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农村婚姻与家庭婚姻与家庭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农村居民的婚姻和家庭情况、他们的婚姻观和生育观、农村家庭的规模、家庭的稳定性和家庭功能的变化以及家庭文化的变迁,都能够反映出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婚姻——农村家庭——农村家庭的嬗变——农村婚姻家庭问题与家庭建设第一节农村婚姻1951年江南2014年江南一、婚姻(一)什么是婚姻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指男女两性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规定的结合,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婚姻关系不能够单纯地同两性关系等同起来,婚姻的意义在于确立两系抚育。——费孝通(二)婚姻制度的主要形式1.一夫多妻制2.一妻多夫制3.一夫一妻制(三)婚姻过程中国农村地区的婚姻过程变化较大,总的来说经历了由繁至简的过程。传统农村婚姻的过程主要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多个环节。现代农村婚姻过程主要包括“恋爱”、“订婚”、“成婚”三个环节。二、农村择偶标准与方式(一)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1.门当户对2.生辰八字3.个人条件4.感情因素(二)农村青年的择偶方式父母包办——旧社会普遍,解放后逐步消亡。自由恋爱——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择偶方式,特别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三、农村婚俗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源远流长,农村地区的婚嫁习俗也很有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古老的婚嫁习俗也逐渐发生着改变。(一)农村传统的婚嫁习俗聘媒求婚:下聘、纳采送礼订婚:过礼、纳吉娶亲出嫁:过门、送亲依然传统的农村婚俗剪影(二)现代农村的婚嫁时尚婚礼服饰变化:西装、婚纱、汉服婚礼形式变化:婚礼摄影、旅行结婚婚礼消费变化:费用逐年增加、节节攀升现代江南、陕北农村婚嫁剪影四、婚姻观念和生育文化(一)婚姻观:人们对于婚姻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农村妇女的经济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和自身的文化素质提升,农村妇女对婚姻的看法和认知有了很大的提升。(二)农村生育文化是指人们在生育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相应的规范制度。——生育观念——生育风俗习惯——生育知识和技术第二节农村家庭一、家庭、家族、宗族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领养关系为纽带和标志的社会群体。家族:是指两个以上的家庭形成的彼此有亲属关系的亲属群体。宗族:是指同宗的亲属,同一宗祠所属的族人。宗族二、家庭与户户是以居住地为标志的地域性群体。家庭可能是一户,也可能不是一户。中国农村家庭与户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三、家庭类型核心家庭——小家庭主干家庭——三代同堂联合家庭——大家庭其他家庭——特殊家庭第三节农村家庭的嬗变1957年·江村2014年·江村一、家庭功能的变化(一)生产经营功能的变化家庭的生产经营功能是指家庭在社会生产经营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农业生产经营,历来是农村家庭功能的最主要特征。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农村家庭的生产和经营多元化,亦工亦农、亦商亦农日益普遍,纯农户已越来越少。(二)生活消费功能的变化家庭的生活消费功能是指家庭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消费中所起的作用。家庭根据收入的多少安排支出是家庭的生活消费功能。原先的生活消费多是关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最基本的生活消费需要,而现在已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而日趋多元化,娱乐、休闲、学习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与时俱进,日益丰富多彩。(三)生育功能的变化家庭的生育功能是指家庭在为社会繁育后代中所起到的作用。自从有家庭以来,生育功能就是家庭的基本职能之一。鉴于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人口问题,我国开始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功能又有所增强。。(四)社会化功能的变化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生活的场所。传统社会中,农村家庭受到风俗、习惯、家风的影响,家庭社会化功能较为突出,但是随着农村中青年大量进城务工,原有的社会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的弱化。(五)赡养功能的变化家庭的赡养功能主要是指家庭在社会养老事业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俗语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农村家庭的赡养功能和城镇家庭一样,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人们在观念上不再把赡养老人作为必须在家庭内部完成的功能;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使得赡养功能无法在家庭内部完成。二、家庭关系的变化(一)家庭网络的变化家庭网络是指家庭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中,家族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网络系统是以亲属关系为主干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到了商品生产和其他的生产中,家族内部的关系由此发生了弱化。(二)家庭权威的变化家庭权威是指一个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即通常所说的“当家人”的决断和制裁力量。家庭权威是指一个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即通常所说的“当家人”的决断和制裁力量。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家庭中的权威通常是一个家庭中辈分最高的人。由于年轻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明显优势,年轻人已经成为农村家庭中的新权威。(三)夫妻关系的变化传统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夫妻关系中,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丈夫不仅掌握着家庭中的经济大权,而且在家庭事务中也掌握着决定权。随着农村社区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女性经济地位提高,男性家长的权力逐步削弱。特别是在工业发达地区的农村,女性进入工商业领域就业,在家庭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方面的决策权不断扩大。这促使农村家庭的权力结构开始向民主平等制发展。(四)亲子关系的变化在封建社会以至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家长对子女有着绝对的权威。这一方面是因为家长掌握着家庭中全部的财富和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了封建家长制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亲子关系将逐渐被新型的、民主的亲子关系所取代。三、家庭文化的变化农村家庭文化的两大发展趋势:——从单一化开始向多样化发展——由消遣性的娱乐向深层次精神需求转变第四节农村婚姻家庭问题与家庭建设一、农村婚姻家庭的几个问题(一)离婚(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三)女性地位问题(四)家庭暴力问题(五)农村“三留守”问题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2.农村留守妇女问题3.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二、农村家庭建设的意义与内容(一)农村家庭建设的意义:农村家庭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改善社会道德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二)农村家庭建设的主要内容:家庭道德建设家庭法制建设家庭文化建设家庭经济建设基本概念婚姻婚姻观生育文化家庭家庭类型家庭网络家庭权威家庭文化婚姻家庭问题家庭建设学习讨论题1.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2.现阶段农村婚姻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你对其未来走向有什么设想?3.怎样进行家庭建设?
本文标题:农村婚姻与家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3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