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满足群众医疗需求——武威市医疗卫生机构情况调研报告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为了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使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此达到优化我市医疗卫生资源,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医疗卫生市场目的,使科学发展观活动真正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我们对我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作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武威市医疗资源现状(一)武威市人口的地理分布。据最新资料显示,武威市所辖三县一区,下设乡镇116个,总面积33249平方公里,总人口19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306万人,农村人口151.194万人。总人口中:凉州区总人口103万人,民勤县总人口30.9万人,古浪县总人口40.073万人,天祝藏族自治县总人口21.74万人。(二)医疗卫生机构分布情况。截止2008年底,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612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22个(综合医院14个,中(藏)医院5个,专科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94个,疾控中心6个,卫生监督所5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站、所5个,医学教育机构4个,计生服务站5个,门诊部19个,卫生所、医务室134个,村卫生所(室)1140个;共有床位606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919-2-张,千人拥有3.09张。(具体分布见表1)表1:区域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社区服务机构床位数全市46948456065凉州区43387263719民勤县1188995天祝县1195551古浪县11816800(三)我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与全省、全国比较。从表2可见全市每千人(人口基数不包括常年流动人口)中拥有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低于全省水平,三县拥有数2567,但凉州区拥有数却远高于全省乃至全国。按城区和农村人口进行统计,城区的各项指标都显著高于农村,每千人口拥有的卫技人员数城区是农村的2.5倍、执业医师数是2倍、注册护士数更是达到了3.6倍,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表2:区域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全市3.891.591.38凉州区4.431.841.78民勤县4.371.511.13天祝县2.051.490.46古浪县2.270.90.72甘肃省3.221.330.91全国3.661.541.18注:以上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3-(四)我市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与全省、全国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我市每千人口拥有2.92张,高于全省及全国,其中凉州区每千人为3.61,民勤县3.22,天祝县2.53,古浪1.96。凉州区城区内每千人口拥有3719张,是三县的2倍,床位集中分布在了仅有占全市人口28%的城区内,而占全市人口72%的农村人口仅拥有全市床位的35%。表3:区域实有床数(张)每千人口数全市60652.92凉州区37193.61民勤县9953.22天祝县5512.53古浪县8001.96甘肃省702902.65全国37010762.83注:以上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五)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拥有量比较。从表4可知,无论是10万元以下还是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三级医院均为最高,分别占全市30%和40%,平均每院的拥有量更是其它类型的医疗机构无法类比的,尤其是1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医疗设备,三级医院每院拥有68台,二级医院为58台,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仅为34台,民营医疗机构尚未拥有,量最少。由此可见,我市的医疗设备配置主要集中在城区的三级及二级医院,而处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卫生院尚显缺乏。-4-表4:医院类别机构数1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台数(台)每院拥有量台数(台)每院拥有量三级医院4489122.256817二级医院531262.45811.6一级医院945786.1340.36民营医院856700注:以上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六)我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供给情况按医院等级及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分类,从表5可以看出,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住院人数及手术人次数均以三级医院为高,分别占全市的54%50.94%42.56%46%。此外,二级医院全市住院服务供给上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分别为43.6%43.1%52%50%,一级医院(卫生院)在其住院人数及手术人数分别占到全市的1.54%5.2%5%3.57%,民营医疗机构在住院服务供给上所占比例较小。表5:医院类别门诊人次数构成比%急诊人次数构成比%住院人数构成比%住院病人手术次数构成比%三级医院551540541826850.942920042.56699446二级医院44562143.61546243.13568452758450一级医院156841.5418755.2345755423.57民营医院78950.772560.712650.37420.28二、现有医疗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5-(一)医疗卫生资源的地域配置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别。全市仅有的4家三级综合性医院、3家专科医院、8家民营医院集中分布在仅占总人口28%的城区内,占总人口28%的城区人口占有着全市65%的医疗资源,而占总人口72%的三县农村人口仅占有35%的医疗资源,无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二)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不均衡。占总人口28%的城区人口拥有着全市65%的卫生技术人员、70%执业(助理)医师、40%注册护士,千人拥有卫生资源数分别为卫生技术人员2567名、执业(助理)医师1456名、注册护士数986名,而占总人口72%的县区人口仅拥有全市35%的卫生技术人员、25%执业(助理)医师、19%注册护士,千人拥有卫生资源数分别为卫生技术人员名、执业(助理)医师789名、注册护士数248名。(三)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分布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别。全市60%的床位分布在仅占总人口28%的城区内,千人占有床位数高达4.78,而占总人口72%的三县农村人口仅拥有40%的床位,千人拥有床位数仅为2.23。(四)医疗设备其分布不均衡。占总人口28%的城区人口拥有着全市56%的十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而占总人口72%的三县农村人口仅拥有全市44%十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城区内三级医院平均每院的拥有量更是其它类型的医疗机构无法类比的,尤其是1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医疗设备,城区内二三级医院每院拥有184.65台,而三县一级医院(卫生院)仅为6.1台,民营医-6-疗机构尚未拥有此类医疗设备。由此可见,我市的医疗设备配置主要集中在城区的三级、二级医院,而处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卫生院尚显缺乏。(五)病员就医流向不均衡。