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教学大纲1.授课专业: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及相关专业2.学时安排:每周3课时,18周,共54课时3.教学目标:(1)掌握从古代至今外国历史上出现的种种代表性的建筑、建造活动、建筑思想、著名建筑师等各种建筑成就,识别各种时期的建筑特征,剖析形成这些建造活动与建筑成就的社会、宗教、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2)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来认识建筑的本质,识别建筑语言,使学生形成对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加深对建筑文化现象的理解。课程教学大纲3.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形成关于建筑历史与传统关系的基本观念,领悟历史不是目的,学习历史是为了从历史中掌握影响建筑发展和变革的因素,从传统中梳理出建筑的合理内核加以继承和发展,沿革与当今时代脉搏不相合拍的内容,首先从理论上来探索影响未来建筑之路的方式。4.教学形式:讲课为主,大量幻灯、多媒体图像与参考文献配合,可适当安排主题性讲座和课堂讨论;课外作业除本教材上的习题外,可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和目标布置学生进行历史建筑抄绘、文献阅读以及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单元课堂教学课程内容课时分配(课时)1概述和第一章建筑文明的野蛮时代32第二章上古奴隶制国家的建筑93第三章中古欧洲封建国家的建筑124第四章东方古代建筑35第五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36第六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建筑运动97第七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38第八章“二战”后的建筑活动和建筑思潮99第九章当代建筑3合计54目录第一部外国古代建筑史第一章建筑文明的野蛮时代——简陋的居住建筑与神秘的巨石建筑第二章上古奴隶制国家的建筑第三章中古欧洲封建国家的建筑第四章东方古代建筑第二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五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第六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建筑运动第七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第八章“二战”后的建筑活动和建筑思潮第九章当代建筑第一章建筑文明的野蛮时代——简陋的居住建筑与神秘的巨石建筑被称为建筑文明的野蛮时代的时间跨度相当之长,在这漫长的一二万年间,原始人的建筑类型可归结为两类。(1)以氏族为单位的居住建筑(2)有巨大尺度的神秘巨石建筑第二章上古奴隶制国家的建筑有文字记录之前的5000年被称为史前时代,留下的建筑遗迹分布广、类型多。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都市国家是以神殿为中心的。3500年之后的500年间,神殿建筑日益壮大,乌拜德地区出现了一种由椭圆或卵形围墙围绕的神殿。除此之外,苏美尔人的圣域建筑中有一种平台阶梯状的建筑物——圣塔。2.1上古西亚建筑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6世纪,这时期的宫殿建筑不同于美索不达米亚风格,是个别地、独立地建造。此时叙利亚和安那托利亚的宫殿,雕刻在建筑中地位显赫。公元前5世纪之后的建筑,可区分为:(1)以伊朗为中心的建筑群(2)以希腊、罗马为中心的建筑群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是上古西亚文明的两大核心之一,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持续5000年建造世界最高水准建筑的历史。(1)初期王朝的建筑遗迹以坟墓为主。(2)古王朝时代是古埃及真正统一的时代,有许多著名的建筑遗存。(3)埃及在中王朝时代的建筑遗存很少。(5)新王朝时代的王墓和神殿华美而壮观。(4)公元前1085年~公元前712年是古埃及的混乱期,基本上停留在对前代建筑的修补和增建一些小神殿的状态。2.2上古埃及建筑奥尔美加遗存主要有拉文他祭祀中心和圣罗伦索,影响范围从墨西哥湾低地延伸至中央高原。帝奥提瓦坎是以祭祀中心形式发展的聚落中规模最大的,其建筑有一大特色——斜式挡土壁。在公元200年之后,由于深受帝奥提瓦坎影响,古典玛雅文明建造了众多的祭祀中心,十分注重雕刻装饰。玛雅建筑类形多种多样,不过也存在一些共同要素:(1)类似拱门的结构;(2)旧建筑上的增建。2.3上古美洲建筑中央安地斯的建筑,与前述的中美洲建筑比较,缺乏调和、匀整和良好的尺度感。帝奥提瓦坎文明没落之后,公元10世纪血腥的图尔得加王国兴起。与帝奥提瓦坎比较,图尔得加建筑的石雕装饰大大增加,成为建筑十分重要的要素。