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企业ERP发展现状及对策
企业ERP发展现状及对策发布时间:2010-3-259:41:23来源:财会论文网作者:添加到我的收藏【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ERP实施和发展的阶段特点及现状,并通过总结和借鉴国外企业ERP实施经验,提出了具体对策。【关键词】ERP;发展现状;对策一、我国企业ERP实施和发展的阶段特点及现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制造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为代表的管理数字化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方面。作为集成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是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技术结合的杰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ERP和CIMS(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等先进技术,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我国开展ERP的研究与应用已有20多年历史,经历了由初步应用到推广应用、由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到ERP、由ERP技术研究到ERP产品开发进而发展成ERP产业的不同阶段。1、MRPⅡ初步应用阶段。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MRPⅡ系统,如沈阳第一机床厂率先实施了以MRP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我国有些高校和研究所也开始了关于MRPⅡ的技术研究工作。早期的MRP应用系统比较强调物料库存管理与生产计划,且多采用的是主机/终端式计算机系统。早期的MRPⅡ应用企业取得了较明显的效益,并为我国制造企业展示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2、ERP推广应用及ERP产业初创阶段。20世纪90年以来,开始有较多企业应用ERP系统。特别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CIMS应用示范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推动了我国制造业应用MRPⅡ/ERP系统的进程,有覆盖十多个行业的200多家企业在实施CIMS应用示范工程,其中,许多企业采用了MRPⅡ/ERP系统。这使得MRPⅡ/ERP系统在CIMS环境下更上一个台阶,并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北京第一机床厂通过实施CIMS与ERP应用示范工程取得明显效果,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颁发的“工业领先奖”,该企业还培育出了国产化的ERP软件产品。“九五”期间,863计划还支持了国产化ERP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了我国ERP产业早期的发展。3、ERP深入应用与ERP产业蓬勃发展阶段。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我国企业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科技部提出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经贸委提出的“企业信息化”行动,带动和掀起了我国企业应用ERP的高潮。近两年,我国众多企业在积极实施ERP系统,现已有数千家企业应用ERP系统。有些早期实施MRPⅡ的企业在使其系统升级为ERP系统,并在不断深化应用,功能更加强大,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先进的ERP管理系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巨大的ERP市场也刺激了国产化ERP产品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我国ERP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现已有国产化ERP软件商数十家之多。“十五”863计划也在大力支持和推动ERP管理系统的研究,并重点支持了10个ERP软件产品的研发,对ERP应用实施和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ERP系统应用实施的热潮正在全国各省市全面铺开,并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正值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和ERP研发应用的高潮期。由于ERP是在西方制造企业管理实践基础上总结升华提出的,比较适合按照西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组织起来。而像我国这样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的制造业情况有所不同,会存在着国情差别、地区差别和企业差别。研究应用ERP技术就必须处理好国情化、本地化的问题,其中包括管理模式国情化、业务过程国情化、数据表单厂情化、操作方式用户化等等。现有ERP模式基于工业化环境下的产品过程组织生产,比较强调交货期和时间进度计划,强化了多阶段计划体系的管理和以时间进度管理为中心的资源全面管理,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信息按正确的量送到正确的地方。相对而言,在成本计划与控制、现场管理与控制、人员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相对薄弱。而对于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国家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时间进度管理和人员激励管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企业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管理模式,如邯郸钢铁集团公司创造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斯达造纸公司提出了“基于动态成本控制和数据管理的两级控制与两级制约”的斯达模式;海尔集团提出了基于“目标体系、日清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海尔OEC管理模式等,都证实了这一点。近期学术界在总结上述企业管理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动成本控制的ERP管理模式”、“基于时间—成本双主线的ERP管理模式”等都是ERP与中国国情结合的有意义的探索。大量的应用实例表明,ERP工程实施是ERP应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要使ERP系统真正运行在企业中,而不仅仅运行在计算机上,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工程实施方法。与ERP应用实施联系密切的关键因素包括:观念、管理、组织、数据、技术、服务等方面。其中,正确认识ERP的作用十分重要;既不能对ERP寄过高的期望,也不能认为ERP应用实施只是信息系统工作和交钥匙工程。ERP应用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的重组优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企业ERP发展现状及对策发布时间:2010-3-259:41:23来源:财会论文网作者:添加到我的收藏二、总结借鉴国外企业ERP实施经验,提出具体对策1、企业领导重视和支持。在所有ERP实施效果好的企业,其主要高层领导尤其是“一把手”都十分重视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与ERP工程的实施,并有具体的举措。