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整理故1、形旧,原来。《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学过的知识。)《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名原因,缘故。《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公输》:“楚王问其故。”《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3、副故意,特意。《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4、连所以,因此。《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及1、介到了……时候,等到。《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湖心亭看雪》:“及下船,舟子喃喃曰”。2、介到,至。《湖心亭看雪》:“及郡下,舟子喃喃曰”。《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3、动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4、连和,与。《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乃1、代你,你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千乃翁。”2、副于是,就。《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曹刿论战》:“乃入见。”《公输》:“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3、副才,这才。《陈太丘与友期》:“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4、副竟然,却。《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动是。《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其1、代第三人称代词。(1)相当于“他的”。《智子疑邻》:“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送东阳马生序》:“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邹忌讽齐王纳谏》:“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曹刿论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愚公移山》:“帝感其诚”。(2)相当于“她的”。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3)相当于“它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指海。)《伤仲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指诗。)《狼》:“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其:指麦场。)《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其:指潭。)《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其:指滁州城。)《隆中对》:“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惠子相梁》:“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雏,子知之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请循其本。”(4)相当于“他们的”。《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核舟记》:“其两面三刀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湖心亭看雪》:“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代第三人称代词。(1)相当于“他”。《陈涉世家》:“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2)相当于“它”。《两小儿辩日》:“及其日中如探汤”。《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指千里马。)《观潮》:“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其:指潮。)(3)相当于“他们”。《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代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自己的”。《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公输》:“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4、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塞翁失马》:“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父利其然也”。《智子疑邻》:“其家甚智其子。”(其家:这家。其子:他们的儿子。)《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三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其上:它的上面。)《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5、代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狼》:“其一犬坐于前。”《口技》:“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也。”《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6、副表推测。相当于“大概”。《论语•卫灵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副表肯定。相当于“其实”。《马说》:“其真不知马也。”8、副表反问。相当于“难道”。《马说》:“其真无马邪?”9、助用来加重语气。相当于“可要”。《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且1、副犹,尚且。《伤仲永》:“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副暂且,姑且。《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3、连和,又。《送东阳马生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4、连况且。《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唐雎不辱使命》:“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5、副将近。《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然1、代这样,那样。《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伤仲永》:“父利其然也。”《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何时而乐耶?”《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隆中对》:“谓为信然。”《出师表》:“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公输》:“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形是的,对的。《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3、作词尾,表状态,相当于“……的样子”,“……地(的)”,也可以不译出。《咏雪》:“公然欣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口技》:“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闻之,欣然规往。”《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记承天寺夜游》:“欣然起行。”《五柳先生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小石潭记》:“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满井游记》:“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娟然如拭”。“悠然自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愚公移山》:“杂然相许。”4、连然而,但是。《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公输》:“然胡不已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5、地名中的字。《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若1、动像,好像。《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核舟记》:“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送东阳马生序》:“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小石潭记》:“皆若空游无所依。”《满井游记》:“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若夫:用在一句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近似“像那”)2、动及,比得上。《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代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代此,这样的。《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5、连假如,如果。《唐雎不辱使命》:“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6、用于词尾,可译为“……样”。《公输》:“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为(一)wéi1、动做,干。《核舟记》:“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为:指雕刻。)《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为:酿。)《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行拂乱其所为”。《鱼我所欲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2、动当,担任。《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论语•为政》:“温故而新,可以为师矣。”《陈涉世家》:“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3、动筑,造。《陈涉世家》:“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公输》:“公输盘为我为云梯”。4、动题,写。《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5、动看作,当成,当作,结为。《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公输》:“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五柳先生传》:“因以为号焉。”《隆中对》:“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6、动成,成为。《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伤仲永》:“卒之为众人”。“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小石潭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凝结,结成。)7、动以为,认为。《孙权劝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口技》:“微笑,默叹,以为妙绝。”《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8、动是。《塞翁失马》:“此何遽不为福乎?”《核舟记》:“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隆中对》:“谓为信然。”《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公输》:“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为与此同类。”《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9、名心理活动,心情。《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之为”。10、语表示疑问语气。《公输》:“夫子何命焉为?”11、介被。《观潮》:“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陈涉世家》:“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隆中对》:“贤能为之用。”(二)wè
本文标题: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6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