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希腊半岛的迈西尼、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各地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王国。在克里特岛上遗留的古迹中,已经发现了住宅、宫殿、别墅、旅舍、公共浴室、作坊等类型的建筑,最重要的有克诺索斯(Knossos)宫殿和费斯特(Phaestus)宫殿。迈西尼主要遗迹是城市核心的卫城。2.4上古爱琴海地区建筑古风文化时期的遗迹以石砌神庙为主,是城邦国家的遗迹。这一时期的建筑成就主要包括:圣地建筑群、庙宇建筑形制的演进,从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以及柱式的诞生。古典时期的柱式严谨地体现着理性精神,古典建筑也实现了成熟。这种成熟风格具有独特性、统一性、稳定性三大特征。古典文化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组建筑是雅典卫城。希腊化时期公共建筑的最大成就是露天剧场和室内会堂。2.5古希腊建筑券拱是罗马建筑的最大成就之一,可以说有卓越的券拱技术才有了宏丽的罗马建筑。公元前4世纪,受希腊城邦的影响,罗马人开始使用柱式,并创造了一种最简单的柱式——塔司干柱式(Toscan)。吞并希腊后,罗马人继承了希腊的三种柱式并加以发展,形成了塔司干、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以及组合式五种柱式,与希腊的三种柱式并称“古典柱式”。《建筑十书》是应罗马建筑业发达而产生的建筑学著作。古罗马城市都有中心广场,广场反映着罗马的政治,对城市形态影响很大。除此之外,古罗马剧场、斗兽场、公共浴场等公共建筑也有其独特之处。该时期的住宅分为公寓住宅和四分院式或明厅式的独院独户住宅,并且以公寓住宅为主。2.6古罗马建筑第三章中古欧洲封建国家的建筑拜占庭建筑的成就体现在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1)技术:它创造了把穹窿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在5~6世纪时期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教堂中得到广泛应用。帆拱技术建造的杰出建筑代表就是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2)艺术:结构体系的改进使得富有纪念意义的集中式垂直构图成为可能,同时建筑装饰也得到了发展。随着东正教的传播,拜占庭集中式构图的教堂在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家流行起来,发展出了各自的特色。3.1拜占庭建筑根据西欧天主教及其教堂的发展,可以把中世纪的西欧建筑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基督教建筑盛期(4~9世纪)。欧洲奴隶制崩溃到封建制形成时期,早期基督教建筑为主要的建筑类型。罗马城外的圣保罗教堂、罗马的圣约翰教堂、圣玛利亚教堂、圣莎比娜教堂等都是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式形制教堂的典型代表。(2)罗马风建筑盛期(9~12世纪)。罗马风建筑时期由于经历了700多年的战乱,此时建造的建筑以安全性作为相当重要的因素来考虑,把厚实坚固的基础和罗马拱顶相结合,使各种类型的建筑都具有半防御功能。此时的要塞和城堡由于受到同一时代建筑技术、审美倾向的影响,因此在建筑造型、艺术风格上也带有罗马风的特点。3.2西欧中世纪建筑(3)哥特建筑盛期(12~15世纪)。在这一时期,法国作为欧洲最先进、国力最强盛的国家,建筑的重大变化也最为典型,可以说哥特建筑是12~15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哥特风格的建筑要素主要表现在:新构造技术(尖券)、尖形肋骨拱顶、大坡度的双坡屋面、钟楼、飞扶壁、束柱,以及花窗棂的着色玻璃、树叶装饰、雕塑、壁画等装饰语汇。英国的哥特教堂每座建筑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却足以使之在建筑史上名垂千史。哥特建筑以法国为中心,传遍了欧洲的每一个国家,而不同国家又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建筑传统,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哥特教堂。到14世纪哥特建筑在市政厅、行会建筑、医疗性建筑、教育建筑、城堡宫殿、住宅府邸等世俗性建筑中也得到应用。伊斯兰建筑的发展和其宗教的兴起、流传有着密切的关联。首先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清真寺建筑,比如伊斯兰教最高圣地——麦加的卡巴神龛,圣岩寺又名奥马尔清真寺,还有大马士革哈里发时期的另一个最大的清真寺是大马士革大清真寺等。古时期伊斯兰的宫殿以高墙做边界,外观像堡垒,而内部则像一连串设置在花园中的简单亭阁,室内的陈设有丝质幔帐和金银工艺品。城寨建筑是伊斯兰国家抵抗西欧十字军东征的历史见证,一般占据险要地势修筑,城墙高而厚,外有城壕。