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剖析材料
××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剖析信息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剖析一、专业设置(一)专业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口径较宽,在全国范围内适应的企事业单位极多,要求的培养范围也很广。而我院本专业的人才输出区域重点确定在长治市及周边地区,如何进行专业定位呢?《长治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市在今后几年内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装备和技术水平,推进煤、焦、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要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高新区和光电子产业园区,重点抓好7个市级工业园区和6个县级工业园区建设。在这一发展规划目标指引下,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定位以长治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为核心方向,主要面向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医药、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在此核心方向和以上产业企业的培养定位前提下,我们曾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马建宏等7人对山西淮海机电有限公司、山西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长钢锻压机床厂、长治移动通信公司、实验中学及相关IT服务企业等30余个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撰写了长治地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调研结果表明,长治本地区、全省乃至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学校、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医药、装备制造业及IT企业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网络信息化系统的网络工程设计、实施与管理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信息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图形图像处理与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及应用的岗位仍然大量需要高端的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仅本地岗位数量就达到5000余个,全国相应岗位数量预测将达20万左右。而对以上所需的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在岗位职业能力、岗位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二)培养目标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行政事业单位、学校、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医药、装备制造业及IT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独立完成职业工作任务,具备中级以上计算机操作员国家职业资格,能承担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的网络工程实施与管理维护、网站管理与维护、网络信息化系统开发及管理与维护、图形图像处理与应用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及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端专业技能型人才。根据本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本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关联分析,说明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与产业的对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与相关行业、企业要求的岗位职业能力、岗位素质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相吻合,说明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三)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我院建有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设立有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工作制度,信息系设立有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长职院办(2009)8号《关于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目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信息工程系在对长治地区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积极与山西淮海机电有限公司、山西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长钢锻压机床厂、长治移动通信公司等企业合作,制定了长职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初,学院要求我系作为全院试点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在2009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本专业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多次与企业专家合作研讨,制定出了长职院2010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突破以往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术课的分界将二者融合起来,共同服务于以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构建出的各个培养项目,突出了教学现场类同于实际工作场所的教学特色,实现了教学过程系统化。该方案于2010年9月15日经学院专业教指委会议论证通过,于2010级新生开始实施。2013年底,长职院教务处下发《关于制订201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补充意见》,依据此文件精神,我院进一步修订了2014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从2014级入学新生开始执行。从我院制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来看,我们认为比较好,例如:1.从《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来看,我院制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长治地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要求。2.比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在校内受条件限制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例如,在专业的生产性实习过程中,我们与河南洛阳牡丹通讯有限公司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实习过程中解决了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标准的学习与实践、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量等问题,建立了由企业主导的相关考核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毕业生要取得人力资源和和社会保障部电工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我们的学生全部取得了高级证。4.通过在北京松下装置有限公司的顶岗实习,使学生们不仅受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职业标准、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标准、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与运行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而且也很好地解决了岗位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1.专业教学模式特色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于2010年开始进行了深度的教学改革,创新使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项目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双融合,系统化”教学特色:将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能课融合以共同实现项目教学目标;将教学过程与实训过程融合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项目教学形成体系化系统,并直接对接职业岗位,岗位技能培养依靠项目教学系统化实现。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框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教学目标均产生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框架:按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分割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为五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对应一个主培养项目,一个主培养项目对应本专业的一个主要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将本项目需要的培养内容要求对应到各个课程中形成教学子项目,构成整个教学框架。教学内容:各子项目教学内容必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子项目教学内容的设置方式、教学顺序、内容深度、结构组织均服从于主项目培养目标并根据学生的技能掌握和基础需求而弹性变化。每个主培养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均要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实施计划要确定教学流程,还要制定一个或几个设计目标(或制作目标或训练目标),原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实习、课程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答辩均分解安排到主培养项目中去完成这些设计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任务驱动方式,将“教、学、做”融合成一体构成项目教学。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在“教中做,做中教”。教学过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虚拟化技术与接近实际工作场所的实际化学习实训手段完成。教学场所构建为教学工作室,以现场教学现场操作、训练、制作、设计为主要形式,穿插多种专题讲座;可以对学生个别有针对性的辅导,也可以进行集中答疑,还可以组织讨论,形成教学过程以学生动手学习掌握技能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每位学生从入学开始固定使用一台微机,以班为单位构成网络教学工作室,每个班级工作室及各实训工作室联入系教学网络,系教学网通过光纤连接Internet。从各班级工作室到实训工作室到Internet所形成的网络系统构成了真实的岗位所需要的网络应用环境,可以模拟及应对各种复杂网络系统的实训要求。教学管理:每个项目教学由一个教学团队组成,由一名负责人组织管理教学团队。教学实施前必须制定好项目实施计划,包含要讲解和操作训练的内容、教学流程、使用的仪器设备、综合设计课题或综合训练内容、考核标准等等,实施过程要详细记录,各子项目和主项目结束后均要进行教学研讨和总结汇报。教学目标:项目教学前,教学团队要制定好适合教学要求的、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关的、学生有能力实现的项目设计目标(或制作目标或训练目标);项目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实现项目设计目标的设计、制作或训练过程;项目教学结束后,项目设计目标应转化成为设计成果。正是由于实施了专业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专业教学取得了教学项目精炼化、教学过程任务化、教学目标成果化、人才培养系统化的效果,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本专业还与洛阳牡丹通讯有限公司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了实习项目,拓宽了本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模式。2.教学考核模式创新及特色(1)校外实习实训的双轨制相结合的考核方法。(2)改变单纯纸质试卷考核或机试考核模式为项目学习内容和职业岗位能力相融合的综合考试模式。(3)改变单纯教师评价模式为师生双评价模式。(4)每个项目教学活动结束后增加一个师生互动式项目总结。(5)每个项目教学活动过程均详细记录以实现项目教学的不断优化完善。(6)项目教学过程案例分割提出要求部分实现,教学完成时则需要案例系统化、工程化考核。(7)已积累部分系统工程设计案例库、作品设计案例库。由于采用了以上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本专业基本实现了个人与团队考评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考评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考评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并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技能、职业素质有机融入了教学考核中。3.校企合作,教学共建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将企业的真实环境再现在基地中,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安排在实习实训基地中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了解职业岗位能力,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感受职场氛围,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就业、创业能力,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对接。4.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一线的高端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让他们指导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引导、总结、评价的作用,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任务激发下,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坚持学历教育与认证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行学历教育与认证教育相结合,在狠抓学历教育的同时,本专业强化对学生的认证教育,要求每位学生获得一个专业中级以上的认证证书和一个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同时以通过国家有关认证考试作为考核标准,客观评价和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二、课程体系和结构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长治地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确定的职业岗位群、人社部《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多媒体制作员》、《计算机组装维修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等国家职业标准,经二〇〇九年八月本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设置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以就业为导向,深入剖析本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依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要求,构建“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与行业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为:从“专业定位的职业岗位”分解出“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本专业的职业行动领域”,依据“本专业的职业行动领域”与“专业学习领域”的依赖关系制定出专业学习课程体系,在此体系结构下根据专业职业能力的需求最终确定主干课程内容。制定课程体系结构的过程注重“课程内容的相互关联性”、“重点难点的安排渐进性”、“项目化组织的统一和完整性”、“知识讲解的非重复性”、“实训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相互融合性”,在完成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同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2010年,按照学院的统一要求,我系开始在本专业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模式改革,经过本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多次论证,确定了项目教学模式改革的框架,依此框架本专业设置了“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图形图像处理、基本应用能力、计算机组装维护、网络组建与管理维
本文标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剖析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5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