2、转变管理观念。ERP系统的实施不仅仅是一个IT项目,更是一个管理项目。ERP系统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套软件,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整套新的管理思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备上ERP系统之前,应充分认识到ERP系统的实施会不可避免地冲击企业原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作风和习惯、程序和方法,以及责权关系和体制结构等。只有深刻理解、消化吸收了新的管理思想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面变革,才能充分发挥ERP系统带来的效益。不少企业想上ERP系统,但大多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实施ERP系统必须同时实现企业管理的改革,在实施ERP系统时,只是要求系统模拟企业目前的运行状况,仅是原管理方式的计算机化,这是导致ERP系统应用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必须同时推进管理观念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系统最关键的因素。3、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需求和实施重点。从整体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分析企业同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找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弄清这些影响因素能否通过ERP得到解决,企业想通过ERP系统在市场上建立什么样的竞争优势。在考虑ERP软件的具体功能时,要分析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类型,企业的组织形式对软件的要求,企业特点对软件功能的特殊要求。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成功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前期没有明确自己的需求和实施重点,许多企业对ERP系统存在误解,没有建立正确的期望值,以为ERP系统是“万灵药”,可以解决企业存在的一切问题,从而在决定建立ERP系统前,没有对本企业进行需求分析,不清楚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不清楚企业如何通过ERP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及企业在管理方面想要达到的目标。4、改革旧的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按照ERP的现代管理思想调整企业结构、改革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和更新企业文化,应当充分认识改革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与艰难性。许多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对必须实行业务流程重组缺乏清醒的认识,只是要求ERP系统的功能适应原有手工业务处理流程与工作方式,而不去对原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造和调整,结果造成ERP功能难以全面发挥,也使企业想通过实施ERP系统来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的目的难以达到。同时,业务流程重组必然会涉及到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岗位职责的调整、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而且新的管理方式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起部分人的岗位危机,进而对项目实施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企业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不稳定因素,这正是ERP系统实施的难处。5、落实组织、政策,稳定队伍。采用多级项目组织结构,通过有针对性政策保证实施人员的稳定,使技术队伍有保证。ERP系统的实施是一项涉及管理和技术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量非常大。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首先要在组织上加以落实,即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简称项目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计划的优先级、系统总体方案,确定企业管理改革方案,资源的合理配置,重大问题决策及政策的制定,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解决系统实施中出现的项目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等。企业“一把手”应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即所谓的“一把手工程”。只有“一把手”亲自主持、参与和指导系统实施,动员全体员工共同参加,才能克服实施中的困难,取得成功。项目小组具体负责系统的实施。该小组主要由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各主要业务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外部的专业咨询顾问组成。项目小组组长应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要有足够的权威和协调能力,从而便于协调各部门在EPR项目实施中的工作。6、必要的准备工作。(1)明确各方面人员的职责与考核办法,各部门的参与和合作:即通过建立职责和考核制度,将引导与强制相结合,使企业各层管理与业务部门人员积极参与ERP实施工作。坚持定期例会制度是一种有效方式。(2)数据准备与编码标准化工作: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是ERP最重要的技术因素之一,编码标准化也是ERP系统的基础。(3)加强人员培训,深入宣传ERP管理模式:对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培训工作应贯穿ERP工程工作的始终,使ERP管理思想能为企业人员所接受。(4)选准软件和厂商,消化吸收,二次开发:根据企业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ERP软件,充分利用软件厂商和技术依托单位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但最重要的是企业人员要消化吸收它,并负责或参与ERP软件的二次开发,使软件能本地化或企业化。(5)资金落实:资金是工程实施的基本保证,必须按照实施计划及时到位,否则将引起工程拖期或停顿。目前,我国正值大力发展ERP软件产业的大好时机。在“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针指引下,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企业信息化”、“国家软件园”等重大专项的展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应用ERP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和发展ERP,促进我国企业迅速良性发展,提升其在信息时代世界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标题:企业ERP发展现状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