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善良》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和能力目标能较好地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和句子;能准确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分析文章的结构并较好地把握文章的思路;能较好地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并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能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较为熟练掌握并运用相关的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二、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在自主学习中基本掌握运用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并大胆表达观点,在探究学习中基本掌握科学推论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关注社会生活的良好个性,以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对自己了解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分析,并能做出自己的正确的评价。教学重点:1、掌握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要点和方法;2、把握文中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熟练掌握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与手段:1、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2、主体分层目标激励教学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聆听歌曲《好人一生平安》思考善良的人真的会一生平安吗?应不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二、阅读课本,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明确:(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而不是愈来愈凶恶”(2)文章先摆出现实生活中“善良似乎过时,善良不足恃”的现象,接着反驳这一“善良即愚蠢”的错误看法,明确我们不能以凶恶之心看待一切;接着又分析了现实中善良常失败于凶恶的现象,写出来人们行善的难度,然后重点阐述了善良的力量,善良的特点及作用,最后点明了观点。2、结合三、四段,谈谈作者从哪些方面反驳“善良即愚蠢的”?明确:(1)从以善良对待的对象来看:宇宙万物中如同毒蛇、恶狼一样的恶人比例少,若以此为标竿,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2)从做法来看:以凶恶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则我们也成为了像毒蛇和恶狼一样的恶人。23、如何理解第10段中的“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明确:因为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如“文革”时“阶级斗争扩大化”,故而最不善良。4、文章的第5段谈到“善良常常败在凶恶的手下”,“智慧”的意思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可文章的第9段为何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呢?明确:因为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当它失败于凶恶的时候,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于是“它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一次,”这就是真正的大智慧,让自己的光明无处不在。5、文章的第五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找出文中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地方,并分析其好处。明确:(1)第五段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摆出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写出了凶恶的强大无所不为,而善良是稚弱的,有所不为,以致善良常常败在凶恶的手下,突出了人们向善行善的难度,更突出了下文“善良力量”的难能可贵。(2)1)第八段中也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作者的看法,突出了凶恶是丑恶的,善良是光明的,善良最后总能够战胜凶恶。让人们更坚信善良,坚守善良。2)第11段中突出了行恶者常心中“戚戚”(忧惧);行善者常“坦荡荡”,微笑而自信地面对世界。更强调了行善的好处,弘扬“善良”。总之,对比是将两种性质不同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或者对照,从而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方法,通过对比,能够突出善良的本质,更好地阐明作者喜欢善良的观点。三、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思考题。四、老师组织全班讨论阅读思考题。五、学生做学习小结,老师肯定学生的学习小结,
本文标题:《善良》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7275 .html