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美学概论》试题考试说明: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如:11031020512002.doc。3.网上提交截止时间:2014年6月17日18:00。试题:下列10道题中任意选作4题,每题答案不能少于500字,每题25分。1.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大讨论的主要论题与影响。2.为什么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3.具体阐述美感的五大特征。4.社会文化环境对美感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请以中国文化为例分析其形成的审美意趣。5.教材认为“美在意象”,它是怎样理解自然美的?6.艺术创作用郑板桥的话来说是“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样一个过程,请用意象形成理论说明之。7.结合西方文化史的相关知识,谈谈崇高文化内涵的变化。8.谈谈中国文化中的悲剧精神。9.你认为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10.赏析下面这幅画,用某一审美范畴概括其特点。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美学概论》答卷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签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题目一二三四总分(百分制)评阅人签字成绩.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大讨论的主要论题与影响。1956年的“百花齐放”推进了美学讨论,这或许是一次意外的收获,原本是进行资产阶级美学思想的清理,却可以说促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理论批评最具有学理内涵的一次碰撞。虽然关于“唯心”和“唯物”的分歧严重阻碍了学术问题的深入,但也可以显示出中国的理论家们在这两道栅栏之间的艰难行走。这一场美学大讨论几乎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文艺理论与美学最为活跃的一次学术运动,学术以运动的方式展开并且获得学术的成果,这也是政治决定一切的年代所具有的特殊现象。去审视那种带有政治态度和政治目的的学术争论,去看待那种学理是如何在政治边界展开特殊的逻辑,这是认识和理解中国当代理论批评和美学历史的一个必要的视角。本文并非清理美学讨论的各种观点的内在逻辑,而是看争论所给予的——从而也是创造出来的学术逻辑,并且与政治纠结在一起的学术逻辑又是如何获得权威性和真理性的。美学问题引发讨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朱光潜的那篇检讨性的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载《文艺报》1956年6月第12期),有研究者马驰认为,“朱光潜这篇文章的重心还不在于对自己旧思想的清算,而在于他重新提出的‘美究竟是什么’,即美的本质的问题,也由此引发了美学界的一场持续的大讨论”[1]。马驰此一观点可能有所偏颇。朱光潜这篇文章还是很诚恳全面地清理了自己过去的思想渊源的,这篇文章如果真的是引起美学讨论的话,那也是《文艺报》编辑部组织的结果,并不是这篇文章的内容自发地引起了讨论,而这篇文章只是引起讨论的计划的一个引导材料。朱光潜这篇文章前加的“编者按”,就明确提出“为了展开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我们将在本刊继续发表关于美学问题的文章,其中包括批评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及其他讨论美学问题的文章。”50年代的美学讨论不能看成是由朱光潜先生这篇文章自发地引起的,而应该看成是《文艺报》有组织的一次学术批判活动。跟踪整个讨论,《文艺报》编辑部编辑出版了《美学问题论争集》,其中前四集由《文艺报》编辑,自1957年5月起,直至1959年1月,先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你认为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从美学学科产生以来迄今一直没有定论.它的不确定,直接影响现代美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内容的确定,导致美学学科的不成熟和衰微.20世纪拒斥形而上、拒斥本质,试图把关学对象转向经验现象,然而这一转向不仅没能改变美学处境,反而使美学边缘化,不被人们重视.重新反思美学与形而上的关系,尤其海德格尔关于艺术本质的论述,对于我们思考美学研究对象深有启示.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首先,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人和客观世界构成的关系主要有两大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精神关系又包含了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等。对于一个客观对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它,这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关系。人与客观现实发生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美学应当对它进行研究,并把这种研究作为美学的出发点。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会使得美学研究的内容无比丰富。)其次,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它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再次,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第二,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不涉及直接功利性的审美行为。第三,对于审美对象的研究,通过艺术能更好的抓住其本质特征。第四,通过艺术研究审美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种见解认为,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和美的规律。他们认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并不限于艺术,艺术美只是美的一种形态,而且以美为研究对象并不排斥艺术,但如果以艺术为研究对象则会把生活中的其他各类审美现象排斥在美学研究之外。第二种见解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艺术。他们认为艺术是人类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都集中地物化在各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之中;再者从美学史看,绝大多数美学家几乎都是结合艺术来研究美学的。第三种见解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审美经验与人类的审美心理。