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新时代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龙源期刊网新时代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者:舒利江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敬畏,对人民意志的遵从,对人民参与权利的肯定,为未来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善治”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各种社会治理主体共治,极大提升了社会协同发展的能力。但目前共建共治共享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治理主体以政府为主,轻多元参与,忽略了社会民主自治作用发挥;治理环节重事后处置,有的地方审批事项程序冗长;治理方式重行政手段,政府政策宣传往往没有触及公众的真正内需,一阵风吹过又变成老样子。共建共治共享,突出的是“共”,即共同。“共建”是基础,“共治”是关键,“共享是目标,“三共”治理理念包容实体上的共同建设、行动上的共同治理、以及成果的共同享有,共建共治共享”三位一体,三者统一于“共”。一、治理主体多元化,拓展社会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把“政府主导”改为“政府负责”。也就是说,党、政府、社会、人民对社会治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缺位、不越位、合力共谋的格局。一是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十九大报告中五次提到社会组织,要求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二是引导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比如,通过召开听证会、楼道会等形式解决群众生活大小事,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消除矛盾纠纷,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管理;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靠坚定的信仰和组织规矩,才能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四是健全完善各种社会规范。比如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软法”,充分发挥这些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有效调整社会治理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统一到国家法律法规中。二、治理方式复合化,完善社会治理的制度“管理”强调的是控制和约束,“治理”强调的是清淤疏堵,让水流动起来,流向远方,流向终点。因此,有效的社会治理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制度保障。一是完善激励机制。明确社会治理主体的权力责任清单,并完善相应的激励约束制度,社会治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流程化,促进社会治理责任主体积极性发挥。二是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构建有序有效的龙源期刊网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群防群治建设,坚持专群结合全面实施“红袖标”工程,组建义务巡逻队;四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改革完善安全生产管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五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三、治理秩序法治化,凝聚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所谓法治化,是指领导干部维护群众利益、处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广大群众也必须依法有序理性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不同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均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利益诉求,但对于法治最易达成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但社会领域法治建设比较滞后,从“硬法”向“软法”的演进尚未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一是大力构建完善过程公开、责任界定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破解难题,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三是强力推行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司法,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四是把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精细化、常态化、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五是坚定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质,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四、治理手段智能化,构筑“互联网+社会治理”的平台网络媒体已成为传播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通道,成为社会治理不容忽视的力量,抓住“互联网+”战略的良好契机,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精确性和便利性。一是建立新时期“互联网+群众路线”便捷平台。如政府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布信息,广大公众表达意愿诉求、依法维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二是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通过互联网曝光、抨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的公众舆论威慑力,规范社会行为;三是建立互联网社会舆情监测评估系统,做好政府重大项目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四是通过互联网建立网格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社会治理平台,丰富治理手段,提高治理效率;五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基层政府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减轻基层公务员劳动强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公众已不仅仅是社会治理的客体,同时也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凝聚社会资源形成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巨大合力。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按传统的单打独斗模式无法完成这一历史性伟大工程,需要依靠人民大众共同努力。让我们在新时代先进理念的指引下,奏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梦想交响乐,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者简介:舒利江,湖南省委党校2017级研究生。龙源期刊网
本文标题:新时代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1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