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促进西部地区跨国公司发展问题的研究
促进西部地区跨国公司发展问题的研究作者:周宝金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参考文献(19条)1.约翰B库仑跨国管理战略要径20032.王志乐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20033.王林生.范黎波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20034.王志乐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新趋势20035.赵景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研究20036.MThereseFlasherty全球运营管理20037.克里斯托弗·A·已特利特.休曼特拉·戈歇尔跨国管理20008.张新民.张建平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分析20039.王兴智国际市场进入与营销方法200310.吴兴南.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200211.《中国企业跨国发展研究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企业跨国发展年度报告书200312.李善同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200313.迈克尔·波特.陈小悦竞争优势200214.国家信息中心2003中国经济展望200215.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19981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17.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查看详情18.中国经济信息网查看详情19.查看详情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吴海鹰.WUHai-ying日本跨国公司投资行为与投资趋向对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影响--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的调研-宁夏社会科学2006,(3)笔者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前景的关切,通过对日本丰田汽车株式会社、山崎马扎克株式会社、兄弟工业株式会社、则武株式会社等日本制造业跨国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研究了日本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趋向以及这些行为和趋向的变化给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带来的机遇和影响.2.学位论文史振华国际垂直专业化与西部地区企业的应对策略2003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垂直专业化概念、模式与衡量方法,并以七个西方发达国家垂直专业化的发展及其对西方七国贸易总量的增长的关系、国际出口中垂直专业化的增长及其对总出口增长的贡献来说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分析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战略的成因。垂直专业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种全球生产和贸易战略,即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把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和配置,获取最大化的全球利益。第三部分:研究垂直专业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重点分析对产业结构和工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垂直专业化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通过技术转让和扩散等效应来实现;同时存在增值率低、与上游产业的关联效应不大等消极影响。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投资对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第四部分:探讨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应对策略。分析东西部的发展距离,西部发展条件和机遇,提出西部地区企业面对垂直专业化的基本思路,提出西部地区企业应对策略。3.学位论文郑敏卓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变化看中国西部经济的发展契机2006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2002年,我国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但由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分布也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大部分外资,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则很少。近年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出现了“北上西进”的趋势。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WTO、“十一五”规划等有利环境下,外商直接投资向西部地区转移,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经济飞跃的契机。西部地区政府应该审时度势,加紧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借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与外商直接投资有关的区位理论,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分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了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现状,并根据西部吸引外资不足的原因给出对策建议。结论认为,在国际国内有利的宏观环境下,若西部地区能对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必然会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投资的热点地区。4.期刊论文万建强跨国公司对我国西部地区投资状况及策略研究-生产力研究2002,(2)我国在制定十五计划时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吸引外资是西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前,西部地区引进外资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水平.为此,国家和西部各省(市、区)出台了各种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跨国公司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且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针对西部特殊的环境,跨国公司的投资策略呈现六方面的特点.5.学位论文陈燕和技术溢出与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2005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有5年多了,其间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或在建一批大型项目:如青藏铁路、川藏公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对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的投资环境起到或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五个统筹”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相继提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实现“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部大开发进入深化阶段。发挥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赶上全国其他地区发展步伐,科技进步是唯一的选择。在实现科技进步的路径中,最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实情的是充分利用西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地在吸收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西部地区借鉴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是必要的。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溢出效应相关理论的诸多论述,为西部寻找吸收外资企业技术溢出的最优途径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另一个侧面作了探索。在技术溢出的微观层面,用博弈论相关理论分别分析了有关主体行为:用囚徒的困境博弈分析跨国公司行为,得到的结论是跨国公司向外技术溢出是合理的选择;用有限理性进化博弈中的蛙鸣博弈分析当地企业的行为,当地企业只有主动向跨国公司学习才能维持生存;当然,仅仅维持生存还不是当地进取型企业的最优选择,在吸收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基础上,还必须自我创造,才能真正实现赶超;由于目前分析理性不对称博弈的理论缺乏,文中尝试以分析传统中的师傅--徒弟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给出理性不对称博弈分析框架,找出其中几个关键时点:“门槛水平点”、“危机点”和“赶超点”。