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护理学基础-第06章-护理安全与防护
第六章护理安全与防护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暴露、普及性预防、标准预防的概念;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实施护理安全的原则;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本章难点:锐器伤的职业防护;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护理安全与防护一、概述第一节护理安全防范三、防范原则二、影响因素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一、概述二、危险因素三、防护措施第一节护理安全防范一、概述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一)概念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二)护理安全防范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1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2保护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3返回影响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病人因素二、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当前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的需求有较大提高,应及时根据护理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超负荷工作,身心处于疲劳状态。(一)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当这些素质不能满足护理职业的要求时,就有可能造成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病人身心造成不良后果。(二)技术因素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忽视细节性观察、违反操作常规、业务知识缺欠、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应激性处理的经验等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不仅增加了对护理工作的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这个图片是一个关于“照完蓝光新生儿脚上起燎泡”的图片。也是一个因为忽略了护理安全隐患所造成的事故,值得从中吸取教训。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蓝光箱温设置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一致,过高会引起烫伤,过低则会引起体温不升或寒冷综合征。(三)管理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管理监督不得力(四)环境因素1.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置存在不安全的因素。2.环境污染所致的隐性不安全因素。3.医用危险品使用不当。4.病区治安管理不严。(五)病人因素病人的心理素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承受力。如擅自改变输液滴数、不按医嘱服药、不遵医嘱控制饮食、不定期复查、不配合护理操作等。返回(一)加强护理职业安全的教育。(二)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三)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四)提高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五)建立连续监测的安全网络。三、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返回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一、概述护理职业防护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护理职业暴露指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之中,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经常暴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一)概念普及性预防即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深层体液,也不论其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加以防护。标准预防即假定所有人的血液等体内物质都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策略。(一)概念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ABC返回二、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一)生物性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病毒肝炎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二)化学性因素化疗药物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对正常组织有抑制作用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放射性噪声锐器伤主要原因(三)物理性因素机械性温度性下一页噪声主要来源于监护仪、呼吸机的机械声、报警声、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声、物品及机器移动的声音等。研究人员发现,从1960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医院白天的平均声音强度从57dB上升到了今天的72dB,而晚上的声音强度则从原来的42dB上升到了60dB。远远超过WHO规定的医院噪声标准,即病房中的声音强度不应超过35dB。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会引发多器官功能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听力、神经系统等的损害。噪声返回(四)心理社会因素护士面临的危险因素精神压力工作紧张频繁夜班人际关系返回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一)(二)(三)(四)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锐器伤的职业防护负重伤的职业防护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1.概念2.原因(1)准备物品的过程中被误伤。(2)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3)各种注射、拔针时病人不配合造成误伤。(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碎玻璃扎伤。(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6)注射器、输液器毁型过程中刺伤。(7)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误伤。(8)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9)手术过程中锐器传递时造成误伤。必要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保证充足的光线,器械传递要娴熟规范,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3.锐器伤的防护措施(1)增强自我防护意识(2)锐器使用中的防护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必须立即单手操作套上针帽。静脉加药时须去除针头经三通给予。使用安瓿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可采用垫棉花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医疗废物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以防止刺伤。护理工作中使用便捷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锐器不应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应放置在特定的场所。封好的锐物容器在搬离病房前应有明确的标志,便于监督执行。(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①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③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④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⑤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⑥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⑦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⑧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受伤员工监控体系,追踪伤者状况护士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医疗锐器处理流程(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建立建立建立建立(6)和谐沟通、相互配合为不合作或昏迷躁动病人治疗时,易发生锐器伤害,因此必须请求其他人员协助配合,尽量减少锐器误伤自己或病人。(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根据工作性质,灵活机动的安排休息时间,使护士身心得以缓冲,减轻压力,焕发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4.锐器伤紧急处理方法12345立即挤血从近心端→远心端肥皂水清洗伤口并用流水冲洗5min用0.5%碘伏、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请有关专家评估根据病人血液中含病毒的多少和伤口深度、暴露时间、范围进行评估,做相应的处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知识拓展【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等渗盐水冲洗黏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等渗盐水冲洗干净。知识拓展(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1.概念广义的化学治疗是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采用化学治疗的方法,简称化疗。理想的化疗药物应对病原体、寄生虫和肿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的毒性很小。从狭义上讲,现在化疗多指对于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2.原因如针头脱落,药液溢出;玻璃瓶、安瓿使用中破裂,药物溢出;护士在注射过程中意外损伤自己等。如丢弃被化疗药物污染的材料时的接触;处理化疗病人体液或排泄物时的接触;处置吸收或沾染了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病人体液的被服及其他织物的接触;清除溅出或溢出药物时的接触等。药物准备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注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废弃物丢弃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如从药瓶中拔出针头时导致药物飞溅;打开安瓿时,药物粉末、药液向外飞溅;连接管、输液器、输液袋、输液瓶、药瓶的渗漏和破裂导致药物泄漏;拔针时造成部分药物喷出等。3.化疗药物损害的防护措施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配制化疗药物的准备要求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执行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污染物品的处理要求化疗护士的素质要求下一页ABEFCD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返回条件允许应设专门化疗配药间,配有空气净化装置,在专用层流柜内配药,以保持洁净的配置环境,操作台面应覆以一次性防渗透性防护垫或吸水纸,以吸附溅出的药液,以免蒸发造成空气污染。流水洗手佩戴一次性防护口罩佩戴帽子佩戴面罩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配制前准备配制化疗药物的准备要求返回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落至瓶底。掰开安瓿时应在锯锉部位垫纱布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返回从药瓶中吸取药液后,先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裹住瓶塞,再撤针头,防止拔出针头瞬间药液外溢。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彻底洗手并行沐浴,减轻药物毒性作用。执行化疗药物操作要求返回抽取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防止针栓从针筒中意外滑落。污染物品的处理要求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棉球、棉签等,必须收集在专用的密闭垃圾桶内,标明警示标志统一处理,不能与普通垃圾等同处理。处理污物时,护士要戴帽子、口罩及手套,处理完毕后应彻底洗手。返回化疗护士的素质要求执行化疗的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增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主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注意锻炼身体,定期体检,每隔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怀孕护士避免接触化疗药物,以免出现流产、胎儿畸形。返回【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职业防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就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由经过培训的药学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化疗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的操作环境,保证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取得了很好效果,之后,北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陆续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美国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第27版药典“797”章对静脉药物的配置作出了强制性的要求,所有进行静脉药物配置的场所均应符合其相关的规定。我国2001年在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建立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近100家医院开展了静脉药物的集中配置服务。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保证静脉输注药物的无菌性,防止微粒的污染;降低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和热源反应发生率;有利于解决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药物的浪费,降低用药成本,将给药错误减少到最低;增强了职业防护,减少细胞毒性药物
本文标题:护理学基础-第06章-护理安全与防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3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