异性,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特征及整体面貌。气质: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人格中先天遗传的成份。性格:指一个人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或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一、人格的内涵2.人格的界定荣格认为,人格的表层指“人格面具”,即角色扮演;人格的深层即“真实的自我”,意指一个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份。普汶认为,人格包含认知、情感、特质等结构,赋予个人生活倾向性和一致性,由过去、现在和未来建构而成。伯格认为,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一、人格的内涵3.人格的特征独特性:这是人格最重要、最核心的特征,人格教育首先要尊重个体的独特性。稳定性:尽管人格可能随时间而变动,但仍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会产生太大的起伏。一致性:个体的人格在不同地点和情境下都相当一致,这是健全人格的标准之一。二、人格发展与教育问题1.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问题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大多数人的人格特征在20岁左右甚至更早就已经定型,以后将很难改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特征可以重塑,即使不是全部重塑,至少也可做到新的自我不会重蹈覆辙。二、人格发展与教育问题2.人格的天性与教养问题生物学流派认为,个体差异源于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的不同,人格特征如同其他生理特征一样也是物种进化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格是社会学习和心理预期的结果,强化是行为获得的关键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条件。二、人格发展与教育问题3.人格培养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个性是指独特性、差异性,共性是指相似性、普遍性。学校与家庭教育面临的两难问题: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还是共性?教育首先要尊重人的个性。二、人格发展与教育问题4.关于健全人格的标准问题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有效运用个人的能力自我与客观世界和谐统一二、人格发展与教育问题5.关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问题树立创造性的楷模。鼓励学生对假设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冒一些合理的风险。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允许学生犯错误。示范并鼓励发散性思维。为创造性思考提供时间和机会。奖励学生的创造性。二、人格发展与教育问题6.学生的人格判断问题人格判断的资料来源。人格判断的方法和途经。师生之间的人格判断。同伴之间的人格判断。学校情境下的人格判断。三、精神分析的观点与应用1.古典精神分析论的观点潜意识对人格差异起决定作用。性本能是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发展的动力源于生存的本能和死亡的本能。梦是潜意识欲望的表达方式。2.新精神分析论的观点社会文化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出生顺序与家庭教养的影响。人格的本质体现在人际关系中。社会互动比性本能的作用更大。自卑感与追求优越。父母应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允许他们犯一些错误。三、精神分析的观点与应用3.精神分析在心理教育中的应用重视亲子关系,关注学生的早期经历。为儿童心理能量的发泄寻找合理的途径。深入分析每一阶段人格发展的主要危机。为儿童创造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三、精神分析的观点与应用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考虑到学生的家庭差异和文化差异。重视性教育,培养健康的性心理。关注儿童被压抑的欲望和潜意识。教导学生超越自卑,追求优越。三、精神分析的观点与应用四、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与应用1.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心理学是行为科学,只研究行为不研究意识。人格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除基本情绪外,所有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既可后天获得,也可后天矫正和消除。行为获得与矫正的关键是强化。2.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行为在特定情境下发生的可能性是心理预期和强化效价的函数。行为在没有强化时也可以获得,其获得的途径主要是观察和模仿。自我强化和自我效能是学习的关键。行为并不总是扮演被决定的角色,它会影响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四、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与应用3.行为与社会学习论在心理教育中的应用1)在教学中正确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避免消极情绪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2)环境决定论为教育在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健全人格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3)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等强化手段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获得与不良行为的矫正。4)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四、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与应用5)运用“强化相倚原理”,定义好想要强化和根除的行为,定义好一种行为是否适当的环境。6)将注意力集中于重要的地方,不要太在乎学生行为和学习的极小细节。7)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强化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四、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与应用1.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重视人的价值、潜能,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解放个性,使个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行为是个体自己选择的结果,人们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个体是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五、人本主义的观点与应用只有按生活本来面目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当眼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不会感到满意,而是要积极寻求发展,需要立即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五、人本主义的观点与应用五、人本主义的观点与应用2.人本主义在心理教育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分层次、分类型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充分相信且无条件关注学生的成长。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见附录二)。开放教室的教学模式(见附录三)。1.人格认知理论的观点“人是科学家”。人格差异源于处理信息方式差异。人格差异即构念(construct)系统的差异。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个人的经验、思想观念是影响人格正常与否主要因素。六、认知理论的观点与应用人格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风格的不同。人格系统中的认知—情感单元与情境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并影响行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既是学习的结果,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六、认知理论的观点与应用2.认知理论在心理教育中的应用人格的形成即构念或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在多种认知类型中,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是场独立型—场依赖型和冲动型—慎思型。训练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提高其成就动机。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观念。采用发现法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六、认知理论的观点与应用1.人格特质论的基本主张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人格特质可由因素分析技术获得。人格特质由多个维度、多种因素构成。不同特质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各异。特质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注重描述和预测,而不是发展和控制。七、特质心理学的观点与应用2.特质论在心理教育中的应用人格特质对行为有不同的预测效度。高开放性和高认真性的学生具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低认真性和低宜人性的青少年则有较多的违法行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人格特质是可以重新塑造的。避免人为地给学生贴上人格类型的标签。合理地使用人格特质测量工具。七、特质心理学的观点与应用附录一:如何使用惩罚?不使用体罚或变相体罚;处罚规则或规定在行为发生之前就制订好;惩罚应及时,而且力戒惩罚后又立即出现奖励;惩罚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白其行为的严重性,而且明确指出怎样才是正确的行为;应避免在盛怒之下惩罚学生;惩罚学生应对事不对人;惩罚后一旦有好的表现应减轻或停止处罚。附录二: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人皆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目的者才会产生学习。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学习。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自评学习结果可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能力。知识外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变动的社会。附录三:开放教室的教学模式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采用诊断式的成绩评定方法;不采用固定的课本或教材;采用个别化的教学活动;采用混合编班的方式;采用无间隔的开放教室;多方面合作的协同教学。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吹毛求疵谴责别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自觉有罪;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宽容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友善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热爱人生;一个孩子在充满公正诚实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正义真理。孩子是这样成长的
本文标题:人格发展与教育_心理学家的观点(B证)(PPT4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