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美ppt第6单元《古诗词诵读》课时4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第4课时学习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几首诗。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题目一作《别意》。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在送别词中独树一帜。助学资料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南宋著名诗人。叶绍翁的生卒年皆不详。绍翁属江湖派诗人,多写田园风光,富生活情趣,尤善七言绝句,代表作《游园不值》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匠心独具,富有生活情趣。叶绍翁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与葛天民有往来。助学资料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如皋)人,宋代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品读鉴赏1.齐读课文。2.听课文录音,感受诗歌的不同。3.再读课文。品读鉴赏《游园不值》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品读鉴赏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助学资料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品读鉴赏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品读鉴赏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想到花园里去游玩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园观赏。品读鉴赏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品读鉴赏从“一枝红杏出墙来”大家想到了更多的景色,谁又从这”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到更深刻的道理、哲理呢?是啊,就像红杏不会被围墙阻拦一样,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一切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住的。品读鉴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的诗人王观所写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品读鉴赏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助学资料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品读鉴赏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助学资料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欲:想,想要。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盈盈:美好的样子。品读鉴赏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助学资料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才始:方才。品读鉴赏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助学资料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品读鉴赏“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首诗写景的句子是哪句?品读鉴赏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写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是哪几句?品读鉴赏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哪句写作者送朋友的时间?品读鉴赏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表达对朋友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什么?课堂小结《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未遂,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课堂小结《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描写了作者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作者将人和景巧妙相连,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如同女子的秀眉和眼波,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随堂练习1.诗人是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翠绿的苍苔,盛开的红杏。)2.“不值”的意思是()。诗中()这个词写出了“不值”。没有遇到主人久不开《游园不值》随堂练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是一首()诗,第一句诗用了()的手法,第二、三句诗用了()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面几句借春表达了作者的()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比喻设问惜别美好祝愿
本文标题: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美ppt第6单元《古诗词诵读》课时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1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