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宏观经济学作业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2.单个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长期影响要比短期的大。宏观供求模型中,价格水平对总供给的影响亦如此。×3.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亦如此。√4.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5.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非自愿失业应归因于工人自身。×6.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7.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8.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9.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11.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12.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13.在AD一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14.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15.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C)。A.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B.货币C.技术D.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2.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A)。A.价格上涨和GDP上升B.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价格下降和GDP上升3.宏观经济学的传统观念可能会反对以下哪种说法(D)。A.工资和价格对失衡可以有迅速的反应B.当产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积极地改变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影响价格,但不会影响产出和就业D.非自愿失业是一种经常有的状态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财富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税负会增加2D.以上几个说法都对5.能够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的是(D)。A.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B.价格水平的下降C.政府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6.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D)。A.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弹性都为零B.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曲线都垂直C.宏观生产函数是稳定的D.劳动市场是出清的7.总供给曲线倾斜的原因可能是(C)。A.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做出调整B.劳动力需求立即对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做出调整C.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D.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8.非自愿失业的存在(B)。A.是由于工资面对劳动市场过量的需求时没有提高B.是由于工资面临劳动市场过量的供给时没有降低C.也被古典经济学家所承认D.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9.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B)。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和产出水平均无影响10.“长期”总供给曲线的“长期”(C)。A.是就资本存量是否可变而言的B.是就技术水平是否可变而言的C.是就劳动力市场能否对价格水平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而言的D.是就日历时间的长短而言的11.潜在产量就是(A)。A.不受价格水平变化影响的产量B.是潜在的但不可能实现的产量C.是确定的而非可以改变的产量D.可以被财政或货币政策改变的产量12.古典主义将会同意以下的哪种说法(B)。A.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用3B.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用C.财政政策有用,货币政策无用D.财政政策无用,货币政策有用13.在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情形下,实际产出接近充分就业的水平,总需求的增加将会使(D)。A.产出和价格都有明显的提高B.产出和价格都无明显的变化C.产出增加较多,价格无太大变化D.价格提高较多,产出无太大变化14.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某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会使(D)。A.产出增加,价格下降B.产出增加,价格提高C.产出减少,价格下降D.产出减少,价格提高15.其他条件不变,突破性的技术进步最终将会使(B)。A.产出增加,价格提高B.产出增加,价格下降C.产出减少,价格提高D.产出减少,价格下降16.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有17.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18.当(A)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19.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20.总需求是(C)。A.对所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加上进口需求B.对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C.对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D.家庭和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和421.总需求曲线是(A)。A.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一条垂直线C.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D.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条曲线,但也可能是一条垂直线22.政府税收的增加将(A)。A.使IS曲线向左移动B.使IS曲线向右移动C.对IS曲线无影响D.与投资增加对IS曲线的影响一致23.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B)。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有影响24.与上题中的假设相同,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供给,将(C)。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B.提高利率水平C.增加名义工资10%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25.与第8题中的假设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则(A)。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26.总供给通常是指(C)。A.所有生产厂商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B.所有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购买量之和C.所有生产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量D.政府能够让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数量27.总供给曲线是(B)。A.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B.一条垂直线或向上倾斜的曲线C.一条垂直线或向下倾斜的曲线D.始终向上倾斜的曲线28.得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条件假设是(D)。A.假定价格是不变的B.假定生产函数是不变的C.假定收入是不变的D.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特别是货币工资是不变的29.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A)。5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30.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D)。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三、名词解释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2.总需求函数:是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3.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4.短期宏观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条件下,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出y取决于就业量N,即总产量是经济中就业量的函数,随总就业量的变化而变化。5.长期宏观生产函数:是指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出y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就业量和资本的存量。6.古典总供给曲线:是指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7.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指在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的假设条件下,总供给曲线应该为一条水平的直线。8.常规总供给曲线:是指短期总供给曲线为向右上方倾斜。五、简答与综合分析题1.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向变化,是因为(1)价格水平的变化将引起利率的同方向变动,进而引起投资和产出水平的反向变动。如当价格上涨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利率的上升,投资水平下降,从而总需求水平也将下降。其次,(2)价格水平的变化还会影响人们的实际财富,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以货币表示的资产(如现金、存款等)的实际价值将降低,人们由于变得相对贫穷而减少消费支出,也会引起总需求的下降。再就是(3)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税收负担,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将增加,从而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消费者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费水平下降从而总需求水平也将下降。最后,(4)价格水平的变化还将通过影响净出口来影响总需求。如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固定汇率下降会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这也会使总需求水平下降。2.试说明主流学派经济学家是怎样用总供求分析法说明经济的“滞胀”状态的。答:主流学派经济学家用供给冲击解释“滞胀”产生的原因。如图18-2中,AD曲线的位置不变,短期总供给曲线ASs0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的提高)向左移动至ASs1的位置,容易看出,与原来的均衡点E0相比,新均衡点E1的价格水平提高了,产量下降了。也就是说,经济中出现了“滞胀”。6图18-23.试比较IS-LM模型和AD-AS模型。答:IS-LM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的标准阐释,它是在产品和货币两个市场的背景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其中,IS曲线反映产品市场的均衡要求,LM曲线反映货币市场的均衡要求,在两条曲线的相交之点,两个市场实现了一般均衡,相应的国民收入即为均衡收入。与IS-LM模型不同,AD—AS模型将价格水平作为一个变量来处理,将IS、LM两曲线“合并”成一条AD曲线;该模型的分析背景亦有所扩大,对劳动市场的分析成为导出总供给曲线的逻辑基础。这些变化使得AD-AS模型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并且可以被用平分析更为广泛的经济问题。4.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总供给曲线最急剧的变动产生于天灾人祸,它会极大地减少经济的总供给,即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2)技术变动。技术变动通常是正向,即技术水平倾向提高,所以技术变动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3)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的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5.试论在何种情况下,AS曲线是水平的、垂直的或向右上斜的?政府政策对经济产出是否有效?答:在凯恩斯极端的情况下,AS曲线是水平的.因为当物价上升时,名义工资水平还没有变化。实际工资下降,就业量会迅速扩大,因而产出可迅速扩大,即产出对物价的敏感度无穷大。相反,物价对产出的敏感度无穷小,即价格水平不随产量发生变化,也即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将导致产出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导致物价水平的变动。按凯恩斯主义理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按照古典主义理论,即价格是完全灵活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因为工资和物价可以自由变化,就业量的决定就完全独立于价格的变化。当物价上升时,名义工资水平就会同比例上升,劳动力市场恢复到原来的均衡,就业量也恢复到原来的均衡,就业量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因而总产出也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即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即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需求管理无法影响经济的供给方面;当考虑名义工资刚性时,可以推导出向上斜的供给曲线,政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作业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8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