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妇女与20世纪美国社会的发展
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妇女与20世纪美国社会的发展王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98级本科),摘要:占美国人口多数的妇女对20世纪美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解放和知识革命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妇女的发展问题所体现的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主要表现在妇女的社会地位、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政治倾向及女性主义思潮对美国社会意识的影响等方面。美国社会的发展包含着各族妇女共同创造的结晶;美国妇女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但她们与社会的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移民妇女特别是黑人妇女在传统与现代中没有特定的界线,但不应忽视其在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美国社会;妇女;传统;现代文明20世纪的美国经历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跨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成熟阶段。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使其所有公民都加入到这一使生活进一步改善的进程中去,是不会取得进展的”。[1](P6)相对于其它地区的妇女来说,美国可谓走在世界的前列了。从某种意义来说,妇女的发展贯穿于美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始终。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她们不再拘泥于传统文化氛围的束缚。越来越多的普通女性意识到现代妇女是可以并且有必要勇挑传统与现代意义上的双重责任的。她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发展,有的甚至实现了传统与现代角色的交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妇女与发展问题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对妇女问题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研究领域之广,方法之多使得妇女学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妇女史学家主张不能单纯以男性指标来作为妇女发展的衡量标准,妇女有她独立的真正价值,应把她们看作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积极力量”。[1](P9)从这点来看,美国的妇女史学已经步入比较成熟的轨道。本文试图从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角度,把妇女纳入对20世纪美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探讨,揭示其作用及影响,探索妇女群体及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一传统是一种文化、社会现象。它是从过去延续到今天的风俗、观念、制度及行为规范。“民族传统事实上是离不开也摆不脱的”。[2](P376)任何一个社会都摆脱不了传统文化环境的制约。在我们这个时代,只要有传统存在的社会,就有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然而传统又是具有可塑性的。“传统不论其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都存在着极大的特殊性与多样性”,“传统社会绝非静止不变的社会”。[2](P38)自英国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不仅包涵了对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保留,也实现了现代文明对传统的创新。20世纪美国妇女的发展已经向我们证明传统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早在1848年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就在塞尼卡福尔斯女权大会上宣读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权宣言《观点宣言》。然而,如果说“20世纪建立在19世纪90年代的基础上。在那十年里许多20世纪所描述的现象首次出现了:新生的政治冲突,新的大众媒体,自然主义文化,现代艺术以及大量新移民的涌入”,[3](P33)那么,现代美国妇女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1890年。在这以后的100多年里,妇女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几经衰落与高涨。妇女在传统与现代文明中的斗争、徘徊与成熟体现了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在现代美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一角。妇女敢于向传统挑战并积极投身到社会活动中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美国是一个具有移民传统的国家。在殖民地时期,大量逃避政治迫害或寻找“黄金梦”的欧洲白人涌入美洲大陆。他们大都崇尚自由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其中不乏受过一定教育的中产阶级白人妇女。虽然她们深受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妇女形象的熏陶,但是一旦踏上美洲的土地,平等和自由的向往就不知不觉在她们心中潜移默化了。其他的移民妇女(最主要的是非洲的女性),她们从来就同男子一样在田间工厂劳作,在生产中居重要地位。因此传统对于她们来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在这种较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妇女的生活还是相对自由的。总之,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开到早期的移民史,就不会惊叹今天美国妇女的激进女权运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促成了妇女的独立解放运动。自18世纪90年代美国引进英国的先进纺织技术迈出工业化的第一步并成立联邦政府以来,美国的工业化,农村的现代化、城市化可谓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许多生产性活动由家庭转到工厂。工业化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及人们对妇女职能的看法的改变。“大批量生产食品和一些发明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主妇的负担”。[4](P133)这就使妇女走出家庭涌入劳动力市场成为可能。另外,美国教育的发展,就业机会的扩大,战后社会思潮的变动以及伴随着现代化的完成,人们的心理状态、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等各种社会变化,都不同程度地为妇女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妇女自身意识的觉醒是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当然这种变化与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如同个体的自我认同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一样,要想获得自身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自我独立意识的加强及行动的付出。在这一方面,无论是白人妇女,还是其他有色人种的妇女,不论其出身环境、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我们仍可以发现她们非同寻常的时代独立精神。