他们主张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与艺术,很明显这种观点是受到19世纪以来西方试验心理学与心理美学的影响。第四种见解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作为理论依据来定位美学研究的对象的。3.谈谈中国文化中的悲剧精神中华民族也许是遭受苦难最多的民族之一,中国人对现实人生的忧患意识和悲剧感也许是最深沉的,因而也是最可能走向辉煌灿烂的悲剧艺术世界的,但是,中国古代悲剧终于没有走上这条道路,它既没有早熟,也没有得到繁荣发展,而且多数悲剧作品缺乏震撼人心的悲剧性艺术力量,“大团圆主义”的结构模式屡见不鲜,悲剧主角普遍缺乏自觉意志的悲剧选择和斗争精神,悲剧冲突缺乏伟大宏壮的崇高感,等等。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存在一种与悲剧意识相对立的,根深蒂固的反悲剧意识。中国古代悲剧实际上是在悲剧意识与反悲剧意识的夹缝中艰难挣扎成长起来的,又是在这两种意识的交接面上诞生的。一方面,悲剧意识浇灌培育了中国悲剧之花;另一方面,反悲剧意识又以一种强大的反作用力压制着这朵艺术之花的正常成长,同时也给在艰难中成长起来的悲剧作品注下了一种消解剂,冲淡了中国悲剧的悲剧性色彩。那么,这种反悲剧意识是怎样形成的,其文化思想渊源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影响中国悲剧的?中国反悲剧意识的根子无疑是早已形成的中国特有的宇宙观、人生观、道德精神,特别是儒、道、佛的学说。下面试作分析:如所周知,悲剧产生于不和谐,产生于不可克服的现实矛盾和难以调和的冲突。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却始终以和谐为理想。和谐观念萌芽于殷周时代,渊源于“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其本义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协调融合。后来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推及社会、政治、伦理、美学各个领域,并作为最高的理想范式,其中以道德精神为核心,要求绝对按照和谐的理想规范个人的伦理行为,即所谓中道中庸、执用两中、不走极端、适可而止、行而有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等,也就是要求个人与社会、心理与伦理、情感与理性的高度和谐;一旦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冲突,不管是非曲直,个人必须克己复礼,服从群体,自我控制,不怒不争,或自我内省,委曲求全。这种从和意识和伦理行为规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价值基因和核心精神,就像一种集体无意识浸透了我们民族肌体的每个细胞,积聚于我们民族的心理结构之中,不仅相当稳定,而且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集体合力,支配着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在各个领域的行为方式。很明显,这种观念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例如对社会具有稳定作用。但是,在塑造民族性格方面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它使人们缺乏对个体生命、情绪、愿望、价值的高度自觉和尊重,自然也缺乏那种对悲哀不能忍受和对罪恶不避正面抗争的生命意向;每个人都置身于“情境中心”每个人都把自我消融于首属关系和群体中,个人依赖于群体,快乐与悲哀共同承担,因而个人对现实苦难往往缺乏一种自觉的责任感,甚至面对苦难而缩身回避。这种心理素质与以正视苦难、反抗苦难为核心精神的悲剧意识显然格格不入,而恰恰成为滋生反悲剧意识的心理土壤他们所缺乏的就是那种自觉的挣扎与奋斗的意志和精神,从而削弱了悲剧人物的崇高感。这种局限性与天命观反悲剧意识是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总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体系中始终存在着悲剧意识与反悲剧意识两种相互反悖的文化观念,它们相互对立、调和统一而形成独特稳固的文化“内隐模式”,中国古代悲剧正是这种“内隐模式”的“外显模式”,因此在总体上必然表现为这样一种审美风格:哀而有节,亦悲亦喜,圆融完满;多诉说人间苦情,少表现人物自觉的意志选择和悲壮的抗争;多感伤与哀怨,少闪电与雷鸣;多悲凉的优美感,少动荡不安、亢奋宏壮的崇高感。4.社会文化环境对美感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请以中国文化为例分析其形成的审美意趣一个人的审美意趣离不开他所在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就中国人而言,着重表现为重写意、尚自然、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的审美追求。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那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从经验的层面上人们也许会这样说:中国音乐听起来感觉单纯、疏朗、绵延,犹如行云流水一般;而西洋音乐听起来则感觉复杂、密集、重叠,犹如华丽织锦似的。一般说来,中国音乐是以单纯性的旋律展开为绝对主导的,而西洋音乐中旋律固然重要,但和声的支持却不可缺少,音乐学称之为和声性的、织体性的、复调性的。中西艺术构建原则几乎也完全体现在视觉艺术上。考察一下中国绘画和西洋绘画,可以看到中国画多以单线白描为主,而西方绘画则多以色块堆积为主。简言之中国画是在点和线的形式上展开的,是线条的艺术,这种单线条的绵延不断的形式感对应于听觉艺术之音乐就自然是旋律性的;西方绘画则是在块与面的形式上展开的,是块面的艺术,这种立体的堆积重叠的形式感用之于声音艺术时自然就是和声性的。由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简朴精神,使得中国艺术的美学风格是一种表意性的。艺术家对所要表现的东西只求能够传达出其神韵就满足了,所以中国艺术讲究的是神似而非形似。如果只有形似而无神似,那么这首乐曲、这幅图画只能算作下品;反之则可算作上品、妙品,也只有这样的艺术才能称得上是有意境的。在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5.教材认为“美在意象”,它是怎样理解自然美的自然美,是指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事物的美。自然美的特征,在于自然性、形式性和变易性。自然性和形式性较好掌握,对于变易性则需要重点理解。自然美是天然物质符号的美,它的活跃多变往往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一方面,客观的自然事物在变;另一方面,主体的情感也在变,从而主体赋予自然客体的意义也在变,这就必然使得自然美呈现为千姿百态的物质符号形态,充满着朦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美的变易性。第一,自然事物充满活力。自然美是活的形象,是生命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和变化的形象。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产生、发展、衰朽、死灭和复苏的过程,这种过程都遵
本文标题:2美学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2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