3.3中古伊斯兰建筑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的,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的建造,它被誉为“文艺复兴的报春花”。1626年建成了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圣彼得主教堂,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杰出、最辉煌的代表。16世纪起,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开始传入欧洲其他国家,常常只是被仿制,硬生生地被加到基调是哥特式的建筑物上。知识分子中诞生了一批勤于研习古典建筑和理论、探索新的科学艺术成就的人。3.4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的建筑成就:(1)天主教堂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性建筑。(2)府邸设计受到巴洛克教堂的影响,在平面设计中加入了曲线因素。(3)改建为罗马城带来了笔直的大道和令人欣喜的城市广场。巴洛克在罗马城诞生,在教会势力的极力推崇下,迅速传遍了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甚至飘洋过海随着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落地生根。3.5巴洛克建筑在建筑上,古典主义建筑崇尚古典柱式、轴线对称、突出中心、形体规则,强调外型端庄雄伟、内部奢侈豪华的古典主义风格。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兴衰可以分为:(1)早期古典主义。15世纪下半叶起,法国建筑开始变化,随着一些城市获得自治,世俗建筑成为主要的建筑活动。(2)盛期绝对君权时期的古典主义。17世纪下半叶,此时宫廷在全国建立了严密的统治,建筑的任务就是荣耀君主,于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宫殿建设。(3)古典主义的衰退。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贵族的沙龙对统治阶级的文化艺术发生了主导作用,在建筑中,洛可可的装饰风格也流行开来,充斥于巴黎那些精致的宅邸中。3.6古典主义建筑第四章东方古代建筑上古印度建筑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印度河文化时期、吠陀文化时期、孔雀帝国文化时期和笈多帝国文化时期。印度建筑逐渐发展出北部、南部和中部各自的特点来,就印度教(前身为婆罗门教)寺庙来说:(1)北部为印度雅利安式,也称那加式(2)中部为曷萨式(3)南部为达罗毗荼式12世纪末,来自伊朗和阿富汗的伊斯兰教徒给印度北方带来了许多新建筑类型,如清真寺、经文学院、塔和陵墓。这时期印度的建筑传统很稳固,伊斯兰王国的建筑也不可避免地带着浓厚的印度建筑特点。4.1古代印度建筑缅甸7~8世纪修建的庙宇与印度婆罗门教相仿,11世纪在首都巴根(Bagan)建造了大量佛寺,保存较好的有纳加戎庙和明迦拉赛底塔。泰国的宗教建筑窣堵坡较挺拔,台基、塔体、圣骸堂和顶子等几部分和缅甸的塔相似,但每段之间区别清晰,交接明了,几何感很强。柬埔寨在10~13世纪形成自己的宗教建筑特色,创造了东南亚最宏伟壮丽的宗教建筑群。爪哇流行的也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相混合的宗教。庙宇外观是立方体,只有一个神堂,神堂屋顶也是立方体,与神堂一样,只是体形略小,顶端是一个扁球体。4.2古代东南亚国家的宗教建筑公元6世纪以前的奴隶制时代,日本盛行自然神教,至封建制时代佛教流行后,神道教也从未中辍,至今还保留有其建筑10万所以上。自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其后的三个世纪,中国建筑技术随着佛寺建筑的大肆兴起在日本也广泛流传。日本的府邸有8~11世纪贵族的“寝殿造”和16~17世纪武士豪绅的“书院造”两大类,这之间有一种过渡类型,称为“主殿造”。日本园林起始较早,公元7世纪输入中国文化时也引进了中国园林艺术,筑山引水,逐渐发展成专门的技艺。4.3古代日本建筑第五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古典复兴(ClassicalRevival)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领域的一种思潮,受到启蒙运动“人性论”的影响,在建筑上表现为欧美盛行的古典建筑形式。浪漫主义(Romanticism)原指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文学艺术领域非常活跃的一种思潮,在建筑领域表现为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与古典建筑或者机器大生产的艺术品相抗衡。折衷主义也被称之为“集仿主义”,可以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组合各种式
本文标题:外国建筑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1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