自由、民主、平等是她们坚持妇女运动的共同理想支柱。黑人女性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白人的文化。起初的妇女运动也是以白人中产阶级妇女为主导的。然而,黑人妇女在这一过程中,从未停止过对世俗保守势力的斗争。“历史往往重复出现。19世纪的废除奴隶制运动孕育了第一次妇女运动,20世纪美国黑人的争取公民权利运动则成为当代妇女运动的催化剂。”[5](P67)可见,包括黑人妇女在内的黑人的政治运动在美国女权运动中还是占有相当份量的。从历史上看,黑人的社会运动又不仅仅于政治上,特别是黑人妇女。抛开种族、阶级的烙印,我们应当发现,她们与白人妇女本是站在同一位置的,甚至可以说她们对美国社会发展的贡献在某些方面超出了同一时期的白人妇女。二那么,妇女的发展问题所体现的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其一是妇女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反映了个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处境与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状况。妇女地位主要是相对于男性而言的,又不仅仅是简单的男女不等现象的相加。它通常表现在教育、家庭、职业三方面。教育是培养人的一项社会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常常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但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也反映妇女的社会地位的状况。”[1](P178)在家庭教育中,那些持传统观念或成见的父母认为女儿早晚得出嫁。因此在20世纪的女孩子如同殖民地时期的同龄人一样,都受到“要讲道德,对上帝虔诚,对丈夫忠诚、顺从和温柔的教育。”[6](P245)传统的社会教育则把结婚作为妇女的第一需要。大多数人认为妇女无须有学识。即使赞成妇女受教育也是从孕育优良的后代出发,把“合众国母德”发扬光大。[4](P132)然而,在女权运动日益发展的影响下,妇女受教育的权利逐渐扩大了。自一系列女子学院如瓦萨、史密斯、韦尔斯利等的建立到1920年,全国共有100多所女子学院,350所高校实行男女合校制度。[4](P132)1930年美国高等教育领先于世。二战后18-24岁适龄人口的入学率由1946年的12.5%上升到1970年的32.1%。1979年,高校女生比例在世界高教史上首创超出男生的记录。一直到1994年全美25-29岁的中学毕业生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仍保持着高于男性的比例。[7]值得一提的是黑人妇女在教育权力上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据1900年的美国人口调查,在黑人教育工作者中有13254人为女性,7734人为男性。到1910年则有2/3以上的为女性。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美国教育的发展。现代妇女在社会发展中往往扮演着双重角色。她可以是传统的贤妻良母,也可以是精明干练的现代职业女性,或两者兼而有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角色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到社会中则表现为家庭与职业的冲突。谈到家庭我们有必要论及男性对女性的传统看法。他们曾经在内心深处不同程度地产生过性别歧视。这与传统的社会文化形成的男女有别的期望与规定是紧密相联的。每个妇女一出生就在以她父亲为主导的家族活动中得到人格定位,在传统的定位中得以女性化。[11](P47)在许多场合,男性通过“优于妇女的传统感觉及对妇女具有的其他控制或限制态度,使他们寻求到一种安全感。”[10](P346)一些男性认为性压抑和同性恋除了起源其它的方面没什么不同,他们以此为藉口对拒绝他们的妻子行使婚姻的权力。[9](P30)一旦男女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离婚便成了一些妇女认定的最好的解决办法。1900-1920年美国的离婚率呈3倍的增长,而同一时期的人口增长率只有25%。[3](P55)至今美国仍是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虽然这有悖传统的道德伦理,却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婚姻关系向着一个更为自由的方向发展。在许多实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家庭与职业”永久化对立的倾向。这不单是男性对女性的传统态度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包括妇女对自我价值及特点的定位。教育制度在形成妇女工作角色当中起着关键作用。[10](P94)20世纪早期的美国妇女在她们十几岁时就要接受遵循传统道德规范的教育。家庭是她们生活的全部。有句话曾说:“一位妇女一生只能离开她的家三次:当她作礼拜时,当她结婚时,当她升入天堂时。”[11](P45)而现代教育则不再把“家庭与职业”永久化的对立。社会的一整套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机构的设置使得妇女对孩子的部分教育功能可由社会去完成。另外,现代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也使得夫妻的平均有孩子率下降。在1955-1959年间平均每个育龄妇女孩子的出生率达到1945年以后的最高点3.7个,而到1976年则下降到1.8个。[12](P5)这就减轻了妇女抚养孩子的压力。现代化大生产涌现的新产品如罐装食品,简易拉链,一次性餐具、服装也减轻了家务劳动的繁琐性。这些都促成了女性在家庭之外的选择或机会的利用。在20世纪以前,参加工作的妇女主要来自低收入家庭,譬如黑人妇女、穷人妇女以及新移民的妇女。20世纪则主要是单身的、年轻的,不一定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妇女。在20世纪晚期一些已婚的年岁较大的妇女(有的在养育了几个孩子后)融入职业妇女的行列。在职业选择方面,先考虑创造性职业,后考虑传统职业的趋向越来越明显了。在金融、科技、商业等方面涌现出众多的女杰。据90年代公布的一项股票交易研究报告,美国妇女在股票上的投资占整个股票市场总资金的一半。她们像亿万富婆艾丽思·波尔一样敢于在华尔街这个冒险家的乐园里与众多男士争夺自己的半边天。[13](P25)在军界,美国的女兵数居全球之首。她们所担任的已不仅是医疗护理工作。1985年夏美国在中东举行快速部队“模拟作战”中参加演习的飞机维修队有五个是女兵领导的。[14](P1)在众多的职业女性中,我们通常提到的是“家庭与职业”的冲突而忽略了两者的融合。其实从美国移民妇女特别是东方女性身上,我们能找到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最佳结合点。20世纪有3600万移民涌入美国。1960-1980年是亚洲移民的狂热时期。[15](P190-208)除了勤劳,大批的亚洲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为美国的农业、采伐业、铁路运输、建筑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个别突出的在科技、艺术教育和商业中。就拿华人妇女来说,她们在政法、经济、科教和文化界作出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其她的妇女。且不论政治社会活动家陈香梅、珠宝界第一夫人魏文华、当代的居里夫人吴健雄、“羽西”品牌的创始人靳羽西,就是一般普通妇女,也不能抹去她们在美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移民妇女的家庭观念大多比较深厚。这不仅是本民族文化的积存,也是美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正如吴健雄所说的,“上天赋予女性和男性同样的智慧,她们也应享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力和责任”,[16](P172)大多数移民妇女并没有因家庭而放弃自己的事业,有的也没有因事业而放弃家庭。当然,目前这种融合得较好的典型还是为数不多的。其次,冲突(最主要的是冲突)表现在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政治倾向上。20世纪初,妇女的选举权已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目标。妇女认识到妇女参与选
本文标题: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妇女与20世纪美国社会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