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19高三专题复习——“以小见大法“在小说、诗歌中的运用及小说双线结构(刘)
文学作品艺术技巧欣赏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法以小见大法•以小见大法,亦称小中见大法,或称大题小作法。即作者在表现大题材时,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法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但却从小处落笔,深入发掘,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以小见大法在小说中的运用•以小见大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事物以揭示重大主题。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二是借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刻画典型形象。如茹志鹃的《百合花》。以小见大法在诗歌中的运用•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后人的质疑宋人许岂《彦周诗话》云:“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四库提要》云:“(许岂)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马飞驰,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不知内情的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江山更替,朝代兴衰,人事沧桑该让诗人生发多少感慨喟叹!可诗人的笔下只是一只轻盈的燕子,一只四百年前高门士族王谢家的燕子(当然是极度的艺术夸张!),现在却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中。一只小小的“燕子”成了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诗人感慨人事沧桑兴亡盛衰的情感媒介,令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难怪白居易对此诗是“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以小见大(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朱敦儒直自凤凰城破②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注】①朱敦儒(1081-1159),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灭北宋后十四年。②指公元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4分)2、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饱含着诗人多年来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无限辛酸;新的一年,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仍是那样沉重。一个“还”字,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中亦暗含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不满与控诉。词的上片叙述了金兵攻占汴京后诗人抛妻别子、流落江南的痛苦,下片则写对重逢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此词所写夫妻离散的个人愁绪之深、之重,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悲剧;所抒怀念亲人的一己之情,亦包含了怀念故土的爱国意义。杂诗(其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同样是表现思乡之情,初唐王绩有一首《在京思故国见乡人问》,诗歌从朋旧孩童、家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树疏密一直问到院景林花,洋洋洒洒写了几十行,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在这首诗中王维却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是不是王维只思念故乡窗前的那棵梅花而对其他漠不关心?当然不是。诗歌讲究凝练。思乡之情需要寄托,诗中笔墨集中于梅花,反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思乡之情因此表现得更加浓烈集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以少总多小说双线结构•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同时存在和发展的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小说双线结构形式•1)并行式并行式结构中联缀文章的两条线索往往是并列存在平行发展的,文章中出现的两个事件具有同等的地位,它们或是同向映衬或是反向对比,借助两者间的关系共同指向文章中心,更强烈鲜明地表现文章主题,如《安娜·卡列尼娜》,本书通过安娜为了追求爱情的堕落,和列文在农村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来去反应俄国的现状。•2)明暗交织式,是最常见的双线结构。故事的发展以一条线索为明线,另一条包容在其中的为暗线。•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一般是故事发展的情节,在表面用来穿针引线的线索)•暗线是相对来说要从文章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如叶绍钧的《夜》,作为暗线的映川夫妇为革命牺牲的故事完全包含在老妇人与阿弟的交谈中,明线对暗线形成一种完全的包容,使文章从两个方面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待时代风云的态度,使作品的反映厚重丰实。•鲁迅的小说《药》用的也是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故事的明线是华老栓一家的故事,暗线则是夏家的故事,通过华夏两家的命运表现双重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本文标题:2019高三专题复习——“以小见大法“在小说、诗歌中的运用及小说双线结构(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4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