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春雨蒙蒙地下》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春雨蒙蒙地下》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重二声部的合唱技巧,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音色统一。2、技能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由衷的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且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更加热爱春天。2、难点: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表演春天的头饰道具。2、学生准备自制模仿雨声的乐器。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导语:春天来了,她的使者——春雨也悄悄来了,我们一起去看雨吧。教师播放歌曲《小雨沙沙》,接着让学生自由律动,教师边讲解在下春雨时尽可能发生的事情,让学生自己想象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声音和植物的千姿百态。(学生充分的置身其中,感受和体验春雨的美,从而大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歌曲,合作探究1、导入:我们学过的歌曲还有哪些是描写春雨的呢?学生接着积极地回答,教师从中引入新课.这样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想感受新歌。2、教师伴奏,让学生用lu来哼唱,体会歌曲的韵律.(学生既熟悉了旋律,又发现歌曲中的难点)3、怎样才能正确的表达歌曲,让歌曲更富有魅力。(学生分组讨论,边实践体验)教师总结整首歌曲的处理如以下几点:①整首歌曲应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意连音与非连音的对比;②注重二声部的歌唱技巧,做到音量均衡,音色统一,音准和谐;③在合唱部分加上MP-P-PP的力度记号,在“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上渐强再渐弱的记号;④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和首句中“下”字应唱三拍半,换气敏捷。意图:新课标分析中高年级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探索的能力更强。让学生自己体验总结,并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不但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并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放在了重要位置。4、完整的演唱歌曲(播放歌曲伴奏)(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激情,进一步启发生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的感情和向往春天的情感。)(三)拓展部分——表现歌曲、参与创作(播放歌曲伴奏)活动: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装沙的袋子、揉搓纸张等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为歌曲配上简易动听的节奏。部分学生穿上准备好的服装和头饰道具装扮花草、柳枝、燕子、小鸟等等表现被雨水滋润的万物。大家共同歌唱一段“春天的交响曲”。意图: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过程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成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悦。(四)全课总结:大家今天学唱了《春雨蒙蒙地下》这首歌曲,能感受到被雨水滋润的万物是多么的高兴,所以大家用愉快的心情唱着歌曲《春雨蒙蒙地下》,表演大自然中的千姿百态来结束本节课吧。
本文标题:春雨蒙蒙地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5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