这几个时点对于当地企业是有启迪作用的。当地企业要保持一定的技术水平,至少达到门槛水平。在危机点,跨国公司将控制技术溢出,当地企业应有心理准备,挖掘创新潜能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在赶超点超越跨国公司。在中观层面上,提出一个最优产业结构安排:在产业链上游安排当地大型企业形成垄断性强的市场,中游引导跨国公司进入并形成中等垄断、中等竞争的寡头或垄断竞争市场,下游中小企业进入竞争性强的市场。在这样的安排下,跨国公司向外技术溢出的意愿最强,效果最好。国内学者对于促进和获取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提出很多有价值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文中增加了资源换技术、按上述技术溢出最优理论安排产业结构的对策。6.期刊论文张正华.杨先明.ZHANGZheng-hua.YANGXian-ming西部地区与跨国公司产业投资战略匹配性分析-中国软科学2007,(8)以匹配性研究思路,论文提出了产业投资战略匹配指数的测定方法,并对西部地区产业投资战略与跨国公司产业投资战略、中国外资产业政策间的匹配性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研究表明,较低的三类决策主体产业投资战略匹配度是造成西部地区在吸收FDI上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短期内尚难扭转这一不利局面,论文还指出了提高产业投资战略匹配度的条件.7.学位论文郁文恺基于新型工业化的我国装备制造业区位分布研究2008自18世纪中叶在英国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过程可以看出,工业化因大机器生产体系的广泛使用,而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成为与低度劳动生产率相关联的不发达经济迈向具有高度劳动生产率特征的发达经济的桥梁。工业的发展与升级换代,推动着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迅速集聚,工业化构成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再从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的集聚发展、相互间的渗透发展以及产业的持续发展,更是国际产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工业化的本质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过程,既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由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观念全面转变的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然而,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却一直未得到解决,而且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仍然持有不同看法。在这种状况下,探讨新世纪的中国工业化战略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本文立足于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从新型工业化发展角度探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布局问题。大致来看,论文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证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集中在前两章,一方面对与装备制造业区位选择相关的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另一方面重点对装备制造业含义、内容划分和特点以及装备制造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作了必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又对新型工业化含义、发展特点以及其与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之间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就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实证分析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主要集中在后面的五个章节,重点从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角度,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实区位状况、发展演化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初步的分析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再不断上升;通过运用区位商指数和专业化指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体和分行业的分析发现,其总体上仍然是一些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具有很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不同行业又表现出了略微不同的特点。考虑到制造业行业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首先重点关注了其对装备制造业地域分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资本品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布局正向影响作用要显著大于其它两类,其次是中间投入品制造业的影响作用;而过度地消费品制造业发展并不利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一个比较结果一方面表明,在我国工业结构由以消费品制造业为主转向以中间投入品和资本品制造业发展为重点的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到了明显发展。另一方面也说,在资本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自身)发展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更容易形成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进而促进其在相邻区域更好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在推进工业化深化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集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集群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产业集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的滞后和不足,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互动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应该抓住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升级的大好时机,在已经具备很好发展条件区域现有的产业集群中,促进两者更高层次互补关系的建立。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我们通过建立模型,从省份层面对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自身动态外部效果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样化外部经济和专业化外部经济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发展都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竞争外部性却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外部经济的总体影响效果促进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我们得到的主要启示就是,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乃至工业今后的发展和现有行业的优化调整来说,应该更多从相关因素所能够产生的外部经济性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对于装备制造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的地区来说,更应该注重其外部经济性作用的发挥,在若干高新技术装备制造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和发展能力;而对于一般性的区域来说,应该促使其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避免多个区域之间的重复建设从而造成过度竞争的不利局面和严重的资源浪费、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而这一过程中,打破地域之间的市场分割、促进劳动力、资本和知识等要素的合理流动是关键因素之一,它将有利于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形成明确地专业化分工和地理集聚。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地区工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而工业自身的发展不能够仅仅依
本文标题:促进西部地区跨国公司发展问题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