由于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区内,乡镇及社区的医疗资源配置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就近看小病的要求,普遍缺乏相应医技人才和诊疗设备,部分疾病还不能在本县区一二级医院内得到有效医治等原因,致使我市医疗消费呈梯度向上、向外转移态势,不少小病病人舍近求远到市区三级医院就医,导致一二级医院资源使用率不高,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医疗业务萎缩的趋势。根据表5数据分析可见,资源配置结构的倒置,使城区内医院在同三县医院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导致病人流向的“倒三角”分布。其中,门诊病人、急诊病人、住院病人有69%在城区二三级医院就医,仅有31%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就医。(六)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不均衡。在各级各类医院中床位使用率表现为三级比一二级高,一二级医院比民营医院高,民营医院比社区门诊高现象。存在着城区内二、三级医院床位紧张,民营医院、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床位使用率低,造成医疗资源利用不平衡。城区内医疗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高于全市平均值,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存量)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的卫生服务需要及需求,甚至在一部分医疗机构已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造成部分医疗机构的病床使用率、门诊人次在低位徘徊,这与经济水-7-平日益提高后的居民卫生需求发展速度不相称。(七)民营医疗机构经营不规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的卫生体制改革也逐渐跟进,作为卫生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近年我市兴起了一批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这部分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了吸纳病源、开拓业务、创造利润,纷纷进驻城区内,购置大量医疗设备,多方位开展业务,和公立医疗机构抢占市场,形成了鱼龙混杂的医疗市场。但不管是从知识结构、人才队伍、设备优势、医疗质量等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差距。大多只能以提供门诊服务为主,致使城区内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但使用率低下等现象。同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坚持以药品收入为主,致使以药养医现象愈演愈烈,群众医疗费用支出中药费负担过重仍居高不下。三、导致我市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和配置不合理的原因(一)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据《2008年中国卫生年鉴》显示,我国卫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1%,而其他亚洲各国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出平均高达10%,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更是高达21.8%、16.6%。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不能适应国家医药收费政策调整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导致公立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具体表现:一是财政投入增长滞后于国家对医疗收入政策的调整。市财政虽然在不断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助力度,但不能完全解决医疗机构业务发展经费、人员工资,致使医疗机构不得不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医养医。二是财政对-8-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业务补偿不足。我市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着诸如防疫、急救、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市财政未对这些公共卫生服务事项进行足额补偿,存在较为严重的“以医养公共卫生”现象。三是政府对基层卫生投入低,大部分农村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设备简陋、诊疗监测手段落后,人才流失严重,床位使用率低,经营困难,不能满足农村医疗保健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病员流向城市,致使这部分卫生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四是我市既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管辖的医疗机构,也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军队所管辖的医疗机构,由于这些医疗机构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很难对其实施统一的监管,难以对其卫生资源做出正确的评估和规划,从而造成了医疗机构重复设置、大型仪器盲目引进、卫生资源分布不公、卫生监管乏力等现象。(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错位。卫生改革以来,由于放宽了政策,拓宽了办医渠道,故而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办医的积极性,在我市城区内开设了许多个体诊所和民营医疗机构,一部分患者到个体诊所、社会办医机构等就诊的人数达到就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等问题,但同时也使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出现错位,本应该由一二级医院承担的直接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急救等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由三级综合性医院承担,致使卫生资源利用率下降和资源的浪费。不合理的卫生资源流向,导致了城区内二三级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型医疗-9-设备重复配置,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大部分集中于城区医院,而面向基层,承担医疗、预防、保健综合任务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却不能发挥其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种急症、外伤的应急处置的作用,导致卫生资源配置呈现出“头重脚轻”的“倒三角”状态。(三)医院总体布局也趋于集约化,医疗技术功能的扩展,专科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全,医院规模逐步趋于大型化,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二三级医院不断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注重外延的扩大,在学科建设上和购置大型设备上力求“你有、我有、大家都有”,没有真正形成自己明显的优势专科特色,缺乏自己的服务品牌。由于政府缺乏调控医院发展的机制,公立医院走上了一条资源投入型的发展模式,医疗资源呈扩张状态,医疗技术快速引进,医疗设备配置高档化等问题日益严重,资本运营从低成本向高科技、高成本发展。同时,由于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人才缺乏,医疗水平不高,使得转诊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名存实亡。从而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造成了中小医院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医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医务人员的技术提高不快,待遇没有保障等恶性循环。四、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卫生资源能否
本文标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