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8年6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第1页共12页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③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④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⑤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⑥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2、科举制(隋炀帝)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③发展(明朝):八股取士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2)推动教育发展。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清朝末年被废除。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首都: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⑴主要内容: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有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房谋杜断)⑤(P18)。边疆管理。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初一历史第2页共12页⑵表现:政治比较清朝,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他的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3、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统治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科举制度,选拔贤才政策。政绩: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秒为开元盛世。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第3课盛唐气象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最有名。3、商业:长安城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有市:商业区和坊:居民区)。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3、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松赞干布。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4、唐玄宗时,将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三、开放的社会风气特点: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唐诗: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2、书法: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3、画家:阎立本(《历代帝王像》《步辇图》,擅长人物画)和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吴带当风”,开后世写意画先河。)3、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中外文化交流1、与日本: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2、与古代印度: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3、遣唐使: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初一历史第3页共12页4、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A、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玄奘、鉴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5、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对我们今天的启示:A.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B.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1、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2、影响: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二、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结果:被镇压,但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三、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四、五代十国: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影响: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的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杯酒释兵权)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3、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设通判分权;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措施:A、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初一历史第4页共12页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二、重要事件:1、宋与辽──澶渊之盟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意义: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2、宋与夏和战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宋给西夏岁币。此后宋夏贸易兴旺。3、金和南宋的对峙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金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政权民族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北宋汉族赵匡胤东京(开封)960年南宋汉族赵构临安(杭州)1127年辽契丹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916年西夏党项元昊兴庆(银川)1038年金女真完颜阿骨打会宁1115年初一历史第5页共12页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的发展(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2、手工业的兴盛(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3)制瓷业:江西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河北的定窑、河南的汝窑比较出名。(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3、商业贸易的繁荣⑴市镇发展:①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②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城市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⑵海外贸易:①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②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③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⑶纸币出现: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②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二、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逐步得到开发。②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到南宋最后完成南移。(“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2、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最主要的原因)。。②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③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⑤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统治者的重视)。3、经济中心南移的启示:①要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科技的发展。②要采取积极发展经济的政策③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④要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改号为元,定都大都(北京)。1276年,元灭南宋。抗元将领:文天祥。1279年,元实现统一。初一历史第6页共12页2.意义: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分裂割据到大统一的朝代:秦朝、西晋、隋朝、元朝)第11课元朝的统治1、疆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2、行省制度的建立(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比较:战国时期建立县制,秦朝时建立郡县制,元朝时设立行省制。3、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台湾)(2)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西藏)(3)元朝设立了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新疆)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繁华的都市生活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杂剧。兴起于宋代兴盛于元代。传统节日如:春节(古代叫元旦)、元宵节、中秋、端午节在宋代都有了。2、文学、艺术的发展、宋词:杰出的代表是苏轼(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南宋)。元曲: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本文标题:2018年6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5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