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 第三章---关于科学素养
第三章关于科学素养1科学素养教育产生的背景2科学素养的构成和内涵3科学素养的培养1990年,中国科协开始策划全国性的科学素养调查;1991年,首先在上海进行了调查试点;1992年,在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委有关部门的共同组织下,全国首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正式展开;随后,中国科协又分别于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进行了五次全国范围(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美国乔恩治·米勒提出的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标准:(1)对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达到基本的了解;(2)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3)对科学的社会影响达到基本了解。1998年12月29日,中国科协“96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完成的最终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0.3%,这与欧共体国家(1990年4%)相差13倍,与美国(1990年6.9%)相差23倍。我国公众在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上与美国公众的理解相差无几。然而,我国公众在对科学过程、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差距分别达到了5倍和8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课程改革方面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1993年,上海市独立开展了全市范围的第一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这是继1992年第一次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之后的第一次省(市)级别的调查,上海也因此而成为我国首个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省(市)。调查的结果显示,上海公众当时科学素养达标的比例为2.6%。此后,上海市又分别于1995年、1997年、1999年、2002年和2005年进行了5次全市性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每2~3年开展一次,从未间断。2科学素养的构成和内涵韦氏大词典的解释:阅读一小段简单文字并能就其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的能力。“素养”的原意:人们参与读写交流所应具备的读写技能的最低水平。大约在20世纪初,如果一个人能阅读和书写自己的名字,就被认为“会读能写”。反之,如果他只能用“X”来签名,就被认为是“不会读能写”。在以后的一个长时期中,对基本上会读能写曾重新下定义为:阅读一个公共汽车时间表,一个贷款契约或一瓶药物的说明。成人教育工作者时常用术语“实用性读写能力”来指实用于一个现代化工业社会所需的最低的技能。因此,需要的技能水平——会读能写——是随着时间的转移而改变的。“素养”概念:人必须具备的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最低水平。“科学素养”概念:包括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知识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与社会责任、科学技术文化的塑造等多方面的思考。即:科学素养绝不仅是指对科学知识的获得,或只需具有阅读科学文献的能力。科学素养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态度三个方面。科学知识涉及知道什么,科学技能涉及怎么做,科学态度涉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有科学素养的人一定要具备获取基本科学信息、能感悟科学的价值观、能运用这种价值观审视社会和我们周围事物的意识。当然,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科学素养,有科学素养的程度和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人在早期确立起的对科学的态度以及价值观念,对其成年时在科学素养方面所能达到的境界会有决定性影响。国际科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观点:(1)科学(和技术)素养最好被界定为对自然界和被改造了的世界从名义上的到有用的、概念的和程序的以及多元的理解的连续统一体。(2)科学素养就是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和理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体验有关的问题。他们能够描述、解释和预言自然现象。(3)科学素养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人的一生中科学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我国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内涵的界定:(1)对科学知识(术语和概念)的基本理解(2)对科学的研究过程的基本理解(3)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基本理解程度对于科学素养,世界上还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国家公众的统一的标准,科学素养也没有必要用一种普遍适用的方式进行解释。因为,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体制、教育思想、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使用一种科学技术的传播方式是不可能的。在考虑本国科学教育时,必须考虑到本国的社会传统、普遍的意识形态和特有条件。但是,在科学素养教育中,有一些内容是不可缺少的:(1)尽可能地包括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2)从普通公众的日常需要入手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3)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4)加强对信仰、礼仪习惯、文化内涵等的研究;(5)理性地看待科学和技术;(6)科学的事业、科学的本质、科学家的工作、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怀疑精神、论证精神、公开性、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的价值观、社会正义感等。3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了科学教育的立体画面。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科学素养。在此总目标下,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教育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加上科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显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引起对科学素养培养的关注,并将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具体化为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引导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课标中三维目标的提出,直接指导了科学课程的编制和开发,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这样系统的改革,又为科学素养的落实提供了教育的保障。因此,科学课程标准中教育目标体现科学素养理念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亮点,是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之中,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本文标题:第三章---关于科学素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1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