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管理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管理创新作者:张书胜指导教师:张琴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企业的发展中,科学发展观发挥了统一思想和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推进了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故而企业在管理领域如何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便成为企业在谋求长远发展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管理创新;引领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而形成的国际金融危机快速地席卷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欧美发达经济体处于旋涡中心,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困境,许多中国企业出于生存、短期降低成本的考虑,不得不采取停工、减产、裁员、降薪等措施。毫无疑问,这并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当前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企业应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用科学发展观创新企业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整体素质、发展后劲和抗御风险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数据一:2003年,仅是排位《财富》全球企业500强前10家跨国公司的总销售收入就达到1.84万亿美元,超过同期我国工业企业(193,483家)的总销售收入(14.06万亿元人民币)。数据二:2003年,国际权威机构瑞士IMD对参评的6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由于我国企业效率(生产率、劳动力市场、金融、管理实践和全球化影响)单项排名第46位,从而导致我国国际竞争力在该年度综合排名第29位数据三:2000年,我国制造工业增加值为3.1万亿元人民币,为同期美国的24%和日本的36%。2001年,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19美元,仅为同期美国的2.2%;日本的2.5%和德国的3.4%。上述统计数据从一个侧面深刻地揭示了中外企业在规模、资本、技术、管理、基础、成本、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等实际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进程不能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外,还有就是中国企业缺乏有效管理。事实上,影响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战略、市场、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关键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企业的有效管理,新颖、高效的管理才能使企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产生巨大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建立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同时要充分的利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先进思想为指导对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文化促进,在实践中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为关联,进而促使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一.科学发展观的社会经济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系统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强调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途径。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必将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一)科学发展观内容解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性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党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获取了包括其他国家的许多弥足珍贵的教训。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在认真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和曲折教训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提出和确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执政理念。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时期,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矛盾和风险,我们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们党立足当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在积极借鉴各国发展经验和准确把握世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随着各国发展实践的推进,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注重社会变革的发展,从提出可持续发展到注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曲折发展中,许多国家都在抢抓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战略。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努力争取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借鉴各国的发展经验和准确把握世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二.管理创新是新世纪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我国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可以概括为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并且,我国经济的市场属性已从短缺转到“相对过剩”,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同时,我国又即将加入WTO。这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必然从封闭型趋向开放型并处于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之中。新环境、新形势对我国企业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强化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保证。(一)对管理创新的认识管理创新是指管理者借助于系统的观点,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管理创新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及风险性,是科学管理的根本,是组织资源整合、社会系统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进行管理创新,就要训练系统的思维方式,训练开放式、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学会逆向思维,就要综合多学科的知识,改进和突破原有管理理论和方法。就其内容来说,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制度、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者只有勇于创新,敢于追求新事物,乐于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管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难以用价值衡量的。而这一局面的创造,其最根本的在于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观念创新。2.战略管理创新。树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人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其次,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今后企业的竞争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壁垒减少带来的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企业必须及早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方式,在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使自己永远走在前列。3.组织机构创新。几乎每位研究管理创新的学者都将组织创新作为管理创新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组织创新意味着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组织的目标加以变革,对组织内成员的责、权、利关系加以重新构置,使组织的功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其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组织创新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扁平化、柔性化、虚拟化。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目标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是一种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白我创新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和传统型组织相比具有扁平化、柔性化、虚拟化的特征。因此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国际化的竞争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4.人力资源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知识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应当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逐步走向对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管理。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能本管理就是建立一种“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能本管理源于人本管理,又高于人本管理。能本管理的理念是以人的能力为本,其总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形成推动企业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力量。5.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本文标题: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管理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